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昆:戏曲人“一直在路上”

2017-07-19信息快讯网

 

上昆:戏曲人“一直在路上”-信息快讯网

老艺术家岳美缇与张静娴在2010年将经典传统戏《狮吼记》整理捏合,再次搬上舞台,兼具烟火气与文人雅趣的故事受到观众的喜爱。元味摄

 

上昆:戏曲人“一直在路上”-信息快讯网

全国巡演刚刚结束回沪,顾不上休整,上海昆剧团的师生们就投入传统经典《狮吼记》的排演之中。本报记者黄启哲摄

■本报记者 黄启哲

“下课!”对着台上的学生黎安和余彬,老艺术家张静娴这样打趣道。这是“学馆制”第二年汇报演出剧目 《狮吼记》 的排练现场。虽说下午两个多小时的响排结束,可以“放学”了,可不管是台下昆大班、昆二班老师,还是台上之后三代的学生,都意犹未尽。张静娴拉过余彬纠正动作,老艺术家岳美缇和导演沈斌给黎安等人讲人物,昆五班90后青年演员请小伙伴听音准,而观众席上还坐着几个85后、90后旁听生“偷师”。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感慨:“一台戏,凝结五代人的汗水!”

过去一个多月,上海昆剧团几乎全体演职人员“一直在路上”,排练厅的老少师生也不例外。辗转广州、深圳、昆明等地的全国巡演刚告一段落,眼下又是高温盛夏,院团领导也在纠结,要不要休两天再开始?“一路巡演,演到哪里火到哪里,这样好的戏曲环境,这么多的演出机会,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越是振奋,越是想趁热打铁,折腾折腾!”一咬牙,大家又投入到经典老戏 《狮吼记》、原创新戏 《红楼别梦》 等多台演出的排练之中。梧桐掩映下的绍兴路,是酷暑中难得的宁静之所。而坐落其中的昆剧团排练厅,用阵阵水磨调,为这座人文之城贡献戏曲人的火热之心。

90后的学馆,迎来70后大师兄大师姐

年初一听说今年把 《狮吼记》 排上日程,70后大师兄黎安和大师姐余彬主动举手报名。这两年,院团演出不断,作为中生代,他们是挑梁的主力。演戏的机会多了,学习的时间少了。对于这出经典,黎安心仪已久:“这是昆曲老戏里难得的喜剧,老师们每每演出,台下总是哄堂大笑,效果特别好。”而余彬更是早在10年前就向张静娴“打报告”排队学戏。

机会难得,学戏更是见缝插针。上周三,黎安和最后一批演职员回到上海,第二天就泡在了排练厅,丝毫没有休整的时间,就连复发的腰伤,都是“在巡演路上养好的”。而这一次学戏“回炉”的机会,可以说是“沾了师弟师妹的光”。原来,为响应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上海昆剧团于2015年推出“学馆制”,主要针对当时刚进团的昆五班90后毕业生,快速向演员转型;也将昆四班的85后青年演员纳入其中,由昆大班、昆二班老艺术家口传心授传统经典。在今年的计划中不仅有 《借扇》 《百花赠剑》 《乔醋》 等传统折子,也有2010年岳美缇与张静娴复排的经典大戏 《狮吼记》。

面对已经“出师”的70后学生,几位老师没有手软。余彬饰演的柳氏追打丈夫前往公堂诉状,单一个出场,反复了不下五遍。从站位到姿态再到动作,在老师的眼里,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原来,这出由苏轼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中“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两句诗文演化而来的喜剧,最有看点的就是柳氏的“狮子吼”,要求演员动作夸张,嗓门节奏都要跟着提起来。全然不见了昔日昆曲闺门旦的娇羞婀娜,可在彪悍外表下又要带出几分可爱娇蛮,要演得恰到好处,并不容易。老师严苛的要求把余彬弄得有点紧张,开口的第一段唱一度忘词。这下,让演员乐队十几号人跟着“倒带”重来,可没有一个人脸上不耐烦,都帮着提词找感觉,到第九次才让老师满意。

饰演陈季常的黎安也直呼“太难了”,相比于柳氏“外放”的表演,作为惧内的丈夫,神情动作也要时时配合。听闻一声“狮子吼”,什么时候捂耳朵,什么时候跪倒,要拿捏好分寸和丰富情感层次。故事结尾,夫妻恩爱如初,接过妻子平日“教训”自己的棍子,陈季常把玩一番。沈斌特别提醒黎安:“陈季常先是有点不适应,这里不宜转得太快,要慢慢趁手,进而显出得意神色。”

台上的演员辛苦,沈斌、岳美缇和张静娴几位70多岁的老艺术家更不在话下。同时兼顾几个戏的传授,老师们天天到岗,场场盯到尾。老艺术家眼睛留意着演员的配合、走位和动作神情,耳朵还要兼顾着板鼓的快慢、音准———同为90后的乐队成员,对于演奏 《狮吼记》 也是头一遭。

从“歇夏季”到“集训季”,已坚持近十年

在昆剧团,忙碌的不只这一个剧组。循声走上三楼,即将于下月首演的新戏 《红楼别梦》 也在紧张的排练当中。连日的高温排练,让主演沈昳丽显得有些憔悴。而一个多月的 《长生殿》巡演开启时,她在演出前两天重感冒一度失声,工作人员都为她捏把汗。好在当天下午以“十二群芳”的舞蹈排练为主,让她稍稍能喘一口气。不过首演在即,试妆、发布会日程满满当当,排练更要见缝插针。沈昳丽心中酝酿十年之久的宝钗情结,一朝圆梦,唯有全力以赴。

而在三楼排练厅外,花脸演员吴双正来回变换步子活动筋骨,看起来轻松不少。殊不知,去年11月,一样是在排练厅,吴双练功时不慎摔伤,多发性膝盖关节损伤把他送上了手术台。眼下的他,其实是在做复健。虽说康复进展顺利,可真要站上舞台演戏,怕还要等到明年年底。眼看着同事们演出任务马不停蹄,说不羡慕是假的。2010年岳美缇与张静娴演出 《狮吼记》 时,他是戏里的土地公,设计的不少动作让岳美缇至今念念不忘。相比于伤病带来的“悠闲时光”,对于演员来说,到底是舞台上的“大汗淋漓”来得畅快。

旧时梨园因高温演出少,有歇夏的习惯。如今剧场演出和排练的条件都上去了,夏季作为集训季,上海昆剧团已坚持近10年之久。下半年,阿尔巴尼亚、希腊、俄罗斯等海外演出快马加鞭,《狮吼记》 《红楼别梦》 《琵琶记》 等一系列经典原创将轮番登场,倒逼着演职员更加发奋。今天的昆曲人,不在演出的路上,就在排戏的路上;不在排戏的路上,就在备战的路上。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