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头移植成功,伦理障碍也无法克服

2017-11-22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见习记者 李晨琰

■ 仅从技术角度谈,如果对头移植的科学研究能带动如今的神经保护、功能重建与修复等突破,一大批临床上的截瘫患者将率先获益

■ 一般器官移植有三大目标———第一是挽救生命,比如心肺移植;第二是恢复生理功能,比如眼角膜移植;第三是治疗严重的疾病。而“换头术”会把病人的身份混淆,造成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的混乱,难以获得社会的认同

“国外媒体透露说,哈尔滨医科大学任晓平教授完成了第一例头移植,这个说法是不妥当的。”昨天上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穿着白大褂的任晓平面对媒体此前的报道作了否认。但随后话锋一转,他说:“我们团队最近有一个重大的科学突破———完成人类第一例头移植外科模型。”

“换头术”惊世骇俗。从此前的心脏移植、手移植,到如今号称的“头移植”,难道曾被视为科幻的情节将成为现实?

眼下,对此唱好唱衰的声音都很热烈,到底是言之过早,还是因为时代局限看不到“真正的未来”? 有专家说得很中肯,抛开噱头效应不谈,如果因此带动神经保护、重建等神经外科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对广大临床患者来说不是一件坏事。也有专家指出,这个手术即使在技术上成功,伦理上的障碍也是无法克服的。

离真正“换头术”还有一段距离

“不是头移植,是完成了人类首例人体头移植外科实验模型。”昨天发布会一开始,针对此前媒体报道提到的“换头术”,任晓平纠正说,“民间所说的‘换头术’在医学上被称为‘头移植’,我们团队是在新鲜的尸体上完成了头移植临床前的模型设计,也就是第一次将头移植整个外科手术的步骤、设计完整地提出来。”

据任晓平介绍,在长达约18小时的手术中,他和团队成功将一具尸体的头与另一具尸体的脊椎、血管及神经接驳,但目前只是解决了“换头术”进行前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距离真正的“换头术”还有一段距离。

相比之下,任晓平的合作伙伴并没有这么“低调”。就在11月17日,英国 《每日邮报》 报道,意大利神经科学家塞尔焦·卡纳韦罗宣布全球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手术地点正是在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任晓平教授参与指导了这次手术。

中枢神经再生突破,截瘫病人或可先获益

头移植可不是任何一个传统科系能完成的,涉及脑外科、骨科、血管外科、重建外科、头颈外科等多系统,临床技术和理工科的配合也必不可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卞留贯称,复合组织移植手术复杂程度非同一般,相比肢体移植手术,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更差,“头移植”手术的技术难题包括中枢神经再生、免疫排斥、人体大脑低温冷冻等。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的连接、“脊髓缝合”更是难上加难,被认为是“头移植”推进中尚未突破的世界级技术难题。

任晓平在媒体发布会上也谈到,医学发展了几十年,但常见的脊髓损伤所带来的中枢神经功能修复问题仍未解决,而他们团队在这个难题上有了重大突破。他介绍说,他们的实验人员曾从狗的背部开始进行脊髓全切断,再立刻把它融合,融合方式是用特殊的化学药物———粘合剂聚乙二醇(PEG)。据他透露,为期一年的观察中,“狗的恢复效果非常好”,但“无法和正常狗完全一样”。

卞留贯称,以往确实认为中枢神经一旦被切断将不会生长,其功能得不到恢复,而如今有实验证明二价染色体 (Gemini) 脊髓融合技术可以让两端脊髓有效融合在一起。此外,传统上认为中枢神经无法恢复,但近十年科技发展在逐步推翻这个观念,比如用干细胞、电刺激等。

“仅从技术角度谈,如果对头移植的科学研究能带动如今的神经保护、功能重建与修复等突破,一大批临床上的截瘫患者将率先获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晓华谈到。他同时强调,“科学技术应该用在有益于人类发展的道路上”,“换头术”所引发的伦理隐患有待商榷。

头移植可追溯到1908年,但医学探索应有伦理底线

主流医学界到底怎么看这件事?作为全球最大的神经外科学术组织,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 (WFNS)10月23日发表声明指出,应用头颅移植的技术具有一定可能性,但目前,只是能在人体头颈必需的脑血管吻合基础上建立脑血液循环,由于脊髓横断后,头与身体不能建立神经联系,人们仍没有能力做脊髓离断后的神经原再生。“因此,头颅移植不但在伦理学上不可接受,在科学方面也毫无意义。”

采访中,神经外科领域的医学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换头术”仅是部分科研人员所为,“他们有些并非神经外科领域人士”,这也并非神经外科的主流研究。

不过,记者翻阅史料发现,少部分科学家对“换头术”的痴迷已有百年,有关头移植的记载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908年5月21日,美国生理学家格斯里和法国医生卡雷尔把一条狗的头移植到另一条狗的脖子旁边,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条双头狗,这被视为“换头术”的开端。

任晓平在发布会上展示了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多篇论文。其中,有关小白鼠和大白鼠的头移植研究分别发表于1996年、2017年,此次的“第一例人体模型的头移植术”也于近日在 《国际外科神经学》 (SNI)见刊。

“头移植手术即使在技术上成功,伦理上的障碍是无法克服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樊民胜告诉记者,一般器官移植有三大目标———第一是挽救生命,比如心肺移植;第二是恢复生理功能,比如眼角膜移植;第三是治疗严重的疾病。而“换头术”会把病人的身份混淆,造成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的混乱,暂时难以获得社会的认同。

樊民胜强调,医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众的健康,在医学探索上应有道德底线。若想继续这类手术探索,应向国家卫计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提交申请。

很多医生说,“换头术”带来的到底是恐怖一幕,还是医学的进步,尚不可知。

工程伦理应该成为工程教育“第一课”
仁济医院完成第1000例儿童肝移植手术
沪普陀四个地块征收成功 最后的千户棚户区将消失
中国最高的十大巨人,姚明无法上榜
2017奥迪专业双杯竞赛成功助推奥迪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中国成功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券
女孩头部无法竖立姿势诡异 被视为罪恶象征令人恐惧
C919成功转场西安阎良,标志着已具备城际航线飞行能力
中华传统的魅力,是原创艺术成功的血脉
上海 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关键词(样本·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①)
“十大水景”扮靓首个低碳商务区
第三届两化融合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上海优秀首席信息官颁奖典礼成功举行
【社会观察】社区“前端配合”是环保企业“成功的一半”
谁说人类与动物无法和谐相处?
朝鲜宣布成功试射新型洲际导弹 韩国举行导弹实弹演练回应朝方导弹试射
国际航班上乘客四个小时无法排尿,上海医生成功导尿避免返航
曝特维斯决定不回申花 若无法加盟博卡将就此退役
追尾咬断自己舌头无法缝合致残 摩托男飙车酿悲剧
咋回事?新版苹果手表无法拨打和接听电话
试管婴儿“冻胚移植”可靠性获证实
沪剧《挑山女人》被三个地方剧种移植搬演,如何让优质现实题材好戏跨界共享
“多利羊”原来是安乐死的!克隆动物是科学进步,更是对伦理的挑战
上海市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筹)揭牌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