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年均社区就诊次数为何下降

2017-06-14信息快讯网

昨天,市卫计委发布最新统计显示:在上海社区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人均去社区就诊的次数从以往的10次下降到7次。上海多年来致力于将拥挤在大医院的病人引导至社区,如今去社区看病次数不增反降,是否意味着社区病人又重新回流到了大医院?社区分诊改革是否让市民“不满意”、“不解渴”?这个数据着实令人疑惑。

“病人并没有回流到大医院。”市卫计委的明确十分答复:去社区看病少了实为“好事”,主要原因是上海实行延伸处方制度后,病人配药更便捷,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整天跑医院,因此社区就诊次数出现“逆势下降”。

大医院病人“疯涨”遏制

“现在,全市包括社区服务中心在内的所有医院,门急诊量均已获得初步控制,过去大医院病人不断膨胀的趋势已经刹车。”统计显示,过去上海门诊量年均增长10%,导致部分大医院就医人数一再破记录。但从2016年开始,“疯涨”势头终于得到遏制,当年全市门急诊量与2015年持平,三级医院就诊人数涨幅首次现降势,65岁以上老人在三级医院就诊比例现断崖式下跌。

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社区医改“1+1+1”组合签约,实施一系列社区就医优惠政策“组合拳”,使更多市民愿意在就医时首选社区。统计显示,目前社区已承担了全市门急诊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接近全市三级医院诊疗总量。在已签约居民中,门诊在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近80%,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超过70%,在签约社区就诊也达到60%,比上年同期增加1.2个百分点。

一个有趣的数字是,在社区就诊率明显提高的同时,社区人均就诊频次反而比上年同期下降0.56次,综合全年来看,就出现了“人均去社区就诊的次数从以往的10次下降到7次”这一现象。

减少了“不必要诊疗”

“一升一降”,市卫计委表示主要是配药比过去方便得多,单纯为了开药而去看病的“不必要诊疗”频次得到控制。

分析显示,过去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社区看病主要目的是配药,由于一次处方开药量不能超过2周,所以不少老人平均一周到半个月就要跑一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1+1+1”改革的延伸处方制度后,凡是经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再回社区就诊时,可延用上级医院专科医生开具的处方,并且一次可开具1至2个月药量,通过第三方物流免费配送至社区或者送药上门。

家住龙柏地区的75岁王时香老人,常年往返于大医院挂号配药。她直言,社区药品种少,自己需要的药配不到,只能到大医院去人挤人。自去年起,老人在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后享受到了延伸处方政策,她拿着大医院医生的处方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家庭医生帮她把用药需求线上发布到平台,承担全市延伸处方用药物流配送的上药控股公司负责把药免费送达。根据老人需求,这些药直接送到老人家,一次延伸处方开具的药足够她服用2个月,因此老人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不用经常去报到了。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