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生命体从低温中“复活”现在谁也说不清机制和途径

2017-08-16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人死不可复生,可如果可以在刚刚死亡之时,就及时将身体深度冷冻起来,是否就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令生命复苏? 这两天,一则关于“中国首例本土冷冻人体”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家属希望用这种方式保存遗体,以期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可以让癌症晚期的亲人复苏之后,重新接受治疗。

这个近乎科幻的主意,是否真能够实现? 伦理上是否行得通?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眼下,技术尚未发展到能让进入深冻状态的人体复苏的阶段,目前仅能对细胞进行这样的操作。高等动物成年个体究竟如何从低温中“复活”,并继续保持原有功能,现在谁也说不清。

冷冻保存遗体,留一线复生希望

今年5月8日凌晨4时01分,桂军民癌症晚期的妻子展文莲被主治医师宣布已经死亡。与一般死亡病人不同的是,一些早已等候在旁的临床专家,开始为展文莲遗体注射各种药剂,并进行深度冷冻。遗体被降温到-190℃之后,保存在充满液氮的装置中。

人体低温保存的费用不低。据报道,每做一次冷冻,光冷冻保护剂的费用就需要二三十万元,每年补充液氮的费用就需5万元左右。然而,桂军民依然想为妻子若干年后的复苏保留一线希望。因为他经常会梦到妻子,希望努力淡化妻子死亡的事实。

在知情同意书等各种手续上,写明了这是“遗体捐献”,且“没有保证、担保或承诺生命延续研究计划在未来一定会成功,也不能准确预测未来医学科技的发展时间表,复苏技术基于未来医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尽管希望微弱,但为了陪陪妻子,桂军民参加到这项生命延续计划中。

不知复苏路径,先冷冻起来行吗?

报道称,在中国本土,这可能是第一例“冷冻人体”,但在美国,已有一家机构为100多具遗体做了低温保存。不过,冷冻容易复苏难。目前科学界、医学界还没有成熟的方法能够让像人体这么复杂的生命体,从-190℃的低温中复苏。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对于细胞的深度冷冻和复苏技术已经成熟,比如卵细胞、精子细胞、受精卵、早期胚胎等。因为相对而言,这些机体的构成简单,复苏的条件容易控制。但对于更复杂的成年个体而言,最多只能做到低等脊椎动物,如鱼类的深冻和复苏。

“关键是掌握不了如何复苏的机制和途径,所以几乎没有见到在尝试小鼠、狗、猪等更高等的脊椎动物成年个体的深冻复苏方面有所突破。”研究人员认为,即使从目前有限的经验来看,如果不清楚复苏的手段和条件,盲目进行深度冷冻,将来复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经过深度冷冻的高等动物成年个体,究竟如何从低温中“复活”并继续保持原有功能,现在谁也说不清。

如果技术成熟,将带来巨大伦理挑战

既然未来冷冻人复苏的希望十分微小,那么通过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形式进行这样的尝试,是否有违伦理?

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中心主任王国豫认为,目前这还不涉及到太复杂的伦理问题。首先,被冷冻的是在医学上已经被宣布为死亡的个体,所以这主要涉及到遗体的处理。遗体处理的关键是尊重死者和家属的意见。如果死者和家属愿意采取冷冻方式处理遗体,就没有对死者和亲属不尊重的问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商业上的诱导———比如,明知目前还不存在复活的可能性,但研究者有意夸大技术的成熟度,诱使家属采用这种方式处理遗体,这就涉及商业伦理的问题了。

不过,一旦人体冷冻与复苏技术走向成熟,则可能带来一系列生命哲学和伦理问题。王国豫说,这可能会让我们重新思考对人、对生命的界定问题,即什么是人、什么是生命。因为现在被深冻的是已经死亡的人。但未来被深冻的,是可以复苏的人,就不能当作死亡的个体,这将会引发一系列广泛而深层次的伦理问题。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