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迎新季 看看大学新生行囊40年之变

2017-09-05信息快讯网

又到了一年一度迎新季 看看大学新生行囊40年之变-信息快讯网

本月,各大高校陆续迎来入校高峰,大批“00后”大一新生进入各大校园。每到高校开学季,大学新生的行囊总要成为话题。

近两年开学季,很多新生都会选择把快递发往学校。往年从家里邮寄到学校以衣服、被子为主,今年各种生活物资都提前快递过来了,包括网购的一些食品。而如今用编织袋包装的大件包裹特别多,有的学生将秋冬衣物和在老家睡习惯了的被子、枕头都快递到学校。

高考40年来大学新生行囊的变化:较之40年前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新生入学时,大家背着水壶、脸盆、被褥,带着咸菜、干粮到学校报到,如今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三件套”等电子产品成为大学新生的“标配”。

那些年,新生入学,行李必备物件!

 

又到了一年一度迎新季 看看大学新生行囊40年之变-信息快讯网

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入学时,学生们背着水壶、脸盆、被褥,带着咸菜、干粮去学校报到。

如今,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三件套”等电子产品才是大学新生的“标配”。

网友们总结的开学“三大件”变迁史:

70年代:脸盆、水瓶、被褥,在当时要花费大约几十元;80年代:收音机、手表、钢笔,花费大约100元;

90年代:随身听、传呼机、胶卷相机,花费大约数百元;

2003年:手机、台式电脑、MP3,花费约5000元左右;

2005年:笔记本电脑、彩屏手机、PSP等,这些共7000多元左右;

2011年:智能手机、超薄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花费在万元以上;

2013年至今:iPhone、iPad、Mac“苹果三件套”,平均花费万元以上;

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呢?那就接着往下看!

60年代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全国人民都在追求温饱。那时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考上大学是天大的喜事。

 

又到了一年一度迎新季 看看大学新生行囊40年之变-信息快讯网

当时的大学生算是凤毛麟角,国家包办了很多装备,入学时,学生们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学习需要的一支钢笔,生活需要的换洗衣物几乎就是全部的行李。

女大学生不满每月1200元生活费:要饿死我吗?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57校跻身500强 复旦交大在前150名
人傻钱多!超40年“烂鬼屋”竟也有人抢?
开学后,新生要退学,高校该怎么挽留?
大学全面进入“无手写”时代?怀念手写的从前
清华大学日晷被人刻字,校保卫处:正在调查监控查找责任人
大学生买TFboys演唱会二手门票三次被骗 损失千元
200年土窑再热不用装空调老夫妻:楼房都不换
开学新生分班:学校里有啥“潜规则”?
新生宝宝的5个反射动作 第4个常常被误认为是技能
又到了一年一度迎新季 看看大学新生行囊40年之变
上海希尔顿酒店将于明年撤牌:入沪近30年曾是市中心地标
上海最年轻的警校本科生入学 公安学院迎来1092名新生
静安希尔顿2018撤牌 专家回应:很正常
洋山深水港四期12月开港试运营 为全球规模最大码头
来沪新生注意 免费补打疫苗开始啦!
教育部:任何网贷机构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上海交大教授王浩伟:执教20年,“爱玩”却难通融
沪首批参与“中本贯通”试点项目的中职生上大学了
网贷机构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高校新生大数据:“00后”强势来袭 最多差23岁
武汉长江大桥60年风雨无损
40年接力编纂,传承“绝学”
高校打造5种风格寝室样板房 启发新生DIY
学生手写字迹难认 剑桥大学或允许用平板或电脑答卷
50岁“经典课”如何成为当下“热门课” ——专访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陈以一教授
中国社科大迎来首批本科新生
2020年基本摸清现存古籍“家底”
“卡西尼”号壮士一去不复返 土星探测器结束20年工作
用二维码即可完成新生报到 面对"00"后用他们的方式
代表心声|脑中印着使命 行囊装着期待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