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抢救60分钟,医生说——— “一个声音告诉我:不能让你走!”

2017-07-05信息快讯网

 

电击除颤11次,胸外按压3300次,瑞金医院成功救回突发心梗的61岁男子

 

生死抢救60分钟,医生说———    “一个声音告诉我:不能让你走!”-信息快讯网

急性心梗发病急,数分钟内可能让患者与家人生死相隔。图为医务人员争分夺秒投入抢救。尔谊摄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通讯员 李东

“人在来与去的路上,有时就差一步。”坐在病床上,老余还在感慨自己劫后余生的经历。20天前,这位61岁还在一心拼事业的教育从业者与死神正面交锋———急性心肌梗死突如其来,让他几乎没有招架之力。

11次电击除颤,20多轮次、相当于3300次的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生死抢救60分钟,瑞金医院的一群医务人员成功把老余救了回来。

急性心梗让很多人丧命,犹如“死亡之签”,有医生说“救不回来是常态”。在瑞金医院,医务人员不言放弃地持续抢救,一名当事医生说,就感觉一个声音在对他说:不能让你走。这不是情侣间的对话,却是世界上最深情的告白。

周末午后抽中“死亡之签”

6月10日的午后,老余在学校处理完事情后,只觉得一阵胸闷。休息片刻,情况反而更糟了,他坐也坐不住了,全身出汗。老余凭借着最后一点意识,拨通了值班同事电话:“我今天不对了。”

30分钟后,老余被家人送到瑞金医院急诊。“他到达急诊抢救室时,状态很差,心电图提示是典型的超急性期心梗。”接诊医生立即通知心内科导管室开启“绿色通道”。

急诊医生让老余先服下阿斯匹林300毫克、泰嘉300毫克。陈尔真以百米冲刺速度冲到抢救室,这位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已习惯了休息天也在医院待着。

“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特点就是发病急、病情重,在几分钟内即可发展为心跳、呼吸骤停。”在陈尔真的印象里,很多病人没有活着及时赶到医院,有的直接倒在了医院门前———最后一口气,没跟上。

因为这病来得太快了!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仅3万患者获得及时、规范的救治。陈尔真说,急性心梗的抢救是以分钟计算的,心脏停跳4至6分钟,人体没了氧气供应;通常,缺氧4分钟后,就会造成脏器功能损伤,6分钟后大脑会有不可逆损伤。

时间就是生命。陈尔真和同事们持续地给老余做胸外按压。同时,他们还有一个任务: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供,这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90分钟内,这是黄金抢救期。就在医生将老余送往导管室时,更惊险的一幕发生了,心电监护提示室颤,这是急性心梗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心室肌不规则地颤动,让心脏失去了有效泵血能力,其结果等效于心跳停止,意味着死亡。

11次电击,不能让你走

上电击,除颤。

急诊科、心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医护人员迅速反应,有人按压心脏,有人除颤,护士按医嘱推注药物。经心肺复苏、除颤后,患者恢复了正常的窦性心律。可医护人员刚想松口气时,老余再次出现室颤,伴有呼吸困难。

再次给予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可每次除颤成功后维持两三分钟,室颤就卷土重来,反反复复。“一般电击3到5次,连医生都要绝望了。”一位医生回忆,他们曾救过一个连续电击除颤9次的,这已经算很不寻常了。

电击除颤,胸外按压,轮番进行。要确保有效的心肺复苏,按压强度必须保持1分钟100次,通常一名男医生坚持5分钟就会精疲力竭。“当中几次没了心跳,在场的医生、护士就五六个人轮番上阵做胸外按压,同时进行电击除颤,太惊险了。”在场医生回忆,大家都承受着极大心理压力和高强度体力消耗。

陈尔真坚持按压,很快衣服湿透,他依然不愿放弃。“一个声音就告诉我,不能让你走!”因为这个经验丰富的“老急诊”看见老余的瞳孔一直有反应。

整整一个小时,老余接受了电击除颤11次、20轮次相当于3300次的胸外按压,医生们真的硬生生把他给按回来了———老余的心律终于恢复正常。

为防再次室颤,老余被推进手术室,心电导管室医生杨震坤在他左冠状动脉近端植入一枚支架,血流一下通畅了。

命救回来了,但危险远没有结束。老余事后说,他度过了“真空的五天”,昏睡,没有记忆。家属们开始了新的忐忑:醒与不醒是一个问题;醒来后,会不会变成植物人、失智,抑或其他?

