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海码头:开创中国码头自动化先河

2017-08-14信息快讯网

 

远海码头:开创中国码头自动化先河-信息快讯网

我国首个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码头。本报记者陈佩珍摄

■本报记者 陈佩珍

“这个正在闪着灯的无人驾驶自动导航车,叫作AGV。它负责把集装箱运到指定位置,实现从堆场到码头前沿跟船舶进行无人的装卸作业。”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副总经理陈毅鹏指着几辆来回循环的红色小车介绍。

与传统码头来来往往的装卸工和桥吊司机搬运货物不同的是,远海码头自动化无人作业区范围内没有任何人员,被称为“魔鬼码头”。作为我国首个自动化码头,年轻的远海码头正逐步被外界所熟知。这也是第一个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并通过电驱动实现“零排放”的“绿色码头”。

对恶劣天气抗压能力更强

传统码头在生产作业中容易受到人为、天气、成本等因素影响,还面临吞吐量急剧增长的压力。2008年筹建、2011年11月投产、位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保税港区的远海码头,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2013年3月,远海码头联手上海振华重工,在业内率先开启自动化码头的研发和建设。

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及反复验证,远海自动化码头于2016年3月建成并投入商用,岸线长447米,占地面积约16.66万平方米。今年5月,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21000标准箱级别的“东方香港”号,在远海自动化码头完成装船,创造了我国首个全自动化码头首次承接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舶首航作业的纪录。

走进远海自动化码头远程中央控制室,就像来到一家IT公司,一个大平层办公室里摆满电脑,电脑前坐着软件工程师。“因为全部是电脑控制,它的作业是走‘工’字型的,起升到一定高度后,平行移动到指定位置再垂直下降。‘工’字型的运动轨迹在整个集装箱工作中是最安全、最标准的,按照这个轨迹,远海自动化码头实现了‘零事故’。”陈毅鹏介绍。

远海码头自动化设备采取的是激光定位和红外线定位,云雾天气下,船舱的位置也清晰可见。高温天气下,传统码头上的工人无法作业,但自动化码头机器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其对恶劣天气的抗压能力更强,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全球首创平行铺设堆场

远海码头的自动化水平在国际上属于领先地位,其中码头堆场铺设是平行于岸线的,这在全球也是首创。平行码头相对于垂直码头更便于推广。“一般来说,小集装箱的荷重约35吨,通常情况下,堆五层或六层高,一列的荷重约200吨。如果是垂直码头,这样的重量对地基有一定要求,而平行码头就没有这样的问题。”陈毅鹏向记者解释。

自2011年11月投产以来,远海码头吞吐量快速增长,2012年完成集装箱30万标箱、散杂货54万吨;2016年完成集装箱113万标箱、散杂货174万吨;今年1至6月,已完成集装箱80.9万标箱、散杂货129.94万吨。远海自动化码头年设计吞吐能力近期为70万至95万标箱,远期为95万标箱,目前已实现在原设计能力基础上增加10%以上。

建设自动化码头,陈毅鹏称“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的首创,为中国码头自动化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在港口建设方面,政府希望能有一些差异化的亮点,自动化码头是着眼于未来的一种远见,有利于厦门的长远发展。我们希望更多的码头使用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码头建设的前景是美好的。”陈毅鹏说。

(本报厦门8月13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