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孩子会有“做自己”的焦虑

2017-09-12信息快讯网

为什么中国孩子会有“做自己”的焦虑-信息快讯网

“自我”与“自私”不同。研究发现——一个人越是成为自己,就越富有同情心,而且是很高贵的同情心,并不是“可怜”。他们自然而然地对人类、对动物、对自然界,都怀有很深的感情。这是一种很平等的感觉,因为我成为了我自己,这是一种自我实现。

为何中国人“做自己”会焦虑?“因为我们的文化本身是有‘毒’的,它告诉我们‘做自己’这件事是错的,你的生命为的是让别人高兴。在家要听从于父母,在学校要听从于老师,在工作单位需要得到领导的认可,你就像一个‘螺丝钉’一样。”

孩子要按照父母的意志来生活,这才叫做“子承老”。那么孩子自己的生命就毫无意义了,他们的生命是建立在让父母高兴之上,很多孩子觉得做自己是自私的,因为会让父母不高兴。这其实是中国人没能“做自己”的核心。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过一个词,叫“自我实现”。另一个在心理咨询行业影响力最大的专家、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过“成为你自己”。所以我的感触很深。

大概在六七年前,如果我在课上讲到“成为你自己”的话,一定会很多人问:“武老师,成为你自己难道不是相当于变得自私吗?”如果关乎教育,甚至会有人这么问:“如果让孩子做自己,Ta杀人、放火怎么办?”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很多人认为“做自己”等于自私,第二部分是很多人不知道“做自己”是什么。

“自我”与“自私”不同

马斯洛专门研究“自我实现”,他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个人越是成为自己,就越富有同情心,而且是很高贵的同情心,并不是“可怜”。他们自然而然地对人类、对动物、对自然界,都怀有很深的感情

这是一种很平等的感觉,因为我成为了我自己,这是一种自我实现。我会由衷地觉得“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万物,万物都是“我”。这种时候就会出现“我爱自己、我也爱你”。这是理论上的说法。

但是反过来想,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做自己”是“自私”呢?因为Ta没有真正地成为自己,这不是真正的爱。当你真正体会到爱的时候,你会觉得“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之间自然而然可以建立各种各样的连接。但是当我活在一个所谓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时,你和我是各立的,这个时候我会深深地感觉到做自己是自私的。

在自我成长的时候,会经过一个“自私”的阶段。但当Ta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爱自己”的时候,也就是“我”和“自己”有了连接,Ta能很容易地将其他人和其他事物连接在一起。

好的关系让你成为你自己

“自我”在关系中形成,“自我”在关系中呈现,“自我”在关系中疗愈。

“自我”听起来讲的是“我”一个人,但实际上“自我”最初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形成,之后又在亲人、伴侣、亲子、工作等关系中呈现,并且会在这之中被疗愈。例如,如果你有一段很美好的爱情,它会起到极大的疗愈功能

所有好的关系,都是让你成为你自己。我们都需要在关系中体验到爱、体验到接纳。我们再用镜子做比喻——如果我不照镜子,我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所以我需要通过镜子来认识我自己

而这个镜子有两种,一种是“哈哈镜”。例如中国的父母,他们会希望孩子成为自己所期望的样子,如果孩子做不到,他们就会很失望,这样一来,孩子是无法从镜子中照见自己的。孩子认为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看到自己,但他们看到的只是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在这种情形之下,孩子是看不到自己是谁的。

而另外一面镜子是平滑的镜子,平滑的镜子可以如实地照见你是谁。你不仅可以在这面镜子中看见你是谁,还可以看到自己是被爱着的。

为何中国人“做自己”会焦虑?

为什么中国人“做自己”会这么焦虑呢?因为在中国的哲学中,一直在提倡“我们的生命的本身是没有价值的,生命的价值体现在为别人服务之上”。

而为别人服务体现的是:我的生命本身没有价值,我需要得到你的认可,而认可并不建立在“认识到自己是谁”之上,而是我在讨好你,让你感到高兴、满足。

如果你和别人建立的关系是为别人而服务的、戴面具的关系,是一种虚假的关系,这是不会对自我成长有利的。这也是失去自己的过程。

有很多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问我:“武老师,您觉得中国人有多少是需要看心理医生的?”一般人会认为只有10%左右,但是我说:“其实有99.9%的中国人都需要看理医生。”他们很震惊:“您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说:“因为我们的文化本身是有‘毒’的,它告诉我们‘做自己’这件事是错的,你的生命为的是让别人高兴。在家要听从于父母,在学校要听从于老师,在工作单位需要得到领导的认可,你就像一个‘螺丝钉’一样。”