救命,更救回一个人

老余完全恢复意识是在入院五天后,6月15日,他转入重症监护室,插着呼吸机。“见到家人的第一面,大姐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落泪了。”老余说。

陈尔真说,急性心梗要“闯三关”,分别是心脏复跳、心脏缺血再灌注,以及复苏后综合征。进入重症监护室,仅标志着心脏复跳这一关过了。

急性心梗会累积多脏器功能受损。在老余身边,从第一时间就聚集起瑞金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主任顾刚、肾脏科主任陈晓农和主任医师张文、心脏科老主任沈卫峰、心脏科主任医师陆琳、门急诊总护士长景峰等。

心梗导致老余的肾功能、肺功能严重受损。就在转入重症监护室的当天下午,重症监护室主任瞿洪平提出一个非常规做法,给老余拔除呼吸机。他说,插管后的5至7天是“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高发期,一旦由此引发感染,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迎来毁灭性的二次打击。

熟悉瞿洪平的人清楚,这是一个知道“何时踩刹车,何时加油门”的医生。同事说起一个细节,瞿洪平会观察老余,一站就是40分钟,从头看到脚,包括那根导尿管。也因为这样,瞿洪平有了坚持拔管的理由。他说,老余的尿量在恢复,肾功能在向好发展;整个身体循环系统也在好转。

当天下午,老余拔管了。一切如瞿洪平判断,老余没有遭遇第二轮反扑打击,更没有发展到第三轮慢性危重期。

老余正在康复。他说,这次最感激瑞金医院的,不仅是救命之恩。“他们救的不只是一条命,更是我未来生活的质量。如果我现在是植物人,将生不如死。”

爆发性急性心梗,救回命,更救回一个人,如此成功的抢救,很难,这群医务人员堪称“生命的逆行者”,一次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医学也正是在这种挑战不可能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拓宽边界。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心梗

瑞金医院专家提醒,肥胖、“三高”人群很容易心梗。吸烟和生活作息不规律的人,也是心梗的高危人群。

如果突然胸痛、胸闷,无法缓解,患者及家属切勿抱有侥幸,切勿等病情自行好转。应及时拨打120,争分夺秒送医救治,争取黄金救援时间。平时可定期查心电图,及早发现心脏异常,及早治疗,减少心梗突发。

7分钟高潮改写88分钟均势
3头猪隧道内上演“越狱”20分钟后被捉
候车时间缩短 旅客浦东机场打车15分钟可上车驶离
朋友圈“高考准考证”很危险!盗用你的脸 分分钟“掏空”你的账户!
2017年上海高考7日举行 外语听说测试需提前40分钟报到
金波:好一个萧萍 | 人物
哈佛大学研究:一个人成为废柴的九大根源
中考试题体现一个“活”字
各国建筑一个比一个性感看到最后中国完胜
班级里的六个阶级 你的孩子属于哪一个
痛心!12岁男孩骑小黄车摔倒 抢救无效死亡
中国好医生好护士: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今年国内首封AR大学录取通知书从西工大发出
打开市场活力之门——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放管服”改革述评
女子6次怀孕流产 最后医生用打胎药保住孩子
上海第八批中期援藏医生启程
上海魅力新地标大盘点 每一个都值得期待
一个很BT的地理老师语录
150多篇急诊日志炼就宁波“网红”医生
每一个女人都想生一个女儿
纪念陆谷孙 | 他说学好外语是为了做一个好的中国人
50℃!箱梁里“铁路医生”经受“烤”验
女子6次怀孕流产 最后医生用打胎药保住孩子
一个家庭好不好,从孩子怎样过暑假就能看出来!
揭地铁色狼:4分钟摸4名女孩 有人建QQ群交流心得
社科院报告:北京居民平均每日工作时间较20年前少27分钟
4分钟速览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
4分钟看《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四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分钟速览《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
从事临床15年,张峰抢救高危患者,他随叫随到
30分钟北京到上海?中国“超级高铁”何时梦想成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