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艺途,让“特殊孩子”也发光
日前,腾讯公益“帮助‘小朋友’乐享艺术之旅”———“一元购画”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一元购画”的发起方WABC无障碍艺途公益“突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创始人的苗世明也是一个采访接着一个采访。但苗世明冷静清楚地告诉记者:这次的被刷屏,只不过是WABC无障碍艺途致力于让心智障碍者融入社会,不停向公众传播,沉淀八年的一次“爆发”。
面对网络上的质疑声,苗世明也很坦然。他说,从WABC无障碍艺途创立至今,质疑声一直不断。从最开始的“让心智障碍人群融入社会这么困难的事情,你一个画画的能解决的了?”到这次与腾讯公益合作的“一元购画”的“募集公益资金,资金将用向何处?”
“所以,我只能先去做一些改变,让别人相信我,我做的这件事是有价值的。我们要改变的也不仅是一个孩子,我们要改变的是社会对一个群体的看法,让一个群体能从心底接纳另一个群体。项目所有筹款都会用于帮助患有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等心智障碍的人改善生活、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每年在我们官网上都会有公开信息年报、分阶段的进展会在腾讯公益上公示,相关信息也会推送给捐赠人。”苗世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们的画每一笔都发自内心
2003年,苗世明从中央美院毕业后在北京做艺术策展人。直到2009年,他接到了一个策划798双年展———“WABC计划”的项目,这个项目旨在让一些有心智障碍的人学习现代艺术,成为“艺术家”。
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苗世明认识了一群被社会定义为精神障碍的人,如自闭症、智力障碍、脑瘫、唐氏综合症等。正是这些人,让他有了创办WABC无障碍艺途的想法。
“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性,他有智力障碍,特点是不能说话只能哼哼。我就让他画画,他画画很有意思,在纸上画小人,他可以画无数个小人,但是每个小人都有不同特点:有的胳膊上有个东西,有的腿上有个东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只要一画画就冲着别人笑。我好像发现了一个我不太了解的世界,他的每一笔都发自内心。”苗世明说。
WABC 的英文全称是“WorldofArtBrutCulture(无障碍艺途)”。“因为我们相信‘原生艺术 (ArtBrut)’是人类文明中极为宝贵的财富,可以唤醒人的初心,让人重新审视和看待周围的事物,有一种重启和回归本真的作用。”苗世明向记者解释。
至今,“原生艺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个新词汇。其实,早在20世纪初,弗洛伊德提出艺术介入心理学,并慢慢成为独立的门类。艺术介入心理学指的是通过艺术影响别人,更注重体验和交流。到了20世纪40年代,法国艺术家JeanDubuffet应瑞士洛桑市之邀,到瑞士做了一次文化交流之旅,他在行程中参观了好几个精神病医院的美术收藏,精神病人的创作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回到法国之后,他就提出了“原生艺术”一词,继而展开了一场长达四十年的探索。现在美国约40个大学都设有艺术治疗系。
2009年,WABC无障碍艺途在北京798艺术区创办。截至目前,WABC无障碍艺途已经建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西安、珠海、莆田、南京10个城市公益艺术中心,累计联合超过50个社区、学校、医院,为特殊人群提供免费的艺术治疗服务,直接帮助了3000多名心智障碍者。
苗世明在不同城市建立WABC无障碍艺途的分支机构时,他发现,基于城市特点,每个城市对于这些心智障碍的接受特点是有明显差异的。
