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者产业链:披着学术外衣的营销?
曾几何时,学术演讲这种信息含量大、学术水平高、代表了前沿理论传播方向的知识传授方式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演讲产业链的日益成熟,一批哲学经济学界的“名嘴”每隔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贩售着层出不穷的新理念,并将他们的“学术”迅速变现。《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日前在上海的一次演讲,看起来更像一场时尚活动而非思想活动,这只不过是这位作家来中国的一次匆匆路过,他的另一个行程迫使他必须赶着去参加某财经频道和某影视公司联合出品的演讲节目《未来架构师》的录制。
把时间再推远一点。两年前,《科技想要什么》《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那个在网上网下有着千万粉丝的著名的K·K,频繁造访中国并在多地举行多次主题演讲,造成轰动效应的同时,却几乎把讲座开成了他手里几个“众筹”项目的发布会。在两周时间里,K·K坐着头等舱,住着总统套间,稳稳地把1小时5万人民币给赚了,最后他很高兴地接受了中国众筹出版平台“赞赏”颁给他的第一位外籍专家证书。
弗里德曼在 《世界是平的》 里的重要观点“世界是平的”,获得了全球化的欢迎,特别是商界大佬们拥戴弗里德曼的思想。人们认为他道出了“技术和全球化如何改变了全球经济”,他的信息强化了这些人既定的世界观。学术的差异性与不断比较的精神,在这里似乎变成了一部分富起来的人向公众灌输其价值观的传声筒。
如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包装流行的经济学家、管理思想,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产业链模式———先通过线上一系列包装打开学者的知名度,再转为线下的品牌价值深入挖掘。在经历了三年左右的包装之后,某些教授的商业价值便会与日俱增地显现:图书出版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除为作者提供高额的版税收入外,也为这些专家学者之后的一系列市场化运作铺了路。
这可以说是一张纸延伸出的产业链市场。据知情者爆料,只要是到了某个级别的学者讲座的入场券,有的高达数万元,还需提前一两个月预约,可以说是一票难求。更有一批曾经从事着有意义研究的学者,也已被资本包装和重塑。资本的介入更是自带利益驱动———为自己赞成的观点提供学术上的支持进而获得回报。随着中国的论坛市场、咨询市场、媒体发布市场、图书营销市场的日益成熟。似乎,打造一个成熟、高效、多金的思想产业链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近年来,我们对经济思想产业链的需求,已从倚赖从国外引进学者,发展为挖掘本土资源。据了解,国内一些名校的名教授讲座邀约,早在年初就已排到第二年了,而他们的演讲费,已经比肩国际知识界那些某一领域的风云人物,甚至更高。那么,当经济思想变成了一种快速消费品,当欧美每隔半年、甚至更短时间,便会诞生或者被制造出一种新潮流新思潮,那这种被注意力经济所青睐和追捧的学术的价值,难道不会像一只3个月就养大的鸡那样快餐化吗?其营养价值真的值得期许么?有学者表示,世界史上还没有哪个时刻像今天一样充满各种思想,好的、坏的,还有许多对未来的预见。但是,经济学家或是广义的严肃学者毕竟跟娱乐明星有所不同,思想是不是泡沫化,学术有没有根基,迟早要面对时间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