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孩子学习主动性的5句话 你说过吗?
开学初始,很多家长又开始陪孩子写作业了,这个过程让很多家长感到困扰,在他们给我们的留言中,超过一半的问题都是关于孩子学习的,尤其是写作业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学习不主动,主要表现的行为可以归结为四“不”:
不自觉:写作业磨磨蹭蹭,没有自觉性,总要大人催着,大人不在时做作业就拖延,有时候能写到凌晨。
不专注:孩子写着作业就发呆,或玩手里的小东西,学习的时候不专注,只要有一点声音就分神。
不认真:题没看完就开始做,结果很多会的题都做错了;不认真仔细审题,只是打眼看一下。
不让说:孩子写作业,大人一说,还犟嘴,特别爱哭,道理讲一大堆,嘴上说明白了,过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看到这些文字,真是觉得写作业就是亲子关系的分割点,“上一秒母慈子孝,下一秒鸡飞狗跳”。很多家长把问题用几十个字描述一番,其实我们应该明白,每个问题表象相似,但是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孩子学习不自觉、不认真,有可能是学习兴趣没有建立好,外部环境有干扰,专注力被破坏,当时和父母的关系不好导致情绪消极,最近没有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是每种情况都会涉及的,它很影响孩子做家庭作业的状态——父母的语言,有时候我们习以为常的催促、批评甚至责骂,都可能严重影响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孩子生气、担心、委屈等不良体验都会和学习、写作业挂上联系,之后更加讨厌学习,所以说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有时候是藏在我们父母的语言里的,那么我们需要注意哪些说话方式呢?
否定的语言
在以上情境中,父母最喜欢用的一个字就是“不”,不认真,不自觉,不要拖延……这些否定性语言的重复,容易让孩子紧张、反感,行为上表现出磨蹭、犟嘴、哭泣、发脾气等。
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分享两则新闻,讲的都是孩子爬上了阳台,面对这么危险的情境,两则新闻中大人的语言不同,一个叫孩子“别动”,另一个叫孩子“坐好”,结果前者发生了悲剧,后者得以援救。人类是听不了“不”字的,孩子更是如此,有时候父母越反对,越强化了孩子某种行为,比如我们告诉自己脑中不要想一只粉红色的小猪,它却立马就在脑海里浮现。
《小猪佩奇》
那家长说,我们就不能对孩子说一个“不”字了吗?其实,不说“不”字的背后是让我们关注如何引导孩子的正向行为,因为“新事开启易,旧事停止难”,我们可以在否定的意思中表达正向行为,告诉孩子“要”做什么,不是“不要”。比如:
你的数学成绩不好,你还不好好学习?!(×)
你的数学成绩有很大提升空间,如果你好好学会更好。(√)
贴标签的语言
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家长很容易用因果逻辑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很多家长会说:
因为你不专心,所以你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因为你不认真,所以你总是做错题。(×)
这些指责的话语,很容易给孩子贴上“不专心,不认真”的标签,孩子可能也会慢慢认同,开始为“不专心、不认真”感到羞耻,后来慢慢地可能觉得反正家长也这样看待自己,无所谓了,没有改变的动力,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偶然的行为问题上升到个人品质不好,更不要归结到孩子的先天因素上,那样孩子就觉得更加难以改变了,比如:
因为你太笨了,所以总学不会。(×)
因为你就随你爸爸,太粗心,所以总看错题。(×)
孩子的成长总会遇到问题,与其纠结于孩子的过去,不如把关注点指向下一次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的事情上。可以和孩子说:
下次你如果把握好时间,就会按时完成作业了。(√)
你如果注意审题了,下次就很可能做对了。(√)
比较的语言
为了纠正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向其他优秀的同学学习,很多家长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有人说:世界上最好的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比较的语言,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压力,丧失进取的动力,因为我们给孩子强调的都是别人多好,而没有让孩子看到别人是如何做到的。比如:
你看人家小红,弹琴弹得多好,你就不行。(×)
小红练习了一年,才达到今天的水平,如果你坚持也可以。(√)
如果父母能不只看结果,而是看到别人家孩子刻意练习的过程,更能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留给孩子比较后的打击。
其实,孩子都有进取之心,有时候就是找不到方法,某一方面表现出色的孩子,除了天赋,往往是在努力中感受到了成就,之后在细节方面突破瓶颈做得更好,比如两个学习画画的孩子,临摹的过程中,如何看出谁的水平更高一些呢?
初级水平的孩子,往往是看一眼,画一下,主体部分还可以,细节还待打磨。
高级水平的孩子,往往是看一段时间,然后埋头开始画,主体部分很好,但是边缘等细节更胜一筹。
所以说,别人做得好也不是轻易做到的,我们可以让孩子请教优秀的人是如何做到的?如何突破瓶颈期?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对孩子比比较更重要。另外,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提高能力,应该让孩子看到前进的方向,而这个方向也应该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孩子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地方,不要要求孩子一下达到“别人家孩子”的最高水平。
表扬的语言
当然,也有很多家长用表扬或者奖励的方式希望促进孩子学习,尤其是物质奖励,这样做往往让孩子把对学习的内在成就感转化为对外在的物质的追求,鼓励、肯定孩子内部的品质,才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内在动力,比如:
你真棒,按时做完了作业,奖励你玩20分钟游戏。(×)
过程中有很多困难,你最后还是按时完成了,你真有韧劲。(√)
我们总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教育、纠正孩子,其实最好的教育契机不是孩子出错的时候,而是在孩子做对的时候,这时候更需要你的及时反馈和认可:
你真有办法,遇到错过的题目,都标记又摘抄了一遍。(√)
你作文写的很丰富,用了几个新成语,你一定读了很多书。(√)
多关注孩子内在的品质,让孩子体会到比如修正错误、读书带来的好处,并且被你关注和认可,当孩子把改错、读书带来的成就感、愉悦等好的体验与学习联系起来,孩子才愿意继续努力。
忽略表情动作的语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曾提出过一个公式: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语言 38%的语调语速 55%的表情和动作。所以说,有时候家长学到教育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话术”,回去对孩子说同样的话,觉得没有效果,有可能是我们忽视了其他部分,因为我们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语言只占一小部分,比语言更重要的是说话的语调语速、表情和动作,这些更容易被人感知到。
有一次一位妻子,学到“先扬后抑”的说话方法,觉得这样给人提意见更容易被接受,于是回到家她对丈夫说:我觉得你做得很好……丈夫说:你是要说“但是”了吗?
其实很多说法只是技巧,关键还是看说话人背后的心情传递出的感觉,如果我们是急躁、批评、挑剔的心态,很难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支持。
其实,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候的最佳姿态,我认为就一个字,是“陪”,而我们很多父母做成了“盯”,陪伴的状态是父母可以在旁边看书,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坐在孩子旁边监督和催促,甚至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时不时给孩子听写一个单词,指出一个问题。当然,我们陪伴最终的结果,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直到孩子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业,“陪”的最终目标是“不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