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950万毕业生去哪儿?
每年6月至7月,是毕业季也是就业季。今年有750万大学生步入社会,创历史新高。但这750万毕业生,去哪儿?为争夺人才,几个月来,长沙、成都、武汉等众多主流二线城市纷纷抛出“送房子”、“送户口”、“送钱”等措施。
毕业生是选择表情“高冷”的一线城市,还是选择敞开大门笑脸相迎的主流二线城市?
北上落户持续收紧
二线城市抢人,其大背景是一线城市落户逐渐收紧和主流二线城市的崛起。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早于2014年表示,进京指标不会突破1万人,以后会呈逐步趋紧态势。2015年北京市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引进指标不超过9000人,“2016年只减不增”。
虽然2017年进京名额尚未公布,北京官方最新表态,北京将坚持“两严控一支持”引进毕业生,即按照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对落户指标实施“总量封顶”。今年外地生源进京落户指标将不超过9000人。
上海也在严控人口,自2015年起,上海的流入人口持续转负。而今年外地流入、无户籍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3万人。
一线城市中,唯深圳在大举吸纳人才。自2016年上半年深圳市出台81条“人才新政”后,深圳十区也紧跟着出台落地政策,按照宝安区的方案,最高端的杰出人才可以获得市和区各600万元共1200万元的奖励补贴;基础型的人才也可获得博士6万元、硕士5万元、本科3万元的租房和生活补贴。
相对北上深的高房价来说,主流二线城市,一般包括杭州、成都、武汉、南京等城市,也是应届大学毕业的首选地。
根据调研报告显示,2017应届毕业生签约这些主流二线城市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持平,而希望在二线城市就业的比例高达37.5%,高于一线城市的29.9%。从流入数据来看,一些二线城市更是不逊一线,杭州人才流入率高达11.78%成为“领跑者”。
户口住房和现金补贴:二线城市的三大“法宝”
没有人才就没有未来,许多城市主动伸出了橄榄枝,各种“留住人才”的政策纷纷亮相。
将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等15个主流二线城市发布的吸引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会发现除了沈阳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外,其他14个城市均开出了诱人的条件,户口、房子和现金补贴,都是重头戏。
应该说,高校毕业生最受关注的还是户口。于是,给高校毕业生落户开“绿灯”,成为主流二线城市“抢人”必开的筹码。
记者经过梳理发现,在已经出台人才政策的14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提到了落户制度,其中有7个城市明确提出了高校毕业生或者大学毕业生落户细则,“放开限制”“降低条件”等类似描述在政策文件中频繁出现。
南京提出,高校毕业生可直接申请落户;武汉规定,毕业3年内无需买房即可申请落户;西安放开了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限制;成都则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长沙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另一类落户政策的侧重点在于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比如,大连推行积分落户新政策和审批入户新政策;苏州的落户方式则包含(房产落户、积分落户、人才落户)三种方式;杭州的落户方式相对较为严格,限定了35周岁以下人员申请进杭落户的,应同时符合“在杭州居住一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一年及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的条件。
除此之外,不少城市在推出留人举措时,大打“以房留人”牌,不仅对外地户籍大学生不限购住房,而且还给予一定的购房补贴。
武汉吸引毕业生就业的举措比较“劲爆”。武汉市政府宣布,将建设3605套大学生人才公寓,面向毕业3年内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无房大学生,最长租期可达3年。
南京的人才安居政策规定,取得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的国内外高校毕业生,毕业两年内在南京就业且签订一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在南京自主创业,缴纳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后,可申请3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或600至1000元的租赁补贴。
宁波对高校毕业生、创客、基础人才的购房补贴从1%提至2%,最高8万元;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以前给予50万至150万元安家补贴,新政实施后最高可补300万元。
长沙对到当地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除了住房优惠措施,各地为了引进人才也是 “痛下血本”——给钱。
厦门对引进的一流顶尖团队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资助;成都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最高1亿元的综合补助,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最高300万的资金资助;长沙提出未来5年将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人才;新引进到杭州工作的应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将有机会获得一次性发放的生活补贴2万至3万元……
各地引进人才类型有所不同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在二线和三线城市中,平均约有2个岗位对应1个求职者,这表明二、三线城市的招聘需求缺口确实较大。
尽管二、三线城市人才需求总体旺盛,但行业之间和地域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从行业来看,一季度IT/互联网行业在二三线城市的用工需求量增长明显,同比分别增长81%、100%。
此外,各个城市希望重点引进的人才类型也有所不同。比如,济南“人才新政30条”特别强调了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最新政策中提出,政府对于引进金融人才可给予最高100万元的生活补贴。合肥则在新政中突显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支持,提出“从2016年起用五年时间,分期培育200个左右产业创新团队”。
如何留住人才同样值得思考
吸纳人才不是一锤子买卖,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下。曾经一度流行的 “逃离北上广”浪潮之后,不少年轻人又选择“逃回北上广”。这样的反差也引人深思:为什么小城市生活成本更低、物质激励更丰富,却还是对大城市归心似箭?实际上,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缺少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天花板太低的发展空间,都容易导致人才流失。这说明,如果只靠短期的财政倾斜、政策优惠,缺少长远的配套举措和制度改革,对人才的吸引力就难以持续。
这一点对抢夺人才的二线城市来说,也是一个有益的提醒。有人曾感慨,在北京生活固然艰辛,但每天出门前,想到接下来的无限可能,一切也都值了。的确,大城市拥有创造平台的能力、实现梦想的舞台、容纳生活的空间,这是对人才的最强吸引。因此,二线城市在住房、户口上发力之后,更应考虑可持续的人才规划,不仅要有“给钱给物”的短期刺激,更要有长远眼光,为人才提供充足的筑梦空间、公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创业环境,让人才不因出身而受到歧视,不因关系而失去机会,不为到政府部门办事而跑断腿,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才能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全球来看,一个普遍情况是:城市越大,大学生在劳动人口中的比重越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增大学生会更多地流向大学生多的城市。他认为,二线和三四线城市要真正吸引高校毕业生,必须有具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产业。
在这方面,武汉的表现十分突出。作为中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武汉曾因为钢铁工业的落寞而沉寂。2011年,该市推出“工业倍增”计划,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现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及环保等五大千亿产业。QQ大数据《2016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指出,武汉是二线城市中,年轻人口新增率、净增率最高的城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六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2016年,武汉首次跻身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榜单,其他九强分别为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北京、澳门和苏州。
“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个“道”显然不只是物质刺激那么简单,更是一种持续的制度保障和良性的人才生态。在抢夺人才之后,真正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和文化土壤,才能让人才产生“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并由此释放出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