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流科技创新智库助推科创中心建设

2017-06-16信息快讯网

骆大进

核心观点

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正处于最好的时代。科技创新的“春天”正孕育着创新思想的百花齐放,为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面对创新驱动发展进程中的诸多挑战,科技创新智库要勇担使命,主动作为,不断提升创新引领力和世界影响力,为助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智慧支撑、贡献思想力量

今明两天,“浦江创新论坛———2017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将在上海举行。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对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创新思想的源泉和宝库,科技创新智库在支撑科学决策、引领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前,上海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迫切需要培育和建设专业化、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智库,提供更精准、更科学的科技创新战略咨询,实现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以“科”为核、以“智”为本、以“库”为基

去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要“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加强科技决策咨询系统,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要求,培育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智库需要把握三个要素:以“科”为核、以“智”为本、以“库”为基,着力提升战略预见力、价值判断力和智慧集成力。具体而言:

以“科”为核。科技创新智库要找准自身定位、发挥独特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特质。要遵循科技创新的规律,紧紧围绕“科”字做文章,加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研究,在服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预见力,突出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科技人才群体相关的重要问题,找准题眼,精准破题。

以“智”为本。科技创新智库要把生产思想产品、提供智慧支撑作为根本追求,强化创新决策的价值判断力,增强决策咨询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从思想火花向思想产品转变、思想产品向政策产品转变、一般产品向品牌产品转变,最终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思想产品体系。

以“库”为基。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和方法,加快建设选题库、项目库、资料(数据)库、成果库、专家库,及时汇总、整理决策咨询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成果、数据资源,加快构建平台型、网络化的组织模式和咨询机制,有效集成各方智慧,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在科创中心建设进程中扮演好五种角色

推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努力扮演好五种角色。

创新发展的瞭望者。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就是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谋划和部署科技创新工作。科技创新智库要登高望远、放眼全球,突出前瞻性、预见性研判,主动聚焦引领性创新议题,始终以更高的站位、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思考,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前行之路提供前瞻指引。

创新战略的谋划者。为创新定良谋,为改革破难题,是智库的核心功能。科技创新智库要建设强大的专家网络和科学的方法体系,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变革大趋势,以融通各方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形成科学的解决方案,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创新治理的推动者。科技创新智库是政府、科技界和社会公众沟通对话的桥梁和纽带。它可以且需要更加有效协调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到政府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的制订过程中,推动构建完善多主体参与、多层次互动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

创新人才的培育者。智力资源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集聚研究群体开展战略和决策咨询研究,科技创新智库有条件、有责任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培育和集聚一批具有前瞻思维、卓越见识的战略专家和科学家,也可以不断为政府、企业等输送决策和管理人才。

创新文化的引领者。科技创新智库作为创新思潮的策源地,发挥着影响和引导的重要功能。科技创新智库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科技创新规律的阐释、科技创新战略的解读、科技创新精神的弘扬,向社会发出声音,在全社会汇聚传播创新正能量,营造科创中心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正处于最好的时代。科技创新的“春天”正孕育着创新思想的百花齐放,为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面对创新驱动发展进程中的诸多挑战,科技创新智库要勇担使命,主动作为,不断提升创新引领力和世界影响力,为助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智慧支撑、贡献思想力量。

(作者为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

历史解密 | 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金主为何总能从英国智库买到“中国威胁论”?
政策营销型智库发展的问题及启示——从英国智库收钱诋毁中国说起
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勇于突破——上海各界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二)
培育儿童创新素养需时间留白
沪上1500余名少先队员比拼机器人技能 勇当创新达人
重大专项打造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体系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生态环境
创新施工:既要内修也要外秀
用文化铸就企业创新的底气
在建唯一穿越市中心的地铁14号线正全线推进建设
集成绿色科技品牌 开启智能智慧时代
向八千一百万科技工作者致敬
城投集团十六项承诺助力北横通道建设 请来“市民巡访团”三定巡访重点工程
孟建柱:拥抱现代科技 促进深度融合 推动政法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携手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
着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办法出台,评奖将实行提名制
40所学校被评为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新高考下,教师迎转型挑战
为最美笑脸“点亮心愿”
韩正率中共代表团访问意大利,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合作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拟于8月底公布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不是神童 有人也挂科
金融创新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三部曲”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沪率先打造“土地整治”创新平台
“能修这样一条铁路,死而无憾” ——兰渝铁路建设工地见闻
金融创新和监管要与时俱进
推动创业创新便利群众生产生活
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广电业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关键在于“新闻创新”
科技创新助力高铁“贴地飞行”
【智库】讲好重大工程管理学术创新的中国话
【智库】中国学者的自我学术主张
【智库】“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开放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