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撸袖”上,上海小伙急捐髓

2017-07-07信息快讯网

 

临危受命“撸袖”上,上海小伙急捐髓-信息快讯网

80后上海小伙朱归仁在市一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上海市红十字会供图)

■本报记者 陈青

7月1日,炎热的午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的工作人员手机响起。信息显示,一名白血病患者生命危在旦夕,急需造血干细胞移植。

次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朱归仁来到医院,进行了动员剂的注射。

昨天上午九时许,朱归仁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了一次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成为上海造血干细胞捐献20多年历史上“动员”时间最短的志愿者,仅用了8小时完成签署捐献同意书,5天完成采集。

这是对志愿者捐献意愿的考验,更是一场和死神较量的赛跑。在时间如此短的情况下让志愿者进行捐献,上海分库还是首次。

“不用多说了,救人命要紧”

对于80后上海小伙朱归仁来说,这次捐献可谓临危受命。上海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部工作人员张懿告诉记者,由于此前配型成功的志愿者突发变故,无法捐献,患者已面临“清髓”状态,即将失去造血功能和免疫能力,生命垂危。

经过查询,在松江区市场监管局工

作的朱归仁符合捐献条件,总库管理中心要求上海分库紧急动员小朱进行捐献。如果小朱本人同意捐献,需要马上签署捐献知情同意书,并立即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动员剂注射。

上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了朱归仁,在得知对方患者的情况后,小朱打断了工作人员的话语,毅然说道:“不用多说了,救人命要紧,同意捐献。”

由于情况特殊,工作人员在当晚8点来到小朱家里,和小朱及他的爱人、父母说明情况。和大部分志愿者的家人一样,一开始,小朱的家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存在恐惧心理。花甲之年的父母、怀抱两岁幼子的妻子都担心地看着他,无声地表示着紧张。

然而,小朱仍很坚持捐赠意愿,当即用一句话说服了家人:“外公给我起名叫‘归仁’,就是希望我秉持‘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孔孟仁爱之道。如果在这种关键时刻不能勇敢站出来,如何对得起祖辈的期望?”最终,在亲人的支持下,小朱签署了捐献同意书。

上海每年捐献数在30例左右

张懿介绍说,以往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动员时间需要两周以上,其中包括联系家属和志愿者本人、协调捐献、做好捐献前的预处理等事宜。而这一例捐献由于志愿者及家属的配合支持,实现了最短时间的动员捐献。

“造血干细胞可用于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症等重大疾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医生介绍,目前中国平均每年新增4万例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是这部分人群唯一的生存希望。

针对目前社会上对于血液采集过程存在的误解,医学专家表示,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已十分成熟,整个采集过程并不需要麻醉,也没有相关研究表明,会对供体造成伤害。供者只需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在清醒的状态下即可完成采集。采集过程中或许会出现腰背酸痛,但这不需要特殊处理,休息几天便可恢复正常。

来自上海市红十字会的统计显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自1992年建立至今,已累计实现捐献384例,志愿者超过16万人,但考虑到年龄、怀孕及身体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有效库容维持在12万至14万人,近年来每年捐献数稳定在30例左右。

为方便志愿者,上海开通了微信渠道的样本采集方式。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介绍,通过上海造血干细胞微信公众号可报名注册志愿者,相关人员会将口腔采集工具快递上门,志愿者像刷牙一样在口腔中刷几下,即可完成样本采集。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