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故事的不同版本,除了偷衣服还有磨洋工、借钱、出轨.......

2017-08-28信息快讯网

 

牛郎织女故事的不同版本,除了偷衣服还有磨洋工、借钱、出轨.......-信息快讯网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的故事,中国人耳熟能详。牛郎跟着刻薄的哥哥嫂子过日子,心地善良的他对家里的一头老牛照顾得很细心。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明天你到山那头的湖边去。会见到一群天女下河洗澡。你藏起一件红色的羽衣。那个失去了羽衣的天女将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织女故事的不同版本,除了偷衣服还有磨洋工、借钱、出轨.......-信息快讯网

牛郎依言行事。果然有一个天女因为没有羽衣无法飞到天上去,这便是织女。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就嫁给了他。两人生了一儿一女,日子美满。遗憾的是,老牛死了,死前让牛郎剥下它的皮,说是遇到紧急事情可以披上牛皮。王母娘娘得知女儿下嫁人间后,立刻派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将一儿一女放在两只竹筐里,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

 

牛郎织女故事的不同版本,除了偷衣服还有磨洋工、借钱、出轨.......-信息快讯网

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牛郎飞不过去了。夫妻二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

 

牛郎织女故事的不同版本,除了偷衣服还有磨洋工、借钱、出轨.......-信息快讯网

牛郎织女,同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并称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早在东汉时期就有雏形了。

除了以上这个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却遭到封建家长粗暴破坏的版本外,一千多年来还流传着一些迥然不同的版本,从中,我们能一窥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人文风貌

磨洋工被罚版

南北朝时期,中国第一部以“小说”为名的短篇小说集《殷芸小说》记载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被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第一个完整版本。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

织女是个劳动模范,年年唧唧复唧唧,被繁重的工作弄得蓬头垢面。

 

牛郎织女故事的不同版本,除了偷衣服还有磨洋工、借钱、出轨.......-信息快讯网

天帝可怜女儿孤身一人,于是给她找了人生伴侣:牛郎。哪知道织女婚后荒废了本职工作。

 

牛郎织女故事的不同版本,除了偷衣服还有磨洋工、借钱、出轨.......-信息快讯网

于是,织女受到了天帝的严厉惩罚:回娘家继续工作,一年才能跟牛郎相会一次。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已婚人士的要求:必须处理好婚姻生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处理好小家庭和大家庭的关系

取钱不还版

这一版同样出现在南北朝时期。

牵牛娶织女,取天帝两万下礼,久而不还,被驱在营室是也。——《荆楚岁时记》

牛郎是个穷小子,为了凑足彩礼迎娶织女,用了天帝的两万钱,是借还是挪用公款,没有详说,反正就是穷小子两手一摊,还不出来,于是被罚做苦工。这段婚姻的结局毫无疑问是夫妻分离。

在这个版本里看到的不是爱情,而是婚姻的价格,辛辣地讽刺的了汉代以来中国社会重彩礼的习俗。据《五礼通考卷一五四(昏礼)》记载汉惠帝纳后,“聘黄金两万斤,马十二匹”。《汉书·王莽传》中说,王莽娶媳妇出彩礼二万万钱。所谓上行下效,平头百姓的彩礼钱也跟着水涨船高。《潜夫论·浮侈篇》中说男人娶媳妇是“一飨之所费,破毕生之本业。”,意思是挣一辈子的钱,结一次婚摆一次喜宴就花光了。

 

牛郎织女故事的不同版本,除了偷衣服还有磨洋工、借钱、出轨.......-信息快讯网

高额的聘礼非但没有带来喜庆,反而成为人们的经济负担。像牛郎这样生活窘迫的男人,为了抱得美人归,只能动歪念头,最终落得个做苦役的结局

婚内出轨版

《太平广记》记载了唐代的一个奇葩版本:织女难耐寂寞,下凡人间自荐枕席。

太原有一个叫郭翰的帅小伙,某日夜卧在庭院里,突然一个美少女从天而降。美少女自称是天上的织女,很久没有男朋友了,天帝允许她下凡。织女表示仰慕郭翰的人品,希望做个露水夫妻。两人一拍即合,解衣共卧。此后,织女夜夜来会郭翰,两人如胶似漆。

 

牛郎织女故事的不同版本,除了偷衣服还有磨洋工、借钱、出轨.......-信息快讯网

郭翰曾探问过织女,牛郎对此事的反应。织女回答很豪放:银河相隔,牛郎根本不会知道这事,就算知道了她也不怕。到了七夕,织女消失了几天,去应付了一下牛郎,接着回来和郭翰私会。偷情的日子过了一年后,织女突然要告别。两人通宵痛哭,互赠了信物。后来郭翰和织女通了一阵子书信,不过很快织女就失去了消息。凡间的郭翰相思成疾,虽然为了继承香火,结婚娶妻,却夫妻关系不合,最终也没有生出孩子来。

也只有社会风气开放,女性地位高到诞生了中国唯一女皇帝的大唐才会出现织女偷情凡人的香艳故事。在这个版本里,织女压根没把牛郎当回事,这种态度和唐代女性婚姻自由度高息息相关。在唐代,公主二嫁,三嫁,比比皆是,武则天在嫁给唐高宗前是唐太宗的才人,杨贵妃曾是唐玄宗的儿媳,这在别的朝代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郭翰遇织女的故事时,用“悖妄之甚矣”来评价,足以反应出两个朝代完全不同的思想观念。这个版本也只在唐代出现过,之后便销声匿迹了。

夫妻反目版

研究牛郎织女传说的学者屈育德和洪淑苓曾收集过两个不同的夫妻反目版本。

江苏泗阳一带流传的是织女变心。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牛郎婚后累得又黑又瘦,织女便认为他配不上自己了,因而主动向天帝提出要回娘家。当牛郎追赶上来时,她拔下头上的银钗,划出了一道银河,主动切断了自己和牛郎的婚姻关系。

河北束鹿一带的版本是牛郎闹分手。牛郎入赘天庭,因为过不惯天上的生活,常和织女吵架,两人甚至大打出手,互掷牛弓和织布梭,引来了王母娘娘。在劝解无效之后,王母娘娘用金钗划出了天河,让这对冤家隔河而居。

 

牛郎织女故事的不同版本,除了偷衣服还有磨洋工、借钱、出轨.......-信息快讯网

一个是富家女过不惯穷日子,一个是凤凰男入赘失败,结局都是一拍两散。这两个版本相当地接地气,织女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而更像有着性格脾气的普通女性。。这两个版本相当地接地气,织女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而更像有着性格脾气的普通女性。。

牛郎织女的每一个版本都是当时的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提炼升华,编撰出来的,或讽刺呐喊主要社会问题,或反应那个时代对婚姻的态度,在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能看到烟火人间的喜怒哀乐。

如果编写一个现代版的牛郎织女故事,估计房子、股票、升学、中年危机等当今社会关注热点也会成为其中的主题吧。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