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之花扮靓美丽乡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重,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科学论断。这些论断,饱含对农村和农民的深情,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五年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目标,不断推动农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进发,用美丽乡村建设的显著成效为美丽中国增光添彩。
“立”“破”并举乡风民风美起来
夏日的达蓬山草木葱郁,窖湖水波光粼粼,湖光山色中的慈溪市全国文明村———徐福村,秀丽风光与文明风尚交相辉映。“从这里沿路行走14公里,不仅步步是风景,更处处有‘文明’。”每当向外地游客介绍时,村民们的自豪之情都溢于言表。
浙江省慈溪市以南部沿山精品线为纽带,将沿线文明村串联起来,打造出一条集文明文化、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文明建设共同体———“溪上慈风”文明示范线,在体现“景美、人美、生活美”农村新风貌的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让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提升文明素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价值是行为的标准。近年来,各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灵魂,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农村陋习,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培育优良家风、培育新乡贤文化。
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广泛发动村民讨论修订的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伙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形成百姓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一条条关于勤劳致富、保护山林资源、维护社会治安、爱护环境卫生、抵制奢侈浪费等内容的村规民约,不仅涵养了文明乡风,也对扫除不良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发挥了积极作用。
宣传教育“育”出新农民:各地深入浅出开展思想道德宣传和科学文化教育,把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讲清楚,把提高农民群众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的实用技术说明白。在推进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的进程中,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应运而生。
创建评选“选”出美家庭:在广西,“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营造了“家家争星创星,户户认星护星”的良好氛围;在福建,上杭县客家族谱馆等一批展馆向人们展示积极向上的家庭观、文化观和社会观;在贵州,“家庭美德进万家”活动传播家和万事兴、忠厚传家久等观念,让勤俭、孝敬等美德在农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身边的榜样,最具有说服力。为充分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示范引领作用,各地组织群众从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道德模范、乡村能人、身边好人中,评选出受到他们认可、有威望的新乡贤。
这些新乡贤,有的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有的用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福建泉州组织新乡贤开展“百侨助百村———共建美丽乡村”活动,连续5年、每年捐助5000万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蕴含爱国爱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正能量的乡贤文化,润物无声、成风化人,“点燃”广大农民群众奔向好日子的内生动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好民风、好家风、好乡风正引领人们阔步行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征程上,真切感受着齐心向上、清风净流带来的美好生活。
“治”“建”同步人居环境美起来
“以前,我可不敢让小孩在村里玩太久,生怕一回来就成了‘土猴’。”山东省阳谷县阎楼镇胡马村村民赵雪梅说,那时候道路两侧都是各家各户的秸秆堆、瓦块堆,站在路东口就望不见路西头。
2014年,山东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突破口,确定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和标准要求。胡马村全体党员带头、村民参与,动用推土机、挖掘机,花了近十天时间,把村里堆积的100余方生活垃圾、500余方建筑垃圾一扫而空。如今,村里摆上了垃圾桶,配备了保洁员。村民们笑着说,过去是“走路一身土”,如今是“走路一阵风”。
文明不文明,首先看环境。近年来,各地下大力气破除农村环境痼疾,通过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规范性文件,健全生态环境监管等制度,划定生态环境“红线”,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如果说“治”解决了表面上的“脏乱差”问题,“建”则要着力解决“底子薄”问题,通过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农民群众感受“稳稳的幸福”。
人居环境美起来,规划蓝图不可或缺。一些地方在乡村规划上因地制宜,突出自然、人文、产业、建筑、风俗等方面的个性特点,让田园风光、农家情趣永驻乡间,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农村。
人居环境美起来,要聚合资源提升效率。一些地方聚焦农村基建提升工作,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资源力量,迅速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人居环境美起来,项目牵引担当“龙头”。有的地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就积极争取多方面优惠政策、项目扶持和资金投入,努力使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在短期内大幅改观,实现“弯道超车”。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农村人居环境的提档升级,正发挥着点“绿”成“金”的“魔力”。有的基层干部不无感慨地说,以前绿水青山是工业落后、经济欠发达的“代名词”,现在的绿水青山却是一个地方的靓丽名片,是帮助人民群众编织梦想的“金山银山”。
“送”“种”结合文化生活美起来
“唱得好不好?”“好!”
“舞台”上,艺术家们引吭高歌、激情洋溢;“舞台”下,观众们掌声雷动、聚精会神。这是中央歌剧院的歌唱家们来到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镇,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前的一片空地上,为当地农民群众奉献的一场“文化盛宴”,让老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准的艺术表演。
“不能富了口袋、贫了脑袋”,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受群众欢迎。
五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统筹农村文化服务设施阵地建设,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面开花、多姿多彩。
———“短板”补起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有的地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文化惠民项目与农民实际需求相结合,优先安排建设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设施。有的地方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综合利用、共建共享,在扩大覆盖面、提高使用率上全力“出实招”。一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吸引文化资源、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持续推进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为农村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更好条件。
———“平台”搭起来,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多样。
广泛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顺应了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热切期盼。大力培养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等举措,使得文化不仅被“送”到乡间,更被“种”进地里。
———“家底”传下来,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编制相关规划对民间手工艺和古村落、古建筑等进行保护,在传统节日组织灯会、庙会、歌会、赛龙舟等传统民俗活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各地积极探索途径办法,赋予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以“时代内涵”和“大众味道”,真正让农村留住乡韵、记住乡愁。
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形成全面展开、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国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的占比分别为28%和56%。放眼神州大地,一个个美丽乡村正让繁衍生息于此的农民群众,享有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的幸福时光。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末全国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达到50%以上。各地正不断加强对文明村镇创建的统筹规划和制度设计,加大组织动员力度、政策支持力度、财政投入力度,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持续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让“文明之花”在广袤农村竞相绽放。
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萧海川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