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17-09-26信息快讯网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长篇特稿《上海是党的诞生地,要牢记历史使命——“习近平在上海”系列报道之一》在上海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昨天,解放日报、报、新民晚报联合报道组采写的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要牢记历史使命”——“习近平在上海”系列报道之一》,经全市主流媒体刊播后,在上海各级党员干部、基层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上海各条战线要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传承好共产党人的光荣与梦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紧密结合上海实际,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以更加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是上海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第一部党章也诞生在上海,这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光荣与骄傲,也意味着我们特殊的责任与使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历史赐予上海的宝贵财富,也是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

一口气读完整篇报道,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非常振奋。他表示,中共“一大”会址那间18平方米的石库门房间里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筑梦的地方,也是共产党人梦开始的地方。纪念馆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传承好“红色基因”。在建党100周年前后,纪念馆还将依托“革命圣地及重要旧址全国合作联盟”平台,盘活全国的红色资源,策划举办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全球巡展,用丰富的图片、史料、视频等,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

方寸之间,开辟新天地。今年6月30日,经过四个多月闭馆整修后,软硬件全面改造提升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办公室主任朱胤表示,将党史研究和纪念馆宣传教育等职能更好地结合起来,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是纪念馆开展工作的永恒命题。“二大”会址纪念馆全体同志一定不负期望,传播核心价值、传递坚定信仰。

把“四大”纪念馆建造好,把史料征集好,要重视党史研究工作,是2007年习近平在虹口区调研时的郑重嘱托。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徐明表示,读到当年的嘱托,倍感温暖、深受鼓舞。

“四大”纪念馆通过征集史料、查阅档案、课题研究、口述实录、专家研讨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党史基础研究,纪念馆研究人员还实地考察重要革命旧址和名人故居,编纂口袋书《中国共产党在虹口》,把“隐藏”在街头巷尾的红色印记串联成醒目的红色“珠链”,“不断丰富、创新党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市民心中,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干部作风建设,是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上提升能力,在急难险重的“火线”中磨炼意志,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发展的根本保证。

任何工作,如果光有决策没有落实,都只是一句口号,必须重视抓落实,重视发挥督查在抓落实方面的重要作用。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时任上海市委督查室副主任马咏华回忆说,习书记的语言很生动,他当时就说,督查工作看准了就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加以落实。”读到这里,上海市委督促检查室主任唐晓腾感慨,市委督查工作正是认真按照这一要求,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的推进落实,紧紧围绕市委领导批示指示的办理落地,盯住责任履行、工作推进、问题解决、制度完善等方面,以“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精准使力、持续用力,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2007年8月10日,上海召开全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习近平在会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们反腐败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是一片净土。他还说,腐败案件的发生警示我们,任何一名领导干部都没有天然的免疫力。”读到文章的这一段,市纪委常委王永伟深有感触:近年来,上海市纪委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同时,大力加强纪律警示教育,紧紧围绕查处的典型腐败问题,办一案、拍一片,严明纪律规矩,加大震慑警醒,做好执纪审查的“后半篇”文章。同时,还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着力点,通过立“明规矩”、破“潜规则”,不断扎紧扎牢管党治党的制度篱笆。如,针对一些腐败案件暴露出的土地征收和储备土地临时利用管理不规范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构筑不能腐的制度防线。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上海市纪委将认真贯彻党中央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要有“四个新作为”的指示要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推动上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走出基层党建新路,是我们共同的实践

党的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条主线的韧度,关系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规律、具有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基层党建新路子,正是习近平2007年4月17日在静安区调研时提出的要求。

“中华企业大厦,是静安区最早探索‘支部建在楼上、党建落到实处’的大厦。当习近平来到港商独资企业力新仪器公司时,大家一起站起来鼓掌,习近平也和大家挥手致意说,大家好!”当文章中的这一段跃入眼帘,力新公司的党员同志心潮澎湃。近十年来,力新公司始终满怀热情、脚踏实地,努力将支部打造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党组织,彰显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的生命力与社会价值。同样倍感振奋的还有中华企业大厦的楼宇专职党群工作者王琪英:“作为一名基层楼宇党群工作者,我将一如既往立足本职、珍惜机遇,在一线树形象、立新功。”

习近平在区县调研中,几乎每到一个区县,都会对党建工作提出具体而富有前瞻性的要求。长宁区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颖表示,华阳街道牢记嘱托,始终不忘“凝聚力工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投身街道“1+6”体制机制改革,率先开展国家级社区综合服务管理标准化试点,探索“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机制等新时期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新方法,进一步夯实党建基层基础、创新党建服务品牌、培育党建工作典型。

“习近平先后三次来到五里桥街道,考察基层党建等工作。”报道中的这句话令五里桥街道干部群众激动不已。大家说,我们一定不负嘱吒,立足本职、奋发有为、乐于奉献,把五里桥社区建设成为“和美街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