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 | 上大师生细数五年来科技创新的“中国突破”,自豪感使命感荡漾在大学课堂
▲为迎接十九大召开,上海大学开设专题思政公开课,主题为“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袁婧/摄)
党的十九大就要召开了,申城大学校园洋溢着一派迎接盛会的喜庆气氛。前天晚上,上海大学品牌思政课《创新中国》课堂上出现了动人的一幕——
这堂课的主题是“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围绕“中国智造”五年来的深刻变化,一场师生互动拉开了课程的序幕:从复兴号高铁达速,到C919大型客机成功试飞;从“神舟”飞天、“蛟龙”下水,到“北斗”组网,再到“墨子号”飞天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千公里量级量子纠缠分发、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首次新发现脉冲星……学生们娓娓道来,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他们说,这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对称科技杀手锏,仿佛一张张惊艳全球的“中国名片”。
教室里,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静静地、全神贯注地听着,听了整整两个半小时。课程进入后半程,老人被请上了讲台。他就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研究生、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戴世强。“今天,当一名中国人,我们是幸福的。在大学,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都会发现,论科研条件,现在比我导师那一辈优越得多了。请大家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好时光,加倍努力报效祖国……”戴世强教授一番肺腑之言,赢得现场大学生一片掌声。
教室正前方的投影屏幕上,不断循环播放着这堂“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主题思政课的课件。课程负责人、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介绍,作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这门课的一大特色就是“大咖云集”,明星教授、崭露头角的科研团队负责人走进课堂,通过多学科专家同堂串讲方式,把思政教育与学科前沿相结合,实现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上大学前,我生活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山村,后来考上大学、读研究生、出国深造,一路从武汉、到上海、再到英国留学。我深深感到,正是得益于国家的快速发展,才能实现自己更大的抱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建华,结合个人求学经历和大学生分享她所在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鼓励青年学子密切关注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未来五年,对在校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届时,你们将走出大学、走向社会,‘创新中国’的使命就要落在你们这一代人的肩上。”
上海大学无人艇研究团队负责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罗均教授以及团队骨干蒲华燕、杨扬也集体现身课堂。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5岁,而其研制的“精海系列”无人艇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已在南海巡航、南极科考等关键领域大显身手。“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尽早加入我们无人艇团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蒲华燕在讲课之余,还向本科生们敞开了科研团队的大门。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群体,砥砺前行要后继有人。”课程负责人、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说,通过用活课堂资源,引导大学生感受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的辉煌成就,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
“我们热切期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真希望自己能快点成长,早日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在这个时代,靠着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大放异彩。”……在这堂课的尾声,大学生们纷纷提笔写下自己的感想。走出教室的他们,心是火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