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家巫鸿教授的三部代表作品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7-08-28信息快讯网

美术史家巫鸿教授的三部代表作品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信息快讯网

 

美术史家巫鸿教授

 

讯(记者 顾军)美术史家巫鸿教授的三部代表作品《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与《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近日由世纪文景公司策划,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巫鸿(Wu Hung),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玛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成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美术家联合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两项荣誉的第一人。其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以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多项研究。

 

巫鸿在古代美术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1996)、《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等。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系巫鸿最富争议的学术专著,被誉为“可以与福柯的《词与物》比肩”

 

美术史家巫鸿教授的三部代表作品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信息快讯网

 

以圭璧钟鼎为国之重器的礼制艺术时代如何兴起,又如何逐渐衰亡,演变成以宗庙、宫殿与墓葬为主体的建筑性纪念碑时代?长安,这个从土木方兴时起就不断被重塑的城市,如何彪炳不同时期统治者的荣耀?一座座零散而无言的坟茔和祠堂,如何诉说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普通家族的懿德?而这些具有明显公共意义的礼仪美术传统,又如何在汉代以后转化为艺术家打造个人历史的艺术行为?

 

巫鸿尝试打破美术史研究中的门类之别,以“纪念碑”这一西方古代艺术的核心概念为线索,将装饰艺术、图像艺术和建筑艺术纳入更大范围内艺术的发展变化,重构中国古代美术的宏观叙述。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是国际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史家最富争议的学术专著,此书一经问世,旋即轰动中西学界,引发了围绕东西方治学理路的大讨论,波及美术史学科以外,绵延至今。

 

《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见微知著,独特视角展开历史宏论

 

美术史家巫鸿教授的三部代表作品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信息快讯网

 

屏风入画,画入屏风。

 

集合了准建筑形式、绘画媒材和绘画图像的多样角色与模糊身份,屏风赋予画家绝妙的灵感,也给希望提供崭新视角、探寻复杂路径的美术史家带来契机与挑战。

 

巫鸿的研究围绕屏风展开,打破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涵盖多种艺术和文化类型,从肖像与图画叙事到窥视与伪装,探索屏风在中国艺术中的独特地位,进而关注一个颇为宏大的问题——什么是传统中国绘画?答案在层叠纵深的空间之内,在亦真亦幻的画屏之上,在绵联展现的手卷之中。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纵横捭阖,开拓艺术史研究新视野

 

美术史家巫鸿教授的三部代表作品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信息快讯网

 

寒烟衰草,古木遥岑,丰碑特立,四无行迹,观此使人有古今之感。

 

以木结构为基础的建筑形态造就了中国古代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废墟”观念,极少表现废弃人造建筑的绘画传统以独特的方式传达时间的流逝。传统中国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在历史的进程中与西方文化碰撞、交互,由此诞生了一种全新的现代中国视觉文化;而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当中华民族走出了那个满目疮痍的时代,那些昏暗而危险的废墟应该何去何从?

 

这本书在全球语境中思考中国的美术和视觉文化,分析了一系列丰富的传统和当代视觉材料,包括绘画、碑拓、建筑、摄影、电影、印刷品,以及装置与行为艺术,讲述属于中国的“废墟的故事”。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首次来京 代表作《步履不停》小说引进出版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开幕
【三味书屋】一部南宋园林艺术史的上乘之作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美术作品展揭幕
小学作业难住清华教授 看孩子们如何花式完成
【书人茶话】出版强国该强在哪里
首用AR技术:《朗读者》同名图书出版
华东师大出版社: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形成大教育出版特色
讲述历史浪潮中的一段自我觉醒之旅 德国图书奖获奖作品《克鲁索》引进出版
出版国家队:风正帆悬,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国歌法二审:侮辱国歌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几位中国现役将军 都曾在战场上杀过敌
李娟代表作《羊道三部曲》珍藏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孤独的城市》引进出版 探讨现代城市人群特有的孤独感
郑重著《江南画派第一人:谢稚柳传》由文汇出版社推出“终极版”
方悄悄新作《与情敌同居》出版,真实书写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爱情
上海交大教授王浩伟:执教20年,“爱玩”却难通融
《竺可桢全集》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50岁“经典课”如何成为当下“热门课” ——专访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陈以一教授
程十发美术馆:笔墨精神伴城市文脉生生不息
《守望丹青》出版:构建有格调有精神的肖像美术史
上海美术馆增至78家 5年来吸引观众2230万人次
这些器物能够传世,不仅仅因为美 ——读艺术史新著《魅感的表面》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