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营养”有望进入日常生活
■本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寄出一滴滴在试纸上的血,就可以得知体内一些维生素的缺乏状况? 通过微粒药丸,可以形成几十万种的营养组合,可能为人们提供适合各自健康需求的营养组合,实现精准减肥、精准降糖?
记者昨天从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营养学会基础分会等共同主办的“2017精准健康和精准营养国际研讨会”上获悉,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做法,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进入我们的生活。
“精准医学”之后迎来“精准营养”
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开展治疗,精准医疗将人类带入一个健康新时代。而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学术界逐渐提出精准营养概念,更关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测预防。
大会主席、中科院营养与代谢重点实验室林旭研究员介绍,“精准营养”是借助多组学的多层次分子信息和新的营养标志物并结合其他先进技术,更系统和精确地解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营养需求和健康的影响,从而为精准的营养评估诊断、精准的干预奠定基础,为促进健康和防控营养相关的重大疾病提供全新的策略。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身体特质,但如何找到这些特质背后的原因,又如何针对这些原因给予合适的营养,以更好地保持健康、预防疾病? 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为此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手段。比如,同样补充叶酸,对孕妇而言是预防胎儿的神经管发育异常,可肿瘤病人服用叶酸,就是促进肿瘤生长的“自杀”行为。
林旭说,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人体健康的定义也有所改变,主要从人体代谢内环境的稳定出发,即在受到外界扰动之后,比如摄入糖、酒精、脂肪等食物之后,是否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更强调了健康的动态平衡,也需要科学家对营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怎么吃更健康?结论需要大数据支持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流行病学中心主任郑苇表示,现在的营养研究真正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除了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的信息,个人的病史、社交资料、手持智能设备等数据,都将成为精准营养所需要的内容。营养研究十分复杂而艰难,而且还需要长时间的追踪,但得到的结论对于健康指导意义重大。
早在1996年,范德比尔特大学就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长宁区卫生局一起,在上海进行十几万人的大型队列调查。郑苇介绍,在这项长达近20年的调查过程中,他们得到了不少很有意义的结果。
比如,他们对中国膳食指南对中国人群能够降低的疾病风险进行评估,发现如果按照膳食指南进行营养摄入,可以使总死亡率下降25%,因此该指南是值得推广的。又如,腰果、开心果等坚果在西方膳食中是对健康有益的,但其价格较高,中国人习惯食用的花生相对廉价,但是否能起到与坚果相类似的作用?他们通过队列研究发现,经常吃点花生,总死亡率可以下降17%,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则可下降20%。
此外,他们还发现,中老年人应适当多吃点蛋白质,就可能延缓肌肉和大脑的衰老。“不少老年人总觉得吃素更有利长寿,其实并非如此。”郑苇说,调查显示,多吃鱼、水果、坚果,对维持身体功能很重要,只吃素更容易造成肌肉萎缩,所以从50岁起就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并辅以适当的锻炼。
商业公司正着手产业化战略布局
精准营养的实施,还需要技术手段的保障。在此次研讨会上,汤臣倍健、德国巴斯夫等商业公司都带来了他们专为精准营养而准备的新技术。
比如,患者只需将一滴血滴在试纸上,将这干血斑通过普通快递寄到分析测试中心,就可以知道自己缺乏了哪些维生素,应该怎样补充。汤臣倍健科技中心总监张旭光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发展起了可以检测100多个指标的干血斑检测平台,未来还将继续拓展。
又如,科研人员已研发出一种直径只有2毫米的营养素微粒,可以将所需微量元素加注其中,目前已应用于个性化的维生素产品中,未来将拓展到更多的营养素。一个普通的胶囊中可以放入65颗微粒,理论上可以提供百万种以上的营养组合,为精准营养配方找到可能的给药途径。
据介绍,不少国际保健品和营养品大型商业公司已经开始在精准营养领域进行战略布局。郑苇则表示,营养涉及人体日常健康,精准营养更强调因人而异,因此推荐推广到人群中还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