与我们想象中的“城市越大思想越开放”的固有观念不同,苗世明发现城市越大有时对心智障碍者接纳度反而越低。他说:“因为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城市,其‘应试化’倾向就越重,人们忙于工作,没有精力参与到了解另一个群体的活动中来。公益事业,待遇相比较其他行业会低,将这项工作作为全职的人也不多。在普通城市,生存压力小,人们才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这样一个群体。这次朋友圈的‘一元购画’,大家都觉得是件有意义的事,但多少人能全身心参与这件事呢? 不真正参与就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这些心智障碍患者融入社会是基于社会所有人观念的转变,这不是刷个朋友圈就能改变的。比如,你在路上遇到了这样的孩子,你知道该怎么和他们交流吗?”苗世明说。
除了给这些心智障碍者提供诸如画画、舞蹈、音乐之类的艺术治疗以外,WABC无障碍艺途的教学方法中还强调引导他们进行社会接洽和互动体验。苗世明对记者说:“在机构上课时,他们能和老师进行沟通,这是基于一种熟悉。但是他们到外面能不能冲着陌生人说话? 陌生人能不能理解他们? 如果和陌生的普通人之间做不了交流,就无法真正做到和社会融合。有时候,他们晃动身体或者发出一些笑声,但是不会进行人身攻击的。”
接纳他们生命的残缺和天赋
一场名为“异彩:原生艺术的一个群落”正在外滩3号的沪申画廊展出,展出的是中日两国一些心智障碍者的优秀作品。在开展首日,一个来自日本的70多岁的精神障碍患者和WABC无障碍艺途学员———捷麟现场作画,现场引来很多观众。当观众问捷麟画的什么时,他会先笑一会,再喃喃自语道:“1765年的莫斯科。”
2015年夏天,苗世明到日本参观交流,其间拜访了东京的 ABLEARTJAPAN,这个机构曾在1994年就设立日本残障者艺术文化协会,之后不断举办国内外身体残障者的舞蹈表演与智力残障者的艺术展。在那里,残障人士精彩感人的艺术作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愿望,希望WABC能够与日本同行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为我们所共同服务的这一群体的真与美,去更多地做一些事情。这应该也是国内首次大规模展出日本原生艺术作者的优秀作品,相信对于公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近距离欣赏这类作品的机会。展览名为‘异彩’,其实多少带有一些他者的视角,同时可能会使人产生某种奇观化的联想。然而这种视角是必要的,以大家客观、真实的心态,接纳他们天赋的光华,还有生命的残缺,尽管我们关注的往往只是其中的一面,这正是社会融合的一个基础前提。”苗世明说。
在沪申画廊里,仔细观察这些绘画,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直抵人心。中国参展作品中,一个叫辰阳的孩子画的 《碧空翠谷》 让人想起宫崎骏动画里的 《天空之城》;南恒的 《秋天的天空》 能让人从规整的图上感到嘈杂城市里的一丝静谧;毕昌煜的 《光芒四射的孩子》,能看到一个有着炽热内心的人在用尽全力去生活。
记者关注到,中国参展作品几乎都是近几年完成的,而日本参展作品则有一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完成的。
“WABC无障碍艺途作为中国最大的艺术治疗心智障碍患者机构,只在10个城市有分支机构。而此次来参展的日本机构在日本国内已经有30多个机构,‘原生艺术’在日本发展明显比中国更加成熟。”苗世明说。他希望,2018年底WABC无障碍艺途能覆盖国内30个城市。
从2015年开始,WABC无障碍艺途已经出现一些学员改善的案例,这也成了苗世明和团队开始主动传播的原因。家长和孩子勇敢地站出来跟媒体、大众对话,在苗世明看来是对“这群人能不能通过艺术治疗改变”质疑声的最有力的回应。苗世明说:“到目前为止,WABC无障碍艺途里有50到100个案例家庭实现改变。讨论一件事情有没有意义,就看这件事情多少人参与了,让他们改变了多少,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去年在上海,我们为学员录制了一则视频,播出来以后,也引起很多公众关注。因为视频里不光是展示这些孩子的画,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在介绍自己的画:‘我是谁? 我画的什么?’这个时候就会很触动没有参与到WABC无障碍艺途的家庭,家长会觉得自闭症孩子可以这样嘛,他能没有心理障碍地面对着摄像头说话。只有家长对我们认可到一定程度,他们才愿意让孩子来参与。”