“螺丝钉”这个词比较现代,那么会有人提出疑问:“是不是只有新中国的人,才会有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的。

孔子在《论语》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仁者,人也。”——人要建立在做好事上。“仁”字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二”,也就是说,我必须在关系中对你好,对你实行“仁义”,我才有资格成为一个人。

因此,按照中国一直以来的人生哲学来讲,只要你是一个人,你就要对别人好,否则你就是“禽兽”。

如果经常出国的话,可以感受到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不自在”——笑得不自在,走路不自在。

在国外,就算是一个大街上的清洁人员,都是开心的。而在中国,就算你的职业再“高大上”,比如作家、主持人、心理医生。但由衷地热爱自己职业的人,无论在哪个圈子中,都不算多。

很多人都有身不由己的感觉,但其实这并不是由你的职业决定的,而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做到热爱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觉得莫名其妙,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的。因此你会觉得这份工作不值得,但真正的原因是,你还不知道怎样过自己认为值得的生活。

传统孝道中的“毒”

传统意义上的“孝”即“子承老”。很多人会因为我反对孝道而攻击我,他们认为我反对孩子养父母。其实并不是的,我反而是很赞成的。在中国的养老制度不合理的情况下,如果孩子经济能比较好而去赡养父母的话,这是应该做的。

但关键的是“子承老”的另一部分——孩子要承接父母的意志。这就更是有“毒”的。

之前提到的“仁义”的“仁”,并不能体现出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毒”性有多大,但“孝”这个能够充分展现。孩子要按照父母的意志来生活,这才叫做“子承老”。那么孩子自己的生命就毫无意义了,他们的生命是建立在让父母高兴之上,这其实是中国人没能“做自己”的核心。

所以很多孩子会觉得做自己是自私的,因为会让父母不高兴。但这是“做自己”的一个必经的阶段,必须要让他们“不高兴”,但并不是跟他们作对。

我对我的很多来访者都说过:“你想做自己没必要去叛逆。”但是能感觉到在他们的观念里“毒性”非常大,他们在强烈地传达着“就是要和父母作对”的信息,如果不这样,他们体会不到什么叫“做自己”。因为在大部分的事情上,他们都要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本文来自心理咨询师孙彩群的博客,

中国:补齐短板迈向教育强国
中国最难娶老婆的五个城市当地男人压力巨大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一
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一集今晚播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一
为什么没有通用有效的止痒药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欧洲
鼓励孩子别只会说“你真聪明”,不如试试这15句话
孩子叛逆语言对照表,家长这样应对更有效!
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8岁舅舅把6个月外甥留在家 自己下楼玩还迷路了
家长 别给孩子错误的打扮
一天6个多小时"泡"培训班 谁抢走了孩子的暑假?
9岁女孩开美食培训班:每次4到6名同龄学员,自己支配利润
共享法拉利来了!1分钟1块钱 油费要自己付
什么样的食物,有利于改善孩子的便秘?
中科大少年班爱招什么样的学生
尽量让孩子自己玩耍
魔都适合约会的小资餐厅 用美食来犒劳升级后的自己
应勇赴普洱大理考察扶贫协作落实情况,什么事让佤族群众载歌载舞
这些中国网络小说厉害了 老外读者追着“催更”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
为什么有了孩子以后,和老公的感情越来越淡了?
刚出生宝宝为什么要留下小脚印 而不留手印?
中国社科大迎来首批本科新生
共商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亚洲十大超级豪宅:四处在中国内地三处在香港
和孩子分房睡需做哪些准备?
挑错教育会增长孩子的负面情绪
“富养”孩子别忽略这些底线
什么样的“双创”空间才受欢迎
买房为什么要尽可能多贷款?4大原因为你揭秘
为什么日本的人口密度大于中国却流行小的二层建筑
上海的十个岛屿美如画!没去过还敢说自己是上海人?
自己做的月饼最美味--手工红豆月饼(图)
“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