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全集》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竺可桢全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供图)
■本报记者 许旸
日前传来喜讯,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竺可桢全集》摘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而在此前揭晓的沪上出版界最高奖项“上海图书奖”仅有的两个特等奖中,《竺可桢全集》也占得一席。
“1941年8月30日 星期六 北碚 晨晴,晨见 Cu.Caste.(堡状积云),下午晴。晨75。F(歌乐山? )。晨19.6℃,午31.5℃。今日九点半警报,重庆被炸,有飞机四批。今日抵北碚。在北碚遇周敏先。晨六点起。七点馀即有日本侦察机在空中盘旋,高度甚高,当在五六公里间盘旋,几及一小时余。”———这是摘自《竺可桢全集》日记部分的一段开头,详细记录了历史上的当天气候与时事细节,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
可以说,记日记的习惯,贯穿了科学大家竺可桢的一生。累计逾1300万字的日记,他生前从未完整示人,而《竺可桢全集》将其悉数收入,日记占了全集约三分之二的体量。
放眼国际科学学术图书界,如此大规模出版工程也属罕见
这是一套设计为深绿草绿相间渐变色封套、标准16开本的大书,封面配了一帧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照片,书名中“竺可桢”三字系竺老当年题写“求是精神”时留下的墨宝。自2000年十多位两院院士倡议组织编纂、2001年正式启动项目,直至全部出齐,“十三年磨一剑”,最终24卷两千万字皇皇巨著《竺可桢全集》出炉,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自然科学家全集出版工程。
在业界看来,即便放眼国际出版视野,如此大规模的出版工程也属罕见———国外的《尼尔斯·玻尔集》出了12卷,《爱因斯坦文集》出了9卷,而《竺可桢全集》足足24卷,让业界重新思考这位中国科学界奠基性人物所留下的思想遗产,继而了解和研读上个世纪的中国。
“从更深层次来说,《竺可桢全集》的出版已超出单纯纪念的范畴。全集隐含了一座座学术宝库之门,尚待探宝者不断开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世平说,全集编委会委员中,光是两院院士就达17人,而文稿编纂组成员有近30位,出版社动用了近20名编辑投身此项工作。
《竺可桢全集》 收录了竺可桢从1916年至1974年间的文献著述,横跨中国现代史各个重要发展阶段。在编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看来,全集真实反映了一代科学巨匠的生命轨迹、学术成就和人文精神,为研究20世纪中国科学史、教育史、文化史和社会史提供了永久性基础材料。
日记中大量细节是研究竺可桢学术思想的鲜活参考依据
全集中的16卷日记备受瞩目,作者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比比皆是。竺可桢在20世纪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一个连续的时间来看,竺可桢日记就是一门学科发展的轨迹———既成为研究浙江大学校史、中国科学院院史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也能一窥近现代科学和教育事业的演变历程。
仔细浏览全集16卷日记中点点滴滴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原来竺可桢每天晨起亲自观察并记录各种气象要素;外出旅行,不忘记下不同地方的物候变化;参加学术会议或工作汇报,必定详细写好名称对话,当晚择要录入日记本。竺可桢在日记中总会写到天气的瞬息万变,比如某人讲话时雷声隆隆,某次活动时微雨转大雨,何时又雨停转晴。这些当时看来零碎的资料,却是研究竺可桢学术思想的鲜活参考依据。
竺可桢的日记还随手记录了当时的一些国内外社会生活现象,立此存照,供后人参考。
《竺可桢全集》 的编纂难度十分大。“全集整个编纂过程中,最困难的不是收集或编体例,而是辨读。”《竺可桢全集》主编樊洪业告诉记者,竺可桢一些早期文章并未标出标点符号;部分文章在不同地方发表,要将所有版本收齐互相参照,从而选择最好的一种;从科学符号、公式和概念用语,到日常生活所用名词、称谓等,随时代变迁而变化,需用心甄别。
此外,竺可桢在文章或日记中有时用略写、代用符号,还有英、法、俄文等外语的交互使用,这些事无巨细的比对,都离不开编辑团队细细考证。有学者谈到,光是全集的文章写作样式、编辑出版规范、社会流行语言、术语译名演变等,也折射着不同时代的文化样态和流变趋势,具有特殊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