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验学校坚持在教学之余“做一点研究”
■本报记者 张鹏
在上海有一块基础教育改革的“试验田”,被心系教育的工作者开垦了30年,它就是上海市实验学校,沪上唯一一家十年一贯制的学校。
“试验田”的第四任掌门人、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徐红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应被视为独一无二的精灵,都有与生俱来的潜能。作为精灵的守护者,老师必须去认识每一个孩子,读懂每一个孩子的与众不同。
为了支撑这种教育理念,上海市实验学校在学制、教材开发和课程体制建设上都独树一帜。徐红说:“教育真正的作用就是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将孩子们的潜能激发出来。我相信,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
“这是一所做一点研究的学校”
“这是一所做一点研究的学校。”徐红这样描述上海市实验学校。
作为基础教育的“试验田”,学校的学制、教材、课程体系建设,自然也是有所创新。
“有的孩子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可能要12年,也需要12年。但有的学生可能只需要9年、10年。”在上海市实验学校,学生们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时间,可以根据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来。徐红将学制定义为“十年一贯、弹性学制”。
上海市实验学校首任校长恽昭世曾解释说,为了编写适合的教材,教师们将小学至高中阶段使用的所有教材打散,寻找到了500多个知识点。通过削枝强干,重新整理出了适宜8年完成基础学段教学的教材。
上海市实验学校小学部主任张琦举例,在这里,小学学段大多采用的是自编教材。小学语文将“双脑识字”课程作为语文学习的起点。所谓“双脑识字”,是指借助电脑技术开发人脑潜能,采用电脑教学,让孩子学拼音、识汉字。这种教学方式,曾被教育部认定为7种最优学习汉字的方式之一。
为解决单科突进与全面素质提高的平衡问题,上海市实验学校第二任校长张民选提出建设“tenforten”学养课程建设。他说:“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阅读,还能用诗歌、戏剧等不同的10种文体,随时随地地学习。”
在上海市实验学校,所谓“做研究”,更明确指的是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来进行教学。因此,记录学生成长、学习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在第三任校长李酉亭的推动下,学校建立了数字化记录平台,替代了原有教师手工记录学生发展的个性卡,用大数据的力量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多可能。
从2013年开始,现任校长徐红提出建设“特需课程”。她解释说,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型课程,而是由学生提出需求,学校为其量身打造的课程。从最初每年只有7人申报成功特需课程,到如今每年有超过百位学生申报成功,每个孩子都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天地。
2007级学生张逸安在特需课程的学习中,对纳米材料充满兴趣。这类课题对于实验仪器和设备具有较高要求,为了完成张逸安的学习计划,学校教师帮他联系了高校实验室,帮助他完成研究。
寻找每一个孩子心中的“精灵”
上海市实验学校中二 (2) 班的韩佳恒,现在是学校里的“红人”。
不过,这位学生的“走红”并不只是因为他品学兼优,更重要的是,他在天文学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韩佳恒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天文学萌发兴趣。每个周末他都跟随父母到天文馆、科技馆等地学习参观,阅读大量天文学书籍;进入小学,他拥有了第一台望远镜。“我兴奋极了,经常通过望远镜对着浩瀚星空遥望到深夜,怎么也看不够。”
升入初中后,韩佳恒的天文学知识积累逐渐增多。在父亲的鼓励下,2015年11月,韩佳恒开通了自己的天文学微信公众号 《从窗户看宇宙》。他坚持每周日下午抽出3-5个小时的时间,更新一篇天文学科普文章,至今,已经有79篇美文静静“躺”在这个公号里。
韩佳恒说,周一到周五,他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收集最新的天文学事件和知识。NASA官网、欧洲官方天文台等都是他每天“报到”的网站。值得一提的是,在发送每一篇推送文章之前,韩佳恒都会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精心挑选一首现代乐风的纯音乐或者电子乐。“我的文章是反复打磨的,也想精心配上一首音乐,这样对得起自己和喜欢天文学的读者们。”他说。
《从窗户看宇宙》 让原本在小学阶段“默默无闻”的韩佳恒一下子火了。徐红支持他发展兴趣爱好,还经常将有关天文学知识的讲座信息分享给他。“每次听好讲座后,我都尽量向天文学者们介绍自己和公众号,没想到真的结交了不少导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天文爱好者启明星联盟副会长施韡就成了韩佳恒的“良师”,经常给他许多指导。
去年,韩佳恒作为演讲嘉宾,在初中学段新生见面会上,分享了自己学习天文学的感受和兴趣。作为奖励,徐红赠送给韩佳恒一套神舟十一号纪念邮票。“要知道,这套邮票全国只发行1500套,我排队也没有买到,简直如获至宝!”他激动地说。
在徐红看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独特性,有人称之为“基因”,有人把它叫做“天赋”,上海市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则更喜欢用“精灵”这个词,来定义蕴藏在每个孩子身上的种种智慧潜能和个性特长。老师要用研究的态度去深入地观察、记录、分析每一个孩子,从而理性判断孩子的兴趣所在,听从孩子的内心召唤,因势利导地开发挖掘潜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而有个性地成长。
把“长板”发挥到极致
徐红感慨道,我们以前常说“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但现在却常常做“削长补短”的事。“我不得不自造一个新词,叫‘护长容短’。”她解释说,“护长容短”是要珍惜孩子的每一分天赋潜能,哪怕与当下应试评价不匹配,也要小心呵护其不被扼杀,要宽容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的个性或者短板。
在学校里,中一 (3) 班学生的岳乘阳是典型的“书虫”。从三岁起阅读,至今他已经看过4000本图书。他最喜欢历史类的书籍,商鞅是他最青睐的历史人物。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岳乘阳年纪小小,就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有着自己的思考。
虽说“读书破万卷”,可让岳乘阳郁闷的事情不少。比如,他的语文成绩不太好;从二年级开始参与班干部,但获得的票数从没超过五票;他对足球爱得“死心塌地”,但体育成绩却差强人意……尽管如此,徐红对岳乘阳很是欣赏。在她看来,班级可以为岳乘阳量身打造“阅读委员”这一职务,满足他成为班级干部的愿望;语文考试的试题也应该进行创新,增添一些加试题目,让岳乘阳的阅读潜质显现出来。
徐红这样评价岳乘阳:“他像是一个小蜜蜂,不停地采蜜。但酿蜜需要一个过程,阅读的红利慢慢才会展现,教育者要做的,就是给他时间,让他成长。”
在上海市实验学校,许多学生都体会到了校长的“宽容”。比如,学校中三年级学生王若聿,喜欢植物和动物的她经过徐红特批,在学校食堂门前拥有三平方米的“田地”。她带领社团小伙伴一起种植了蚕豆、香菜、菠菜等不少作物,还将农业知识分享给全校师生。
“偏才”学生,进一步引发了教育的深思。在徐红看来,眼下的人才观与教育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社会对人才的使用都是扬长避短的,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出合格可用的各门类人才。
此外,学生发展观有待更新,多元智能理论和无数“偏才”的例证都表明,学生之间有差异,每个人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专长不同,社会对人才的岗位设定,也是按照专业划分。这就要求学校提供多种教学途径。
徐红说,教育工作者需要以专业的眼光识别学生的潜能,尊重他们的个性,用包容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拥有“护长容短”的情怀,教育才有可能使每一个生命拥有其真正的人生价值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