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草堂”让社区花园“遍地开花”

2017-07-06信息快讯网

 

“四叶草堂”让社区花园“遍地开花”-信息快讯网

市民在创智农园的香草园闻香识植物。

 

“四叶草堂”让社区花园“遍地开花”-信息快讯网

市民和工作人员一起修建“四叶草堂”在世纪公园设计的“可食花园”。

 

“四叶草堂”让社区花园“遍地开花”-信息快讯网

“四叶草堂”主办的创智农园一景。均刘悦来摄

“四叶草堂”组织的活动越来越火,很多市民口口相传、大老远慕名赶来参加。最近,他们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上海首届“社区花园节”,人气再创新高,“四叶草堂”所在的创智农园成为申城又一“绿色地标”。

2014年1月,“四叶草堂”注册为自然教育类社会组织,宗旨是在都市环境里保留更多绿色,营造更丰富的自然生态,带动更多人过上绿色生活。目前,“四叶草堂”已在全市引导市民、单位或绿化机构因地制宜建造20个各具特色的社区花园,其中2家最近刚刚交付。“四叶草堂”发起人、同济大学景观学系教师刘悦来博士表示,“四叶草堂”计划每年在全市打造约100个大大小小的社区花园,美化身边的生活环境,并以此为平台促进交流,加强社区建设。

居民自行维护社区花园

2000平方米的创智农园,原是创智天地社区剩下的一块狭长的“边角料”。如今,这里“都市+农园”混搭融合的气质,吸引着市民纷至沓来。农园有供居民耕种采摘的“一米菜园”,供市民“闻香识草”的香草园,一个10多平方米的沙坑和松树皮堆成的锻炼场供孩子们尽情玩耍。去年7月至今,每逢周末还有青少年自然教育类课程、亲子自然课程、科普讲座、互动活动等。上课的“集装箱”就是一个颇有“内涵”的“种子库”,各类植物种子摆满了一面墙那么大的置物架。

创智农园的肥料是小狗的便便、树叶和杂草等,浇地用收集的雨水,园内道路用小石子铺就,既有野趣也像海绵一样吸水。市民带孩子到创智农园学种菜、辨五谷、采摘果蔬、收集种子,享受田园时光,也学习用永续循环的方法保持绿色和生态平衡,亲近自然和土地,在都市营造“黄发垂髻,怡然自乐,都市桃源,近在咫尺”的意境。

更多的时候,刘悦来会带着自己在同济大学景观学系的学生和“四叶草堂”的同事去送绿,到社区、园区、学校幼儿园等处,与人们一起动手建造社区小花园。在杨浦区四平路街道鞍山四村第三居民小区,刘悦来和学生协助居民打造了一方200平方米的“百草园”,一年四季下来有100多种花草果蔬,几乎都是居民从自己家里带来和邻居们分享的。不仅如此,“百草园”还不用物业和居委会管理,1000多名参与的居民自己组织、分配人力、物力和时间来维护,小区里40多名小朋友组建了志愿者队,轮流值日,为植物浇水、施肥、捉虫、修剪。

目前,“四叶草堂”在全市参与建造的社区花园,后期几乎都采用类似的方式,由居民自治维护管理。

激活社区里的绿化“基因”

在社区花园“遍地开花”之前,“四叶草堂”实验了两年多,探索这种小花园在社区建设的可行性。“以前,在大家的印象中,花园都由专业养护人员打理,居民只是欣赏,怎么可能也建得了花园,还能自己养护?”刘悦来说,“四叶草堂”当初就打算做这件看起来“挺麻烦”且看似“不可能的事”。

2014年底,刘悦来和团队在世纪公园筹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可食花园”,2015年5月1日对市民开放参观,后来该花园扩建到1000平方米。平时吃的、菜场见到的菜这里基本都有,总共有50多种,这个“可食花园”不仅起到科普作用,还请市民游客参与采摘,亲民指数很高,颇受欢迎。“可食花园”的养护由世纪公园的工人负责,市民们也逐渐接受和认可了这类“气质独特”的小小花园。

几乎与此同时,“四叶草堂”的团队还和宝山区中成智谷园区合作创建中成智谷火车菜园。那里原来是堆放建筑垃圾的废弃地,经过近两年的生态治理和设计改造,通过种植农作物、蓄养野花野草、建造雨水收集净化系统、生态堆肥、建蚯蚓塔等,改善了这一地块的生态环境,成为都市永续发展模式研习示范地,吸引了大量市民和专业人士来参观学习。

其实刚开始时,“四叶草堂”的活动中参与的市民很少,如今的高人气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刘悦来回忆,“四叶草堂”曾参与一个老小区的绿化美化活动,一开始召集居民参加时,300多户中只来了五六户,几乎都是老人、小孩,没有年轻人。“四叶草堂”的团队发现,只有居民真正从心底接纳,社区花园才能“落地”。他们找到一条捷径———激活社区原有的环保和绿化“基因”。于是每到一个小区,刘悦来和同事都会先和小区的绿友会、花友会、环保志愿者等热心人士沟通,再慢慢接触更多的居民。实践证明,这条“捷径”走得通。

研制社区自然类教育课程

眼下,“四叶草堂”已初步研制出一套社区自然教育课程,分5步教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美化及绿化生活空间。刘悦来介绍,比如在社区建造一个公共小花园,从最初的策划开始就会邀请居民参与其中,一起为花园选址、定位,盘活、整合原有的社区资源;其次是设计花园的空间结构,与垃圾厢房、健身场

所等设施的位置关系等;第三步是建造,除了混凝土基建、下水道、灯具等需要专业施工人员负责外,其它部分都请居民一起动手营造;第四步是教授花园完工后的维护方法,将花园维护的技巧技能传递给居民;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花园的长效管理模式,“主体当然还是居民。”刘悦来肯定地说。

在阐述“四叶草堂”及自然教育课程的理想时,刘悦来用了三个词:孵化器、教练员和媒介。“团队毕竟人手、精力有限,能影响的范围和人群有限,设计课程可以更广泛激发居民的潜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让大家自己动手参与、自己感受。”

近期,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37个居委会的代表将作为首批会员,来“四叶草堂”学习社区花园营造等课程。刘悦来介绍,未来,“四叶草堂”还将设计 《社区花园营造手册》 《社区自然地图》《社区绿色生活地图》 等,挖掘、激活居民身边的自然元素。“什么季节开什么花、哪个季节有蝴蝶、落叶如何收集、怎么做酵素最好……通过系统持续的课程和自然类活动鼓励更多居民了解自然、了解身边的环境,从而过上绿色生活。”

记者了解到,“四叶草堂”的8位理事分别有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地产管理、农业、经管等知识背景,他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四叶草堂”的自然理念传播开来,影响更多的人,改变更多人的生活方式。最近的首届“社区花园节”中,“四叶草堂”采用认筹认建的方式解决花园节中最重要的基础材料问题,4家单位和2位个人认筹了花车、花材等,而更多的市民则从家里带了植物种子、植株来分享、参与。刘悦来希望更多的居民能够参与其中,“绿色不仅在公园和公共绿地,其实它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每个人的心里。”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