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举行 专家围绕让更多残疾人有尊严地生活展开热议

2017-12-03信息快讯网

今天是第26个国际残疾人日。昨天,在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复旦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上,与会者热议,如何让更多残疾人参与、共享社会的进步,让更多残疾人有温度、有尊严地生活。

“残而不障”是残疾人事业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吕军教授致力于推广实施了新生儿听力筛查这项技术在我国的普及。他在论坛上提出,“通过对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的早发现、早干预,我们做到了‘十聋九不哑’———由于听力的补偿、重建,这些原本听力障碍的孩子获得了听力,由此减少了甚至消除了他们的生活障碍。”这项研究让她认识到很多残疾其实可以做到“残而不障”。

吕军等学者还认识到,“残而不障”,光靠技术进步还不够。“从最早关注一个个技术如何改善某类残疾人群体的生活,到后来我们发觉这还不够,需要系统支撑和研究跟进。”

明年中国残联将迎来“而立之年”,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制度建设上,“两项补贴”尤具开创性。2015年,为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国务院决定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简称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目前“两项补贴”已覆盖我国。

如同一名学者所说,残疾是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风险,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残疾人,中国有超过8000万残疾人,如何让残疾人既感受到社会温度,又能通过自主拼搏实现价值,需要全社会关注与制度支撑,也需要观念更新。

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出席论坛并致辞。

美国残疾男童用残肢给弟弟喂奶嘴 画面暖心
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不忘为民初心创造美好生活
梦想,从这里启航——记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国革命原点
加氢站落成,丰田开始氢燃料电池车在中国的实证实验
朗逸荣膺CACSI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测评冠军
中国六大一线城市对比,你认为谁的城建更胜一筹?
新时代 新气象 新征程 | 以钉钉子精神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精准营养”有望进入日常生活
党代表在基层 | 持续改善民生,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开启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一一四论习近平主席亚太工商峰会主旨演讲
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引领创新发展,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主题论坛
首届中国军事网络媒体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第三届两化融合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上海优秀首席信息官颁奖典礼成功举行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开幕,大量新技术已进入融合应用阶段
上海357个地铁站综合实力哪家强
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二论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主旨讲话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 北京倡议
李强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嘱托勇担使命 建设和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闭幕 中共理念缘何吸引各国政党目光
为人类进步事业继续奋斗——三论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主旨讲话
生活必备良药 这些小知识给你的健康锦上添花
习近平致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的贺信
聚焦上海文化新气象⑧ | 静安区:“全城有戏”拓展市民生活的文化带宽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南南人权论坛”开幕强调不断提高人权保障水平
市民文化节艺术创客大赛成果展展示“生花妙手” 身边的创意,为生活注入亮点
第七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沪开幕 中外专家共话“新时代的中国”
西红柿除了吃 还能让你不花一分钱 解决生活中的麻烦事
致驻沪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全体官兵和全市烈军属、残疾军人、转业复员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慰问信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