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修这样一条铁路,死而无憾” ——兰渝铁路建设工地见闻

2017-06-22信息快讯网

 

“能修这样一条铁路,死而无憾” ——兰渝铁路建设工地见闻-信息快讯网

在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内,工程技术人员欢呼庆祝隧道成功贯通。新华社记者郭刚摄

 

“能修这样一条铁路,死而无憾” ——兰渝铁路建设工地见闻-信息快讯网

兰渝铁路陇南境内的汉王白龙江特大桥(上)与高速公路交错。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6月19日,随着“头号重难点”胡麻岭隧道的贯通,兰渝 (兰州-重庆) 铁路向今年全线通车目标迈出坚实一步。在迄今8年多的艰苦施工中,参建者们发扬“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即将为我国铁路建设增添一条国际领先的“科技线”“争气线”。

钢铁不敌“胡桃木”

兰渝铁路正线全长855公里,途经甘、陕、川、渝三省一市。全线通车后,将改变兰州、重庆之间铁路运输迂回绕行的历史,成为西北与西南最便捷的大能力运输通道。

但让天堑变通途,却面临种种超出预期的困难。

早在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 中提出修建兰渝铁路,称其为“经过物产极多、矿山极富之地区”。虽然谋划很早,兰渝沿线却因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而成为铁路建设的“禁区”,这条铁路一直未能动工。

在多方努力下,2008年9月,兰渝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院长刘为民介绍,兰渝铁路穿越的黄土高原区和秦岭高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隆升区边缘地带,是华北、扬子、青藏诸板块相互汇集部位,号称“地质博物馆”,穿越区域性大断裂10条、大断层87条以及多处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是我国在建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山区长大干线铁路,施工难度极大、风险极高。

兰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熊春庚说,近年来时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主席卡罗斯曾两次到兰渝施工现场调研,国内外院士和专家曾先后38批次来现场分析指导,公认兰渝地质条件为“国内罕见、世界难题”,很多专家感叹说“世界隧道看中国、中国隧道看兰渝”。

记者采访中,听许多施工人员常说这样一句话———“钢铁不敌‘胡桃木’”。这里的“胡桃木”,是指甘肃境内的胡麻岭、桃树坪、木寨岭三座隧道,施工难度在全线均位居前列。比如,胡麻岭隧道1、2号斜井间的173米用了近6年才被攻克,长仅3.2公里的桃树坪隧道因地质难题,历时6年攻坚才最终修通。

“千里兰渝陇最难”,兰渝铁路公司副总经理蔡碧林曾这样赋诗感叹。他介绍,兰渝全线有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高瓦斯、岩溶突泥突水四大高风险隧道群,其中甘肃境内隧道难度最大,除“胡桃木”外,还有新城子、化马等隧道。

“在木寨岭学到的知识等于读了一个博士”

也正是在“禁区”中攻坚克难,兰渝铁路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截至目前,全线共设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项,参建各方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关于兰渝线的论文118篇,获得国家专利28项。

兰渝铁路遇到的地质难题,引起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高度重视。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成立了由其工程管理中心、兰渝铁路公司、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组成的现场工作组,通过现场蹲点和联合会诊,向重难点隧道发起攻坚。

甘肃漳县与岷县交界处的木寨岭隧道已于2016年7月贯通,但在“极高地应力”作用下,部分隧道衬砌需要拆换补强。记者在一处补强作业点看到,原来隧道衬砌因极高地应力或特殊地质影响,已施作的二衬严重变形,混凝土开裂剥落,钢筋外突扭曲。

“木寨岭隧道的地应力远超以往的设计、施工经验,没有工程实例对比,也没有规范和标准指导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兰渝铁路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副部长卫鹏华说,此前世界铁路隧道施工中地应力最强的是奥地利阿尔贝格隧道,但木寨岭的地应力是其2倍,最大值达27.16兆帕。

“这相当于蛟龙号下潜到2700多米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而且压力还没有海底那么均匀。”卫鹏华介绍说,经过反复试验摸索,补强作业采用了三层初支加单层衬砌的“木寨岭模式”,补强后隧道结构厚度是普通隧道的2倍多。

“木寨岭是一所大学,在这学到的知识,相当于读了一个博士。”32岁的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木寨岭隧道项目部一工区总工程师陈强说,虽然环境艰苦,但付出十分值得。

8年多奋战,敢为人先,兰渝铁路成为一条科技路、创新路。其中,全线最长的西秦岭隧道采用的TBM皮带运输条件下同步衬砌技术不仅是兰渝铁路首创,其周掘进、月掘进进度更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兰渝沿线上千万群众的百年期盼,即将梦圆

兰渝铁路开建以来,在极偏僻、高海拔地区,在恶劣艰苦的施工环境中,在长期攻坚的心理压力下,筑路“铁军”及其家人都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在与各参建单位人员座谈时,记者多次问到“哪些人从一开始就在工地上”,每次都有超过一半的人举手。

陇南境内的兰渝铁路4标段,有两座12公里以上的隧道和一座10公里以上的特大桥。负责这个标段的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工地曾频遭龙卷风、泥石流、突涌水等灾害,龙卷风甚至卷走过项目部多间房子。项目部党工委书记李子明说:“在建设中,有的人已经离世,有的罹患绝症,但大家觉得,一辈子能修这样一条铁路,死而无憾。”

“在外国人认为不可能修铁路隧道的地质条件中,变不可能为可能、为现实,兰渝铁路不仅是铁路人的‘争气线’,更是中国人民的‘争气线’。”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伍法权说。

熊春庚说,通过攻坚克难,兰渝铁路形成了“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为同类地质的国内外公路、铁路隧道施工提供了兰渝方案、贡献了兰渝智慧。近年来,不断有隧道工程项目前来“取经”,少走了弯路,降低了成本。

“今年年内,兰渝铁路将全线建成通车。”熊春庚说。兰渝沿线上千万群众的百年期盼,即将梦圆!

新华社记者 任卫东 王衡 屠国玺

(据新华社兰州6月21日电)

农民工的90后“洋媳妇”常年跟随丈夫在工地漂泊
条漫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领导干部要这样过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这样为传统文化“代言”
城投集团十六项承诺助力北横通道建设 请来“市民巡访团”三定巡访重点工程
【社会观察】杨树浦路曾是一条不眠的路
学区房没了住户用婴儿维权:这样的创意太沉重
贝克汉姆晒与女儿小七亲吻照片 竟被网友骂成这样
臂力max的爸爸 这样抱娃很帅
携手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
着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
高考落幕 铁路警方发布暑期出行六大注意事项
20年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浓缩成一部“简史”
以一流科技创新智库助推科创中心建设
顺应趋势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
A股“入指”,市场将有哪些期待
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习近平在视察驻晋部队某基地时强调:全面提高遂行发射和试验任务能力 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加强新形势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提醒:这样填报可能会被退档
涵养正气,凝聚党心民心 ——新的伟大工程之作风建设篇
沪通铁路关键节点将合拢 未来1小时之内直通南通
这样做,能培养出坚强意志滴宝
你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吗
上海与南京间将建第二条快速铁路 一个小时到盐城
昔日高考状元今何在?他们的人生竟然是这样的
婚礼这样玩真的好酷
关于学习英语的12个建议,总有一条适合你
50℃!箱梁里“铁路医生”经受“烤”验
上海一工地塔吊倒塌致22人死亡?警方:造谣者已被罚五百元
美到炸裂!距离市中心48公里,竟藏着这样一个秘境!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