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临床15年,张峰抢救高危患者,他随叫随到

2017-08-28信息快讯网

 

从事临床15年,张峰抢救高危患者,他随叫随到-信息快讯网

张峰正在为病人看病。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如果要体验生死时速,那就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新急诊部看看。

这里有一条特别的生命通道,成百上千例急性心梗病人被送到这里,他们或经历十多次电击除颤,或经历数不清的心外按压,而一旦严重闭塞的血管被打通,患者则立刻重获新生。

这里就是华东地区第一条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抢救绿色通道,全年无休,张峰就站在这条与死神赛跑的通道上,抢救生命。

急诊第一术者,为患者重建生命通道

“张医生!收到一名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请速来院!”张峰挂了手机,立刻驾车飞奔向医院急诊部心脏介入手术室。一个多小时的急诊介入手术,成功地打通已经完全闭塞的冠状动脉,再一次从死神手里夺回一条生命。

只要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送到中山医院,这条急性心梗绿色通道便立刻启动,医疗力量以最快时间集结,为患者开通梗死的冠状动脉。张峰是该绿色通道抢救团队的骨干成员,连续多年担任该通道的急诊手术第一术者。

1995年,张峰以江苏省高考理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上海医科大学 (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师从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从事心血管病临床工作,一干就是15年,张峰尤擅冠心病的各项介入性诊疗手术。2005年,28岁的他就独当一面了,成为设在中山医院的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最年轻的第一术者。如今40岁的他,已先后为5000余例冠心病患者成功开通严重狭窄闭塞的冠脉血管。

急性心梗多发在后半夜,这意味着无论何时,张峰都得随叫随到。开通血管还讲究分秒必争,这种抢救是“倒计时比赛”,输了,就是一条命没了。在这条与死神赛跑的通道上,张峰守得很出色,这些年他成功救治了500多例高危的急性心梗患者,使患者重登生命绿洲。

打破国外垄断,成功研发全球首个可降解涂层药物支架

选择当医生,张峰说,来源于一个朴素的想法:“小时候看着村里很多人去世,就想着很多疾病会导致死亡,学医,可以帮助一些人。”

可真的当上了医生,除了医术精湛,还能不能为病人做更多? 在导师的带领下,张峰开始潜心投入各项冠脉诊疗技术的创新优化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科研项目资助;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他以全文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32篇,多篇论文发表于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并被多次引用。

在人才济济的中山医院,张峰无疑是青年医生中的佼佼者,34岁晋升为中山医院心内科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39岁晋升为中山医院最年轻的主任医师。

尤其是,张峰还参与成功研发并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上首个可降解涂层的药物洗脱支架,该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参与的系列研究为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支架的临床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国产支架不仅有望改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预后,还直接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大幅降低了中国患者的医疗费用。

援疆培育“心脏守护者”,好医生要尽心帮助每个病人

2014年,张峰推掉了去美国当访问学者的邀约,因为他有一项更重要的新任务———援疆。“要把中山医院的急性心梗绿色通道延伸到喀什,成为当地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守护者。”张峰踏上去南疆的行程,一去就是一年半。

作为上海援疆医疗队成员,张峰在喀什二院分秒必争地开展工作。他带领喀什二院心内科在南疆地区率先开展血管内超声检查术和冠脉内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术等临床新技术,他指导科室在零基础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六项,指导科室医生撰写科研论文,两篇科研论文被SCI期刊收录,实现了南疆地区医学领域SCI论文“零的突破”。他还鼓励科室医生参加学术交流,指导撰写的一篇论文更被美国介入心脏病大会接受进行论文交流,这是南疆地区医学领域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首次亮相。他说,要抓紧时间培育喀什的“心脏守护者”。

如今回到上海的张峰,因为技术高超,口碑在外,病人“粉丝”很多。但张峰仍然和刚刚入职时一样谦和,对记者谈起“如何当一个好医生”,他说起老师的一桩轶事。

由于介入治疗都在射线下进行,所以心内科医生从事此项操作都要穿着几十斤重的铅衣。在这种情况下,一台手术做下来已经很累,由于中山医院心内科病人越来越多,手术量呈几何级增加后,对医生的身体伤害很大。有一次,葛均波的腰突症发作严重,不得不躺在康复科病房,但当天来了一个复杂病例,最终他坐着轮椅回到导管室,带病上台手术。

“一个病人给另一个病人手术,这就是医生会干的事!当一个好医生,老师给我很多感动,诀窍无他,只有内心的那份坚持,坚持去尽心帮助每一个病人,坚持为病人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诚如张峰所说,这应该是每一个好医生追逐医术精进的动力。

人物小传

张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病一线临床工作15年,长期担当冠心病患者堵塞血管的“开路人”,先后为5000多例冠心病患者成功开通严重狭窄闭塞的冠脉血管,重建生命通路。他潜心研究创新诊疗技术,在导师葛均波院士带领下,研发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支架,打破国外垄断,大幅降低了中国患者的就医费用。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