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音乐会昨在京演出获好评
罗小慈(左)、乔榛昨晚献演《海上生民乐》音乐会。(上海民族乐团供图)
本报讯 (记者徐璐明)昨晚,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音乐会献演中共中央党校,近两千名师生观看了演出,共同体会“海派民乐”的独特魅力。
《海上生民乐》是上海民族乐团的原创剧目,曾作为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精彩亮相。音乐会分为《风》《雅》《颂》《和》四个篇章。第一篇章《风·古风自然》 描述古风自然,源于古朴、自然的淳朴音律,因其“纯粹”而直达内心深处;第二篇章《雅·雅韵天成》,描述中华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的优雅情怀,也是对中国人内在精神与气质的阐述;第三乐章《颂·千古之爱》,通过民乐与戏曲的结合,讲述爱情这个永恒主题,引申为对生命的吟唱;而第四乐章《和·乐和天下》则展现神秘悠远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足迹从未中断,源远流长,带给观众无限的遐想和回味。
这场演出采用音乐现场综合视听的呈现形式,以音乐为手段,将音乐性与文学性相融合。音乐会以独奏、重奏、合奏等丰富样式,结合视频、灯光和舞美,充分挖掘中国民乐在表达上虚实结合的写意意境,让民乐既好听又好看。在昨晚的演出中,二胡与大提琴共同演绎起 《梁祝》,音色好似一男一女,用深情缠绵的音乐对话。古筝独奏《墨戏》与舞蹈家黄豆豆的舞蹈相配合,虚虚实实、挥洒自如,展现出中国书法的万千气象。而由二胡、中阮、笙等民族乐器演奏的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的《野蜂飞舞》,产生了别样的听觉效果。
参加昨晚演出的除了龚一、罗小慈、马晓晖、黄豆豆、张军等原班阵容外,还特别邀请了表演艺术家乔榛。在民乐的伴奏下,乔榛一首《满江红》朗诵得慷慨激昂,充满艺术感染力。
“中华民族的开放、自信、传承与创新,完全可以用民族音乐来表达。”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表示,民乐中蕴含着我们祖先的生活、智慧甚至是哲学思考;民族乐器,更代表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她看来,民族音乐作为深入每个中国人基因中的“音乐母语”,是展现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