最伤人的父母往往是那些“好父母”

2017-04-19信息快讯网

认同“父母皆祸害”的孩子,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妈妈(爸爸)为什么如此待我?”。

当旁人说应该原谅父母、与父母和解的时候,他们会很愤慨:“说得轻松,你知道我经历过什么?”甚至,他们会去攻击持“和解”态度的陌生人。

近日,轰动全国的“江苏虐童事件”中,刘某差点把六岁的亲生儿子勒死。为什么一个不幸失去母亲的孩子,又受到父亲如此残忍的虐待?

前些日子,豆瓣“父母皆祸害”更是引发了大范围的讨论,在网友的亲身经历中,暴露出一个又一个残酷的父母。

更可怕的是,没有“资格”的父母其实还有很多,而他们一般不容易被发现。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次发布的关于亚太地区虐待儿童的报告(2015),在中国,3至6岁儿童的家长有67.1%曾经在情感上虐待孩子。研究结果称,遭受过暴力虐待的儿童很难成长为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成员。

如果有一种父母,表面看起来正常,甚至事业还很成功;他们对外人显得很亲和,但唯独把最暴虐的一面留给自己的孩子,会有什么结果?

1 .

隐性的虐待:一不小心就会被“杀掉”

克里丝蒂娜·克劳馥在养母琼·克劳馥死后写了一本引发轰动的书《亲爱的妈咪》,揭发了这位光彩照人的好莱坞大明星,背地里是如何用各种方式虐待她的儿女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琼一直以着装风格无可挑剔著称,她要求克里斯蒂娜只能穿琼亲自为她挑选的昂贵童装。有一天晚上,当琼发现克里斯蒂娜的一件裙子竟然挂在钢丝衣架而不是高级衣架上的时候,她怒不可遏,把所有衣服都摔在地上,并拿起衣架狠狠地抽打年幼的女儿。

成长过程中,克里丝蒂娜一直在战战兢兢地应付这个想要控制一切、随时会为一点小事暴怒的妈妈;成年后,她也很难摆脱如影随形的不安感。

但是,很多人根本不认为克里斯蒂娜受过虐待,有人觉得这不过是追求完美的严格教育而已,还有人说,“如果我有这样的女儿,我也会打她”,似乎认定克里斯蒂娜还不够“驯服”。

是她的错吗?

心理学者克里斯汀·安·劳森认为,琼·克劳馥很可能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简称BPD)。这种疾病是人类研究最少、了解也最少的心理疾病之一。

边缘型人格者通常并不是刘某那样的“失败者”,相反,他们表现的似乎能够适应这个社会,甚至很“迷人”,阿道夫·希特勒等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者。

因为情况复杂、病人“难缠”,边缘型人格障碍者被称为“咨询师杀手”,甚至在治疗过程中有咨询师自己先奔溃、从此退出心理咨询界的例子。这个叫法虽然不科学,但至少表明了一个事实:连训练有素的职业人员都很难应对他们,一不小心就会被“杀掉”。

请想象一下,作为他们的孩子会怎么样?

2.

边缘型父母对子女会有哪几种影响?

边缘型人格障碍约占人群的2%-4%,边缘型人格者(达不到人格障碍,但有此种人格特质)还要更多。他们常常会这样:

A、混乱,自我知觉不稳定

由于缺乏明确的自我认知,边缘型人格者面对外部世界时就会出现混乱,反复无常。

前一分钟她还质问,“你怎么没朋友呢?”后一分钟听说你真的要去女同学家聚会时,她却破口大骂,“小贱人,整天就想着怎么撒谎和男孩子约会!”

你要苹果,她说香蕉好;你要香蕉,她又说苹果好;不做,骂;做了,还是骂。她到底想怎样?

你永远无法讨好这样的父母,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对子女的影响:逃避现实

由于常常处于一种不可预知的状态,子女们会在现实或心中寻找一个避难所。

一个女孩,总是在母亲大发脾气时赶紧躲进衣柜里,并告诉自己“我不在这儿”。经常给自己洗脑的结果,是她真的丧失了很多儿童时期的记忆。

成年后的子女也很容易沉浸在白日梦中,他们会把周围的情况或者别人理想化,这种理想化演变成期待完美,结果更容易失望和逃避。

B、虐待和忽视

边缘型父母情绪十分不稳定,而且很容易冲动。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上升到“你死我活”,引发暴力。

而且,他们还可能有滥用药物、酗酒、赌博、滥交等情况,严重的甚至会自杀。

父母连自己都搞不定,哪有余力爱护孩子?表面的强悍之下,是内心的空虚。

——对子女的影响:创伤应激反应和慢性病

朋友很小就得了胃病,她说最害怕吃饭,因为每天只有这个时候必须和爸爸坐在一起,又无法揣测他的心情如何。

如果他心情不好,会挑她的毛病;有时候本来心情还不错,但只要不小心说错一句话,爸爸就会突然拉下脸来。

从小到大,数不清在餐桌上被骂哭过多少次;如果哭出声,还会立刻被制止,爸爸不喜欢她表达任何情绪。

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低着头、盯着眼泪一滴一滴落到碗里,很努力地把米饭全都填进嘴里的情景。

长期处于肉体或者情感虐待之下,子女们不仅容易患上和压力有关的慢性病,还有可能受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的困扰。

平时比较冷静的朋友在提起父亲的时候会突然失控、痛哭,尽管早已经不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她还是能感觉到那种令人压抑的窒息感。

一个动辄就乱发脾气的父亲,却要求女儿不能表露出一丝一毫的委屈或者愤怒;女儿的感受都会被批评、无视或者否定。实际上,这个父亲只是想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和转移到女儿身上,而不是接受女儿本来的样子。

