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分享经济发展需要新作为
邓智团
核心观点
当前我国分享经济正处于从模仿跟随向创新引领转变的新阶段,更需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分享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7月3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意见》指出,要按照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强预期引导,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分享经济发展。7月5日,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发布共享自行车三项团体标准。此为全国首个行业自律性的团体标准,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
从跟随向引领转变
分享经济进入我国的这几年,正是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和移动支付迅猛发展的时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在这里结合,迅速点燃了我国的分享经济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分享经济在全球市场的交易规模才8000亿美元,而根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 估算,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已约达3.45万亿元,共有6亿人参与。报告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分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占 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
创新正引领上海未来发展,一向以管理严密著称的上海,成了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的创新前沿:滴滴快车在上海获得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第一张网约车牌照;当前中国最火的一批以分享经济为特质的互联网企业在上海迅速涌现,如大众点评、饿了么、WiFi万能钥匙等平台企业,以及金沙江资本等一众风险投资公司;作为全球首个智能共享单车模式的创建者,摩拜单车的第一辆车即是在上海投放的;自去年4月22日共享单车出现,一年多来,上海市场上共享自行车已经超过100万辆。可以说,我国的分享经济正在从追随模仿阶段向创新引领阶段转变,而共享单车的出现正是这一转变的开始,上海由此也成了分享经济企业创新创业的前沿和试验田。
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分享经济的优势,让其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但分享经济也给城市经济和治理带来新挑战。这些新挑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违背合理规范。如企业在面对共享单车“风口”时,存在技术含量不足和过度投放等非理性行为,与共享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相悖,在不少情境中已经反转为资源的浪费;市民对共享产品的使用,也存在一些违规行为,以共享单车的违规使用最为突出,如不遵守交通规范,随意停放共享单车影响交通,还有不重视个人信用、破坏二维码等不文明现象。二是监管法规滞后,主要是缺乏相应技术规范、突破原有监管规则、改变原有经济秩序、引发新的安全隐患等方面。如共享单车对交通管理的冲击、安全隐患、资金模式等。三是对传统行业和消费者保护缺位。如可能的不公平竞争对传统行业的冲击,税收不完善导致的运行成本较低,形成的不公平竞争环境,直接伤害到相应传统行业的发展。安全、监管缺失,从业者的就业条件、工作环境等是否能得到保障,消费者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等等。
为此,上海市交通委已发布《上海市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指导意见(试行)》,对于各方责任、车辆投放、押金管理、信用互通等方面均有了较为明确的意见,并首次提出上海不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
处理好“两只手”的关系
分享经济热潮席卷全球,在成为各国经济增长新亮点的同时,各国政府也迅速做出反应,迅速制定分享经济发展战略,及时调整监管法规,以拥抱分享经济的姿态,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比如,韩国首尔市2012年提出建设分享城市计划,全面建设全球首座共享城市;英国2014年从国家层面提出打造“分享经济全球中心”;伦敦针对分享出行出台《网约租车法案》;荷兰阿姆斯特丹2014年出台第一个分享住宿法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针对共享私厨出台《家庭自制食品法案》。
当前我国分享经济正处于从模仿跟随向创新引领转变的新阶段,更需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分享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一要应及时推出分享经济不同领域的技术标准和使用规范,如“共享汽车统一服务规范”“分享住宿统一服务规范”等。这次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发布的共享自行车三项团体标准就包括三方面内容:《共享自行车第一部分:自行车》 《共享自行车第二部分:电助力自行车》 和 《共享自行车服务规范》。
二要科学评估分享经济的作用,及时制定分享经济发展战略。全面评估分享经济对经济增长、资源节约、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税收等贡献;推出“分享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分享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分享型全球城市”。
三要尽快弥补法律法规空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促进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以“负面清单”和底线思维监管模式,加强部门协作,不断完善征信体系、劳动保障、知识产权和税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