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为孩子倾其所有,一边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90%的中国孩子正在每天经受残忍的“精神虐待”

2017-10-19信息快讯网

01

五一的时候回老家,七大姑八大姨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大人们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孩子们聚在一起也玩的非常开心。突然5岁的小侄子不小心碰倒了小花架,虽然声音很大,但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坏,扶起来就好了。

可能是被巨大的声响吓到了,原本跑得最欢的小侄子一瞬间安静下来,站在画架前低着头一动不动,嘴里喃喃念叨着“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嫂子(小侄子的妈妈)看到后三两步冲过去一边把他拎到一边,一边数落:“叫你不要乱跑,净会惹麻烦,在家怎么跟你说的……”原本就难过的小侄子眼泪开始吧嗒吧嗒往下掉,最终在亲戚们的劝阻下才嫂子放开孩子。然后的聊天内容就变成了妈妈们对孩子的吐槽大会,小侄子也在嫂子的眼神威胁下乖乖蜷在沙发边上,小侄子愈发难过的表情和所有人开心的笑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边为孩子倾其所有,一边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90%的中国孩子正在每天经受残忍的“精神虐待”-信息快讯网

后来回家路上做地铁,有一个奶奶带着7岁的小女孩,小女孩嘴里含着一块糖,边吃边绕着把手转圈,期间奶奶提醒了好几次要她老实坐下来,但女孩只当没听到,奶奶说了几次也就不再管教了。

突然女孩不再转圈了,哭丧着脸向外婆求助,原来是整块糖吞下去了,女孩说卡在喉咙里很疼。奶奶知道事情后立马开始教训女孩:“叫你老实点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喉咙被卡住了,然后就要被卡烂掉了,看你以后再不听话”。

然后我就看到小女孩一直用手摸自己的喉咙,不停地做吞咽的动作,显然是被吓到了,也许她真的担心自己喉咙会烂掉。在那之后我每次做地铁都会想起来小女孩捂着脖子吞咽的样子。

一边为孩子倾其所有,一边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90%的中国孩子正在每天经受残忍的“精神虐待”-信息快讯网

几个月过去,这两件事一直让我印象深刻,这让我想起来之前去纽约做学术交流的时候,一位教授知道我是中国人后特意来和我交流,他说他曾在北京待过一个月,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就是中国的家庭都非常爱孩子,但是有一点却让他非常不能理解:你们可以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倾其所有,却总是吝啬于情感支持,甚至习惯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其实我当时听了并没有多大感触,但随着对孩子的关注越来越多,看待事情的角度就变得不一样起来,所以以前看起来稀松平常的小事,此刻却颇为在意。于是我深入了解了一下有关“情感支持”的相关知识,发现其中的道理值得所以中国家长警醒。

一边为孩子倾其所有,一边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90%的中国孩子正在每天经受残忍的“精神虐待”-信息快讯网

02

什么是“情感支持”?

情感支持是育儿的基础步骤。育儿的本质其实就是建立关系,这和爱情、友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而关系协调的最好方式就是情感支持。

具体做法也和谈恋爱一样,放下大道理,先无条件给予对方情感上的支持。当孩子自己已经处于情感受挫的状态,这时需要我们做的是给予他情感上的支持,先让他从这份受挫的感情中解放出来,等到情感平复了,再进行教育。

就像开头的两个例子,孩子已经非常难过了,非常害怕了,他们的感情正处于受挫状态,但是家长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还继续在孩子的伤口撒盐。

现在很多父母都开始重视孩子的安全感,绞尽脑汁为孩子做一切事情,却在不经意间将努力筑建的安全感一一摧毁,安全感不仅仅是你每天为了孩子做些什么:陪玩、哺育、带出去旅行,安全感更多的是在点滴小事里,在孩子的感情受挫时,你有没有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安抚。

无条件接纳孩子,让孩子明白无论自己怎么样,都可以像父母寻求帮助,这份坚定的后盾,正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础。

一边为孩子倾其所有,一边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90%的中国孩子正在每天经受残忍的“精神虐待”-信息快讯网

03

倾听永远放在第一位

父母总是高估了自己的“聪明”,孩子一旦出现问题,我们总是第一时间以非常强势的态度干预进去,拒绝孩子的情绪,拒绝孩子的表达,用我们的智慧去“想当然”地对孩子表示“理解”。但在教育界有一句特别著名的话: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最了解我们的情绪,孩子也不例外。

所以当孩子犯错、当孩子情绪不好时,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是提醒自己“我不是他”。不对摔倒的他说“没关系”,不对丢掉心爱玩具的他说“大不了再给你买一个”。先蹲下来用心倾听他,听他哭声里的伤心、恐惧、沮丧、愤怒,给他一个拥抱直到他平静下来,然后再谈论刚刚发生的事情。

我们的陪伴和聆听,我们无条件接纳的态度,很多时候比口头上的教育意义大得多。

一边为孩子倾其所有,一边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90%的中国孩子正在每天经受残忍的“精神虐待”-信息快讯网

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就像开头分享的这两个小故事,如果当时家长可以慢一步,可以先听先听先听,也许我们听到的就是孩子的自责、反思、认错。这时我们就可以支持孩子走出这些情绪,孩子的情感得到支持后,我们可以再总结,下次应该注意什么。这样的教育意义是不是比直接上来一顿数落更好呢?

很多父母甚至老师都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害怕,我们害怕当下不教育,这个孩子就变熊。而且我们的确看到太多,即使当下严厉教育,他们也还是嬉皮笑脸,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既然如此,那我们怎么还可能先情感支持呢?

“我们常常低估爱的力量,却高估了管教的手段”。当一个孩子与父母的链接受损时,他的本能反应就是两种,害怕,继续用各种熊的手段来引起父母关注,试探父母的爱;叛逆,拒绝一切有效沟通,你说的我全部反着来。

一边为孩子倾其所有,一边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90%的中国孩子正在每天经受残忍的“精神虐待”-信息快讯网

“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最需要爱”,这句话听着鸡汤,却真的就是这个理。捣蛋犯熊,上升到心理精神层面,其实是心理健康的失衡。情感支持是维持心理健康的最关键手段。

因此,任何时候,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不要因为我们的害怕(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我们心理健康的失衡),而去破坏给予孩子情感支持的环境。

我们是如此深爱我们的孩子,那就请不要在伤口上撒盐!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