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辈子有“温度”的教师

2017-09-12信息快讯网

 

做一辈子有“温度”的教师-信息快讯网

课堂里的朱爱民老师。(杨浦小学分校供图)

■本报记者 张鹏

上个学期,杨浦小学分校语文教师、班主任朱爱民的耳朵突然听不见声音了。周五下班后,她赶到医院看病,谁知,立刻就被医生“扣下”了。眼看周一就要住院,她在周末为五年级赶出了好几份《品德与社会》复习卷;住进了医院,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她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赶在医生查房前把35个孩子的作业批好……

自从1987年站上三尺讲台,朱爱民已连续30年担任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她喜欢孩子,喜欢教学,为此多次放弃升任管理岗位。她说,教师是面对“人”的职业,要有“温度”地面对学生和家长。“我希望我教出来的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人。”

她是一本教学“活字典”

在杨浦小学分校,老师们送给朱爱民一个昵称“活字典”。学校里几乎每一位新教师,都曾向她请教过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

三年级语文教师陈逸婷最喜欢向朱爱民请教问题。去年,陈逸婷要准备公开课展示,每天下班后,朱爱民都和她一起备课、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地修改教案……陈逸婷回忆说,朱爱民对于教学的细节要求很严格,比如她要求年轻教师在使用评价语言时要具体、有细节、有针对性。比如“你今天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响亮”“你今天的作业字写得非常工整”等等。

在语文教学岗位上耕耘了30年整,朱爱民依旧保持对教学研究的热情。“小班化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每次出现新的教学改革,朱爱民都潜心研究,因为她知道,教师吃透这些教材,获益的是学生。从教30年,朱爱民虽然早就对课本和教学环节烂熟于心。但每年暑假,她仍然会在家重新备课。“课本虽然一样,但面对的孩子却各有不同千秋,仍旧需要认真对待。”她说。

“做班主任就要将心比心”

因为经验丰富,朱爱民30年来一直担任低年级班主任。“每年学校开放日,对口片区的家长只要跟朱老师聊上几句,都会放心地把孩子送到杨浦小学分校来。”校长马燕婷说,“朱老师有种‘魔力’,家长再多的疑惑也能在她这里化解。”而朱爱民总结30年班主任工作的心得:“做班主任就是要将心比心,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来关爱,用合适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跟随爷爷一起生活的豆豆总喜欢发脾气,爷爷说的话根本听不进。朱爱民知道后,送给豆豆一面镜子:“你看,如果你发脾气,镜子中的自己就会皱着眉头,很难看。如果你对着镜子笑,镜子里的豆豆也会很阳光,为什么要把自己最难看的一面展现给亲人呢?”回家后,豆豆再想发脾气,就先拿出镜子来照照自己。“爷爷,我再也不对你发脾气了。”豆豆的爷爷把孩子的变化告诉了朱爱民,令她开心不已。

朱爱民有个习惯:她总会在办公室里备上几身孩子的衣服,哪个小朋友上厕所不注意弄湿衣服,她会帮孩子用热水擦洗好身体,再为孩子换上干净衣服。“我的孩子小时候也经常上厕所不小心弄湿衣服,我都很心疼的。将心比心,帮孩子及时换上干净衣服,孩子舒服,家长也放心。”

创新品社课,为缺失的家庭教育“补课”

杨浦小学分校有部分随迁子女,他们的父母忙于打工,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身为学校 《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朱爱民大胆尝试开展家庭教育亲子活动课《给我一小时》,为家庭教育“补课”。

小阳来自安徽农村,第一次家访时,朱爱民带去了一份《告家长书》,家长接过这张薄薄的纸,却面露难色:“老师,这上面写了什么?我不识字!”朱爱民拿起通知,一字一句地读给家长听。“小阳妈妈,以后学校会有很多通知,我就用微信发语音给你,可以吗?”家长连连点头。至此,朱爱民给小阳妈妈发了一年多的语音。二年级开始,朱爱民鼓励已经识字的小阳向妈妈传达通知,还教妈妈识字。

细心的朱爱民发现,懂得识字的小阳开始对从事清洁工工作的妈妈显露出了“嫌弃”,不希望妈妈接送她上下学。朱爱民便在亲子活动课上播放了小阳妈妈工作的视频,她说:“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小阳妈妈为城市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城市的美容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她!”此时,小阳在位置上,低下头泪流满面。后来小阳妈妈告诉朱老师,小阳一回家就拥抱了自己。

朱爱民常说,因为有了家人支持,她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