C、角色颠倒

边缘型父母的内心感觉是“我很脆弱很无力,就像个小孩子”。

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童年经历过创伤,想任性地再做一回孩子。他们会要求子女照顾自己,并且因为一点不如意就骂子女对他们不够好。

本该被他们照顾的孩子,只好反过来去做他们的父母。

某名人的父亲爱上了别人,母亲在女儿面前指责父亲,并常常表现出自己是多么的可怜。在这种不断的强烈暗示之下,女儿决定为妈妈出头,为此和关系不错的父亲发生激烈冲突,引起父亲对她的暴打,并彻底离开家庭。

父亲一离开,母亲又责怪女儿搞砸了一切。不久,母亲自杀了,女儿则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处理夫妻矛盾明明是母亲的责任,这个母亲却让女儿卷入其中。每个角色都有每个角色应尽的职责,颠倒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对子女的影响:忽视自己

这类子女很早就学会照顾自己和他人,特别是,他们感觉对父母的债永远也还不清。

优先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把自己放得很低;因为觉得不配得到爱,很难感到快乐和满足。

他们,是没机会做孩子的孩子。

D、边界不清

边缘型父母常常分不清自我和他人的界限,他们的自我极其需要依赖关系来界定。

为了拥有更多的关系,他们会表现出很“迷人”,无论是外面的人还是子女都很难抗拒;可一旦真的靠近,他们又很容易感觉到被拒绝和伤害。

他们太害怕被抛弃,所以非常热衷于控制,紧紧和孩子捆绑在一起。

他们干涉孩子的生活,小到穿什么衣服,大到和谁结婚。拒绝Ta,你就是坏孩子。

他们喜欢侵犯子女的隐私,包括不尊重隐私物品,随便把孩子的东西送人;分享不该分享的隐私,比如有的母亲要求儿子将婚姻生活中和老婆相处的细节和盘托出;严重的,还会有身体虐待和性虐待。

如果子女试图维护自己的权利,他们会觉得遭到了背叛,轻则哭闹,重则以死相逼。

——对子女的影响:如履薄冰

子女们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无法在和父母保持关系的同时还能独立生活。哪怕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都有可能触发父母的不安全感。

所以,一些孩子学会了小心翼翼,尽量不要刺激到父母;而另外一些孩子则学会了反叛,甚至用自伤和自毁来对抗。

有个已经50岁的女儿说有时候真希望母亲死掉,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可能自由。但她这么想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罪恶感。

为了保全自己,只能远离,可仅仅这么想就能让子女愧疚无比。总是大声强调“我没错,他们就是不可原谅”的子女,也许正是想用表面坚定的态度来对抗心中的不安。

E、自恋

边缘型的父母常常无视子女,因为他们最在意的是自己。(这一点自恋型的父母也有。)

我有个远房的表姐,她的妈妈是个老师,经常夸自己有多漂亮多聪明,说表姐不像她亲生的。其实父母贬低孩子,不是因为孩子不好,而是为了抬高自己。

她要求表姐必须上大学,但表姐考了五年都没考上。原因是,高考前一天,她必然会失眠,因为不停想象考砸了妈妈会用怎样可怕的眼光看自己。结果第二天进考场就会头晕脑胀,发挥失常。

最后一次,她喝了清洗剂准备自杀,幸好因为味道难闻都吐了出来。她漫无目的地走了一夜,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回到家里。

看她平安归来,妈妈完全没有庆幸之意,竟然呵斥刚刚自杀未遂的女儿,“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连自杀都会失败?还好意思离家出走?”

妈妈是真的希望我死掉吧!表姐很难过。后来,她出国了,除了离开她想不出还能活下去的办法。

对于边缘型父母来说,儿女满足他们的要求最重要,至于他们自己怎么想,那是很不重要的。正因为觉得自己才是对的,所以随便给孩子扣帽子,比如“你根本不知道感激。”其实,这都是他们自己想法的投射。

——对子女的影响:犹豫不决

从儿时起,子女就知道不能把自己的需求摆在父母需求之前。而且,父母永远是对的。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子女逐渐养成了不信任自己的习惯。他们总是不断地检查自己的决定,怀疑漏掉了什么东西没有考虑。他们没办法分辨自己真实的感受。

边缘型人格父母对子女有持续性的影响,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称这种影响为“不安全情感依附模式”。这种子女即便将来身处安全环境中,也会缺乏自信,并且否认自己需要别人支持和照顾的事实。因为从小他们就学会了不能和别人太亲近,也不信任别人。

3.

写在最后

深受“祸害”的孩子难以原谅,在不了解内情的人看来好像特别“大逆不道”,但实际上这正是他们的父母一手造成的。

为什么一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会在家中情感虐待自己的小孩?

因为,他们也是弱者。他们渴望完美,但维持外部世界的成功已经让他们用尽了全力,当面对真实自我的时候,只剩下挫败和慌乱。

无法控制的情绪,无可避免的空虚,无处安放的自我。除了在剥削弱小的孩子之中,勉强找到一丝强者般的控制感,他们还能依赖什么呢?

父母是这样的人,真的很不幸;但,身为“祸害”本身,父母同样很不幸。

施虐者和受虐者常常是同一个人。当父母还是孩子的时候,很有可能也曾遭受过同样的、甚至更可怕的折磨。

这种父母的“祸害”,并非主观故意。就像要溺水的人,在拼命挣扎的过程中,只能抓住离得最近的人,根本无暇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

对于孩子来说,无论你多么优秀、多么善良,无论你曾如何努力对父母好,都不能改变受害的命运。因为决定权在于他们,而你的父母,偏偏就是这样很难改变的“病人”。

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了解,才能明白愤怒的来源。

比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当你深深理解这场亲子关系中每个角色无能为力的悲哀时,才能真正接受和释怀,终止被“祸害”的命运。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