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好不好,从孩子怎样过暑假就能看出来!
01
朋友L曾经跟我说,她最讨厌过暑假和春节。
还很小的时候,过年有新衣服穿,有糖吃,过暑假可以不用上学,天天睡懒觉。后来渐渐大了,就慢慢不喜欢放假了。
她也不喜欢学校,但是比起学校,她更不愿意回那个空荡荡的家。
爸妈在她读小学的时候,远离了家外出打工,她由奶奶带大。奶奶总是在放假的时候,牢牢地看着她,不让她到出去乱玩,漫长的暑假,总是自己一个人度过。
好不容易,爸妈回家,也是在吵架,很多时候只需要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就能擦起大火。
每一个假期都是一场考验,每一个假期父母都要为她的学费而起争执。
有时候妈妈看她写作业,就会在旁边说一句,“好好写,长大了赚钱,妈妈就指望着你了。”
一听这些话,拿起的笔,放下又拿起,最后狠狠往桌上一摔,她知道父母对她的爱,但是内心的孤独委屈,总是没有人能懂。
后来上了大学,每到任何假期,即使是清明节,宿舍里的人都会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询问回不回家。
“你不回家吗?”室友问她,她总是一脸无所谓,“回什么家啊,我都这么大了。”
或者是,“哦,我懒得坐车,好累的。”
只剩她一个人的时候,她总是会一个人静静得坐一会,哭得泣不成声。
放假,对于回不了家的人来说,真的是种折磨。
她不是没有家,只是没有父母的家,不叫家。
02
喜妈认识一个很令人佩服的女孩,经常趁着放假到处去旅行。
佩服的不是她可以走遍她想去的地方,而是她可以为她想去的地方,努力一个学期。
她会在每一个学期定好自己的暑期安排,然后开始进行预算,线路,所有计划都是一个人的旅行。
为了攒够出去玩的钱,她上午去楼下奶茶店打工,下午送外卖。靠着自己打工的钱,攒下旅行的费用,还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台单反。
大学时期,她一个人去过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台湾,日本。
在路上,她认识了很多人,看过很多躲在家里看不到的人文风景。
她跟我说过她第一次一个人去旅游的时候,是在高二那年暑假去香港,全家都不放心,都反对。只有爸爸最支持,说,孩子大了,就该独立点。
她就一个人去了。旅行中,在一个广场看一个老爷爷喂鸽子,和他聊天,得知她是独自出来旅行,老爷爷夸赞道,“你很棒!”
从那时的紧张忐忑,到现在的说走就走,假期对于她而言就是一场战胜自己的挑战。
而这一切,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爸爸的鼓励。从小爸妈都会在放假的时候,带她出去走走玩玩。她的假期,总是过得比其他小朋友有故事。
03
一个家庭好不好,真的能从孩子怎样过暑假上看出来。
有的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一到假期,各种补习班接踵而至,压得孩子透不过气,少有笑容。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父母,等到自己空闲,只会拿礼物拿钱来哄孩子,弥补自己缺少的陪伴。
不去学校,待在家里的孩子,更容易看到父母的争吵,更容易敏感地感受到家庭的脆弱。
然而这些,很多家长都忽略了。
喜妈高中的时候,隔壁初中有一个女孩跳江,很不辛失去了生命。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她放假的时候学坏,跟社会上的人出去玩,结果因为感情纠葛,自己跳江了。留下了遗书,说爸爸妈妈我走了。
她的父母抱着女孩的照片,在学校门口哭得心碎,说早知道把你接过来和我们一起了。
喜妈一直觉得,假期,是一段很重要的时间。
首先,假期,最好有父母的陪伴,比往常更和谐的家庭环境。
其次,假期,不应该过得毫无意义,杂乱无章。应该趁着假期,教会孩子更多的技能。
第一: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表格。
在国外,最常见的暑假计划表就是,以时间轴为单位,把每天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事情都一条一条地罗列下来,从早上起床开始到晚上睡觉结束。日程表贴在墙上,方便时时参照。
中国和外国不同的是,中国家长很容易对孩子心软,并且时间观念比外国人弱。
而时间表的作用就是让孩子每一天过得有规律,减少孩子的时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打个比方,在执行这份时间表的时候,你可以先给孩子放三天假,事先说明三天假期过后,就要严格按照计划里的行程做事。一旦时间表开始,那么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遵循这个时间表,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或许对于小孩子,时间观念还不是特别强,那么咱们可以DIY一个时钟,把计划和时间用颜色紧密地关联在一起。
第二:依据孩子自身情况,制定任务表。
什么是任务表呢?
如果说时间表是为了让孩子有时间意识,并且在假期每天拥有健康的作息时间。那么任务表,考验的就是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制力了。
首先准备好一张白纸,先写下自己暑假所有的计划:
例如:完成暑假作业,学习一门乐器,阅读几本课外书,学习游泳,学习自行车等。
再把这些暑期任务,从最重要的开始排起,从上到下,标好顺序,张贴在孩子常常看见的地方,这样能时刻提醒孩子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怎样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假期,对大人对小孩都是一种考验,不让光阴虚度更需要教给孩子,同样,父母与孩子的陪伴是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家庭好不好,从孩子怎样过暑假就能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