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范儿”让城市更安全

2017-07-22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何易 通讯员吴艺)根据犯罪手段和时间,就能用数据识别有可能进行暴力犯罪的罪犯;“天网全覆盖”寻找犯案轨迹,发现目标后,各警种瞬间赶到现场抓捕;随身执法PDA可以秒查被查询人所有资料……看过美剧 《疑犯追踪》 吗? 炫目的“科技范儿”其实在上海公安已经有现实版,而且成效卓著。今年上半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降3.8%,交通事故数降21.4%,火灾数降14.8%,命案破案率达100%———数据的背后,就是科技的支撑。

利用新型犯罪行为数据模型做支撑,就能给出罪犯的“肖像”,有效打击入室盗窃。今年3月,黄浦区打浦桥、老西门地区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件。侦查员储辉发现这几起案件在作案手段、时间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据此,他对犯罪分子的特点进行建模、研判、预警,逐步勾勒出群体“肖像”,进而锁定嫌疑人。6月27日,犯罪嫌疑人谢某在逃回老家的列车上被抓获。经过由人到案的扩案深挖,该团伙7名成员全部落网,查证案件九起,案值近百万元。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3.8%,破案数同比上升8.7%,命案破案率达100%。其中,“两抢”案件同比下降21.1%,入室盗窃案件报警同比下降20.1%,扒窃拎包立案同比下降6.7%。

电信诈骗,其实现在更应该称为“网络诈骗”,它的克星同样也是网络技术。在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支撑下,上海公安机关打破警种、部门、行业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全链条打击防范。杨浦警方正是通过对资金流的追踪分析,锁定了一起电信诈骗案的犯罪嫌疑人,先后在四川、黑龙江、深圳等地将8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今年1月至6月,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报警起数、涉案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5.1%、21.6%,破案数同比上升43.9%;冻结涉案银行账户514个,挽回群众损失折合人民币5700万元。此外,运用大数据分析,成功劝阻潜在被害人6.7万人次。

普陀公安分局东新路派出所民警张启炜在处理一件普通纠纷案时,将一名当事人身份信息输入手中的执法PDA终端;几秒钟后,后台显示此人因涉嫌故意伤害被网上追逃。张启炜所持的就是最新改造升级的执法PDA,信息传输速率从2G跃升至4G,后台辅以强大的数据资源库作支撑,让每个巡逻民警都可以做到“一键查询、秒级响应”。今年以来,全市巡逻民警通过110接处警、盘查、图像监控等巡逻工作手段共抓获并处理违法和犯罪人员8000余人。

加载了人脸识别、智能监控技术的各种新款电子警察,在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中显示出惊人的效果。市民李先生最近在共和新路永兴路口闯红灯,很快就接到民警电话要求他前往派出所接受处理。原来,他的违法行为已被新安装的高清“电子警察”拍下。上半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1.4%、18.8%、21%,日均交通类110警情数同比下降21.2%。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