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一优秀历史建筑十二年未大修 内部破旧不堪
住宅若被评为优秀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相信所有者或居住者一定觉得倍感荣幸。可居住在虹口区闵行路201号“闵行大楼”里的王老伯却尴尬地发现,闵行大楼过去曾一直有定期修缮,但自从2005年被选入优秀历史建筑后,反而至今未予大修。他不解,被评上历史保护建筑,怎么处境倒还不如以前了?
王老伯称,由于长久未修,闵行大楼内部破旧不堪,设施老化,环境也比较脏乱,居民们早就盼着能系统地翻新下;此外,部分居民煤卫独用改造的呼声也较为强烈。可或许就是因为背负了“历史保护建筑”的盛名,居民们的上述诉求迟迟无法得到满足。
列入名单并不等于真正获得保护,闵行大楼的遭遇也并非个案。专家认为,优秀历史建筑缺乏专项资金、没有定期修缮制度,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年久失修,内部残破不堪
7月18日,记者前往闵行路上的闵行大楼了解情况。
闵行大楼位于虹口区闵行路长治路路口,站在路口就能醒目地看到这两幢风格独特的弧形大楼,分别为5层楼的闵行路181号和7层楼的闵行路201号。两幢公寓楼外立面平整简洁,底层和顶部为白色墙面,二至四层则是深褐色耐火砖贴面,大楼整体看起来保养得还不错。在闵行路峨眉路口,记者在公寓外墙上发现了“优秀历史建筑”的铭牌,铭牌上显示,大楼原名为“角田公寓”,1933年建造,是现代派风格的公寓楼。据称,大楼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装饰细部具有装饰艺术派特征”,因而在2005年被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而据记者了解,闵行大楼还被列入了“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图为闵行大楼颇具特色的弧形外观,且看起来保养得不错。
王老伯呼吁修缮的是两幢楼中北侧的201号。走进公寓,入口处左侧可见一部老式电梯,楼道内两旁放着好几辆电瓶车和自行车。底楼通道的尽头,住户朱老伯和老伴正坐在家门口乘风凉。老伯告诉记者,他上世纪50年代就入住这里了,201号大楼里居住的基本都是海运集团的职工,“印象中,最近10来年确实没修过!”
沿着楼梯上行,可以发现楼梯立柱上隐约还能看出刻有雕花,但摸上去却是厚厚一层灰,显然很久没有人打扫。记者留意到,大楼内部越往上越为破旧,尤其是顶部的3层,走廊的墙皮已大面积成块起皮脱落,露出灰色的水泥墙,看着人头皮直发麻。昏暗的楼道里,应急灯跺脚并不亮。楼道里处处堆满各色杂物,有的居民甚至直接将储物柜放置在楼道里;晾晒的衣物,也三三两两挂在了楼道顶部的安装的晾衣杆上。在5楼,记者看到一户人家忍受不了破旧的墙面,干脆给自家门口的墙面全铺上了瓷砖,蹭亮的墙面看起来尤为突兀。在大楼的顶部,记者看到用水泥砖搭起来的隔热层也已多处破损,用脚轻轻一踩就能踩破……
年久失修,闵行大楼内部破败不堪,楼道内也堆满杂物。
此外,弧形的大楼中间是一个上下直通的天井,天井底部总是弥漫着阵阵异味。一问才得知,这里是底楼居民共用的搭建出来的卫生间。原来,底楼以及楼上的部分住户至今仍煤卫合用。除了墙面等设施的翻修外,早日进行成套改造也是楼内居民的热切盼望之一。
大楼天井内搭建的是底楼居民共用的卫生间。煤卫独用改造也是大楼居民的热切盼望之一。
优秀历史建筑不能擅自修缮
记者从居民处了解到,他们至今仍是以租住的名义住在此处,每月向花园路上的“兴城物业”缴纳几十元租金。修缮的请求,居民们曾向兴城物业表达数次;但物业总以优秀历史建筑修缮较为复杂、需要申请排队等等理由,予以拒绝。
7月18日,记者也前往了花园路上的兴城物业一问究竟。物业工程部负责人解释说,闵行路201号闵行大楼目前是“直管公房”,过去是由乍浦房管所负责管辖修缮。房管所转制后,日常管理就由兴城物业负责。但物业日常只能负责小修小补,比如灯坏了、小面积的墙面修补等等;大规模的修缮,物业没有资金,需要政府来安排。
而且,由于是优秀历史建筑,修缮也的确不是想修就修。具体而言,在资金方面,需要向区房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并等待统筹。通常,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是按照每平方米600元的标准安排的,远高于一般公房275元至500元每平方米的标准。要修也是各方面均进行大修,不会仅仅只翻新楼内的墙面;在修缮操作上,方案还必须经过历史建筑保护部门的审核,符合结构不动、重点部位修旧如旧等要求,要求也比较高。
这两年,旧房改造是申城的重点工作,有限的修缮资金肯定优先用于情况更为恶劣的老式里弄。即便是优秀历史建筑,也得按轻重缓解等待资金的统筹安排。加上资金量占用大,因而,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在资金上更捉襟见肘。
该负责人称,相比一般的公房5年轮修一次,闵行大楼确实年久失修,也的确在列入优秀历史建筑后至今未予修过,居民的诉求有一定合理性。兴城物业去年和今年都将闵行大楼的修缮上报给了虹房集团,但遗憾的是,这两年均没有轮上。
此外,物业称,业主们提出的煤卫分割,操作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维修难,改造更难!”主要原因在于优秀历史建筑结构不能擅动,这与煤卫分割存在冲突。
楼内设施也较为老旧。
专家称历史建筑修缮可以更灵活
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如同属2005年一批的优秀历史建筑瑞泰公寓,2010年时曾被曝内部30年未予修葺,破败不堪。而瑞泰公寓的大修,也直至今年才安排上。
图为闵行大楼外墙上的“优秀历史建筑”铭牌。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安石认为,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的原因是优秀历史建筑缺乏专项维修资金,与其他公房的修缮共享资金来源,也没有定期修缮的制度。尽管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条例早就要求“市、区县两级财政要抓紧建立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但这一条至今未能实现。在资金量有限的情况下,老百姓要求改善生活的迫切愿望可以理解,但也应该谅解政府部门在大修安排上的轻重缓解之分,毕竟申城比闵行大楼更破的房子还有很多。
不过,王安石也认为,物业的一些说法并不准确,甚至有推脱之嫌。列入保护建筑后,管理部门的观念也“僵化”了,眼里只盯着申请资金、按照历史建筑的标准整体大修,而忽视了居民居住方面的日常修缮。事实上,历史建筑的修缮也完全可以与一般的公房一样灵活操作,符合保护的要求即可。即受保护的结构、细节等特色部分谨慎对待,其他部分可以灵活安排。如居民要求的内部粉刷翻新,只需少量资金即可解决,为何不能灵活安排?
至于煤卫分割改造,王安石认为,物业的说法也不准确。“确实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为什么不能改?”申城的优秀历史建筑中,进行成套改造的也不在少数,完全可以设计方案后提交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讨论审批,通过即可实施。
“归根结底,希望申城能趁着巨鹿路优秀历史建筑被拆带来的这波关注度,尽快完善对历史建筑的相关政策”,王安石说,除了资金的保证外,其中还包括合理地开放产权出售的限制,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历史建筑的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