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未来人才制度改革方向

2017-08-21信息快讯网

核心观点

从上海近几年人才制度改革实践看,更国际更市场更优化将是人才制度改革方向。更国际,就是要坚持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集聚国际顶尖人才,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更市场,其实质是把权和利放到市场主体手中,真正做到“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更优化,就是要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让他们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沈荣华

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上海发展站上了新的更高起点。人力资源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第一资源。从上海近几年人才制度改革实践看,笔者认为,更国际更市场更优化将是人才制度改革方向。

坚持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

更国际,就是要坚持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集聚国际顶尖人才,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从上海的实践看,主要应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战略理念更国际。这方面上海有三个全国第一:一是1994年11月,上海提出“国内国际优质人才密集的人才资源集聚高地”;二是2007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推进人才国际化”;

三是2017年5月,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球性人才高地”。

二是人才机制更国际。上海有两个“率先”:一个是率先推进人才机制与国际接轨。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中,上海提出与全球最先进的创新创业人才的五个接轨,包括人才激励的接轨、人才培养的接轨、风险投资机制的接轨、服务体系的接轨、创新创业文化的接轨。再一个是率先推进用人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近两年出台的上海人才新政“20条”“30条”,主要聚焦人才机制市场化改革。如上海提出建立的市场认定人才机制,在国内属首创。

三是政策措施更国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政策方面,手脚还要放开一些”的指示,从今年5月开始,上海实行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特殊政策。上海自贸区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更为方便快捷的渠道正式开辟。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经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或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推荐,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放权松绑”用活用好人才

更市场,其实质是把权和利放到市场主体手中,真正做到“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上海的做法就是“四放”:

一是下放权力。过去科研成果转化不畅,一大原因是科研单位没有自主权。上海提出将科研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给高校、科研院所,并引入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所得净收益,研发团队所得不低于70%。这一改革,用人主体普遍满意,也调动了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二是放大收益。上海提出,探索实施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试点国有科技创新型企业对重要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期权激励。上海还提出提高科研项目人员经费比例(50%)。

三是放宽条件。职称评审以创新业绩取代以往僵化的评价制度。尤其对应用开发人才,强化创新创造业绩贡献评价。如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若新药获得新药证书和上市批文,研发团队可得到2个正高级和4个副高级的职称评审名额。在短短1年时间里,药物所获得5个新药的临床批件,10个新药处于临床阶段,1个新药正在乌兹别克斯坦注册,转化科技成果15项,合同总额达8亿元———这是过去5年成果转化金额的总和。

四是放开空间。推进“三区联动”建设人才改革试验区,探索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离岸创业服务支持系统”、“离岸创业托管模式”,将突破物理空间局限和地域阻碍,为海外人才营造开放、便利条件。

下一步,根据上海近几年的经验,还要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国内各类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全球人才信息交流平台。

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

更优化,就是要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让他们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营造一个良好的综合环境是上海人才制度创新重要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人往高处走’,‘高处’就是能够干事成才的良好环境。”上海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区位和交通比较优越。上海连接国内外的各类交通条件比较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特别是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为上海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纵深空间。二是从商环境良好。历史形成的诚信、敬业、精细的商业文化和职场文化,为来上海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共事创业环境。三是法制环境比较优越。上海市民契约观念强,办事讲规矩,守信用。四是要素市场体系比较充分。上海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市场体系最齐全的特大型城市,特别是证劵、期货、产权、技术产权、人才、航运、钻石、黄金8大要素市场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海外。五是社会事业比较发达,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多,医疗资源比较好。六是城市生活比较文明时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不断增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全球城市的思想,体现了城市“人性温度”。

(作者为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