小龙是WABC无障碍艺途里的一名学员,他是一个脑瘫患者。苗世明称小龙为“龙哥”。在小龙画 《在世界尽头相遇》 里,他把火烧云下的海洋画成红色。苗世明说,他在小龙的画里看到了爱,人与人之间的爱,甚至是人与宇宙的这种爱。他觉得,这种原生的语言能够非常真诚地去触动人。
在今年的5月份,小龙在WABC无障碍艺途老师的带领下去广西的山区做了一周的支教工作。在那里,他教留守儿童画画。
“WABC无障碍艺途里像小龙这样的学员,他们的意义已经不在于帮助自己,实际上对公众也有一个引导和教育作用,让大家相信这些人不是一层不变的特殊人群。小龙以前没有勇气跟陌生人说话,但他现在越说越顺。在两年前,我们就觉得他已经去标签化,他完全可以自然地跟别人介绍自己,‘我有脑瘫’,他对这个也没有什么顾忌。”苗世明说。
“改变的不是对一个孩子的看法,改变的是对一个群体的看法”。从去年开始,苗世明对WABC无障碍艺途所要达到的目标更加明确。
让“星星的孩子”回到地球
WABC无障碍艺途服务的心智障碍人群以自闭症为主。
根据最新发布的 《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Ⅱ》 蓝皮书显示,中国现有自闭症人群超过1000万,并以每年十几万的速度递增,但无论是在自闭症的诊断,还是康复和接纳方面都存在不少挑战。2016年,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根据调查发布显示,3至17岁儿童自闭症发生率估计达到了四十五分之一。
1994年出生的捷麟就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也是苗世明的“学生”之一。在画展首日活动还没开始前,他在靠近窗户边上的一个桌子上速写。当记者走近他时,他时不时望着记者笑一笑。
捷麟的母亲王巧如则一步不离地站在一侧看着儿子作画,偶尔给他递过水,问他渴不渴。捷麟会自言自语地说:“我在画妈妈,妈妈漂亮。”
捷麟是苗世明2014年在广州出差时认识的。当时,王巧如特别希望苗世明能指导捷麟画画,就领着苗世明来到家里看捷麟的作品。家里虽然面积不大,但堆满了捷麟的画,或者说堆满了母亲王巧如所有的期盼。
“我对我孩子的每一幅画都很满意,我看到他作画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当记者问王巧如捷麟哪些画让她印象深刻时,她说。
那天由于临时有事,苗世明拜访完捷麟家后便匆匆从广州赶回上海。两天后,王巧如给苗世明发来一幅画,画的是他和捷麟的一张合影。“画得很像,甚至感动到了我。当时我就说我一定要帮他,或者说陪伴他。”苗世明说。在捷麟的画里,苗世明觉得自己看到了自由,是一种人性对生活、对自己情感表达的自由。
从2015年开始,王巧如就带着捷麟加入了WABC无障碍艺途广州公益艺术中心。捷麟这几年的改变,苗世明看在眼里。他从一开始喜欢晃动,在画画时变得安静起来。他看到别人在拍他画画时,他不躲避,他会特别兴奋。
“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星星有点太远了,他们的父母都是地球人,我们想做的工作更多是把‘星星的孩子’变成地球的孩子。”苗世明说。
这次刷屏朋友圈的画里,有捷麟一幅叫 《大海》 作品。简介是:大海,一直是一个大海,也是一千个大海。
公众“一元购画”的热情,让王巧如很受感动:“人们不再由于我的孩子是‘自闭症’投来关注眼光,而是因为他的画来关注这个孩子、这个群体。这从性质上来说是不一样的,关注到这些画之后,你才好奇画这些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子。”
和所有自闭症孩子的母亲一样,王巧如也曾绝望过。她说:“我能陪着他走多远就走多远,整天在那里哭、伤心解决不了问题。我也是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才变得像今天这样乐观,现在我不强迫自己去做多少,而是力所能及做可以做的部分。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在你觉得绝望的时候,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也许就有转机。”
“捷麟,你看一下窗外,有一个东方明珠塔。”王巧如说。
捷麟望了望窗外,又开始了他新一张的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