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 200亿像素360度全景
游客通过手机百度AR功能就能一览一号铜车马原貌。本报驻陕记者韩宏摄
■本报驻陕记者 韩宏
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百度联合举办战略合作发布会。会上,百度宣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破损兵马俑的“复原”,以及相关文物的信息智能化展示。当日,还发布并启动了“200亿像素360度全景兵马俑坑展示”“百度AI秦始皇兵马俑复原工程”两个实验项目,由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首次以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将兵马俑呈现给观众。这是世界八大奇迹中第一个采用百亿级像素进行网络展出的历史景观。
200亿像素大图纤毫毕现,让观众零距离“触摸”历史
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采用矩阵全景技术,收录了秦兵马俑的一号坑和三号坑的高精度全景图资料。矩阵全景技术是在兵马俑二层台,使用200毫米焦距的镜头,通过拍摄不低于1000张、每张达到3500万像素的图片,后期通过计算机处理将这些图片拼接成一幅200亿像素的超大图片,这种“极客精神”将兵马俑一号坑内的所有遗迹进行“毫米级”重现,相当于在距离100米以外的地方就能看清兵马俑身上盔甲的纹路! 画面所到之处,细节纤毫毕现。
观众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进入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可以像用放大镜一样,突破现场观看的视角限制,360度“触摸”兵马俑的每个细节,享受到超越现场参观的视觉体验:经过多次放大后,观众甚至可以把兵马俑的眼睛拉大到整个屏幕进行观察;还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即使是同一列的兵马俑,身上的铠甲也各有不同。
这么“大”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会不会看起来很慢?实际使用效果却很流畅。百度百科运用“可见区下载”技术,极大缩减了图片加载时间,虽然图片像素高达200亿,但整个浏览过程流畅无比。
“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利用百亿像素全景和AR(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搭建起最接近真实的秦兵马俑参观体验,也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参观视角,这在古遗址类的展示中具有非常大的前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说。
利用AR技术“复原”二号坑和跪射俑、铜车马
此次“复原”计划利用AR技术,主要对兵马俑二号坑和跪射俑、铜车马三处进行“复原”。游客通过手机百度AR功能扫描兵马俑二号坑“平面布局图”“跪射俑灯箱”“铜车马结构图”三个触发物,就可亲眼看到“活起来”的兵马俑等。
秦俑二号坑内埋藏着2000年前兵马俑排兵布阵的盛大场景。此次“百度AI秦始皇兵马俑复原工程”的另一大亮点,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展现目前游客看不到的兵马俑布局。游客只要使用手机百度AR功能扫描该区域的触发物,就能看到二号坑里不同单元的兵马俑方阵,根据“战车、鞍马、战马、陶俑”四种分类色块,分别展示不同的作战方略,再现我国古代军事盛况。游客还可在AR界面自主点击特定区域进行交互,了解该部分的作战详情。
兵马俑出土后所处环境湿度较低,加上技术保存问题,颜料下的漆层暴露在空气中仅仅15秒就会卷曲,4分钟内上面的生动色块便丧失殆尽。手机百度通过图像识别和AR等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实现了兵马俑身上的色彩“复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内的游客,可以打开手机百度搜索栏内相机、在AR功能下扫描馆内“跪射俑灯箱”等触发物,原本没有色彩的兵马俑在手机百度中就会开始重现鲜艳的颜色,兵马俑的脸部轮廓也会因此更加清晰,还原2000年前能工巧匠刚制作完工时的兵俑模型。
被誉为“青铜之冠”的秦陵铜车马,是秦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过去,游客参观时无法观看零部件的拆解演示。此次通过AR技术,实现了铜车马的零件拆解演示,游客只要用手机百度AR功能扫描铜车马的结构图,就可以在手机端呈现出清晰的铜车马的结构画面,看到每个部件及其功能介绍,深入了解其精细的结构和秦代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
为世界文化遗产推广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过去,出于文物安全考虑,游客进入实体博物馆或文化遗址参观,要与文物保持一定距离,难以近距离观摩。新推出的秦始皇兵马虎俑数字博物馆用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呈现方式,让观众避免了实体参观时的“走马观花”和偶尔的心不在焉。这种可“触摸”的数字博物馆,不仅帮助观众把世界文化遗产“带回家”,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上线的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共有中国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等220家,累计接待在线参观者超过5660万人次。
记者今天获知,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也将百科VR(虚拟现实)博物馆体验套装赠送给贫困学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新的、持续的知识获取途径。兵马俑200亿像素展示也将加入到VR博物馆体验套装中,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能“零距离触摸”秦始皇兵马俑。
(本报西安5月18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