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做客“市长热线”,与市民共话推进上海品牌经济建设
念旧也立新,设法激活“老品牌”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电台直播节目通常有个惯例,每当有人有意无意地要提及企业或品牌,主持人都会为避免广告嫌疑而模糊了事。但昨天的一档热线节目却是例外,因为它谈的就是品牌。
昨天,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市长热线》节目,围绕进一步推进上海品牌经济建设主题与市民进行交流互动。
老字号的意义除了怀旧,还有思考
既念旧,又立新,这是昨天节目的情感基调。无论是打进节目热线的听众,还是在演播室的市领导,大家都在交流环节充分展现自己的“品牌情结”。
不断罗列那些自幼就刻在脑海中的老品牌,这是昨天几乎所有热线电话里共同的开场白。对这些牌子,60后周波当然不陌生。他坦言,自己也曾很向往当年被称为结婚标配四大件的“三转一响”———永久凤凰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红灯收录机。到现在,周波的常用物品中仍有许多上海品牌,比如回力球鞋、上海牌手表。
回忆越美,似乎也意味着如今品牌经济的发展需要越多的努力。周波说,实事求是地分析,上海品牌过去曾有的辉煌,有计划经济、短缺经济的原因,同时也因为那时上海企业的管理水平、工匠精神、产品质量都不错。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资品牌、外省市品牌不断涌入,上海老品牌的主力———传统国企受到巨大挑战。
周波表示,品牌经济的内涵,质量是第一位,但不是全部;还应该包括科技创新、诚信体系、情感维护等内涵,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品牌体系。老品牌被更新替代是市场规律,世界范围内能留下来的老品牌也是少数,但更应该看到老品牌式微背后的体制机制原因。
需要品牌的除了产品,还有城市
对上海来说,品牌经济当然不等于怀旧经济。周波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表明发展品牌在国家层面被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周波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要想进一步有所突破,一定要以品牌为引领。但“品牌”有几个层面的含义,未必是单一的产品品牌。首先,政府要做城市的品牌,考虑到上海在制造、服务、设计等领域所具备的综合实力,上海有基础、有条件营造这样的城市概念。此外,品牌的另两层含义,分别是区域与行业品牌,以及最终的企业和产品的品牌。这三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品牌体系。
实际上,观察上海这些年新崛起的一些品牌,也可以触摸到城市发展的脉络,这都展现了品牌对上海的助推作用。正如听众唐先生在热线中所说的,上海除了那些消费品老字号,其实在先进制造业、高科技行业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著名品牌,比如大飞机、振华重工等装备制造业品牌,以及张江高科、漕河泾等园区品牌。这番话引起了周波的共鸣。他说,目前上海对制造业发展投入高度关注,而制造业的振兴,品牌不可或缺。此外,近年来上海风起云涌的“四新经济”领域,就出现了许多新品牌。老字号也搭车焕发青春——比如杏花楼的网红青团,以及由周虎臣、曹素功等牵头推动、被海外游客热情追捧的中国传统文化游。
对于激活品牌,政府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对于未来品牌经济的发展,对于老字号下一步的出路,上海政府部门想方设法形成了一套方案,核心就是借助市场的力量,并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
周波说,过去一些直接扶持老品牌的政策有一定效果,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政府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也就是做好制度设计、倡导品牌意识、营造良好环境,让各种品牌竞争发展。
周波透露,在消费品品牌领域,上海正探索通过市场化手段建立“品牌池”,从而激活老品牌。具体来说,那些掌握在国企手中而且做得不那么成功的品牌被引入“品牌池”后,将向社会开放,通过第三方评估和公开竞价,重新分配品牌的经营权。此外,也可以对拥有这些品牌的企业进行转制,并让经营团队持股,从而在经营者和品牌间形成切身的利益关系。
周波表示,政府要用好企业和社会的力量,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品牌功能性平台和投资引导基金。此外,要培育新品牌,往往会伴随新技术和新业态的诞生。政府要对新生事物鼓励、包容;哪怕存在问题,政府也要和企业一起分析原因、寻找突破口。
周波也强调,政府对老字号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会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对那些非完全竞争性领域的品牌以及和我们城市的形象、文化、历史记忆等高度相关的品牌,政府会给予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