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侯鸿亮谈电视剧《大江大河》的缘起——— 所有创作基于真实有感而发
电视剧《大江大河》将由王凯(中)、杨烁(左)、董子健主演。侯鸿亮说,演员的选择标准只有一条———合适,能通过自己的表演把真实的历史质感、时代情感传递给观众。(东方卫视供图)
当一部网络小说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其作者阿耐提笔写道:“我最初的题目是《大江东去三十年》,顾名思义,就是写1978—2008年这30年来我所见所闻的改革开放。我当时着重想描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从完全的计划经济摸着石头过河去往市场经济途中的各种尝试探索,对市场从自发的追求到自觉的追求,人们在其中有些不可思议的理想主义。渐渐地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追求从原本单纯的解决温饱问题变得五花八门。”
后来,这部定名为《大江东去》的小说从初稿180万字改到定稿150万字。“我几天就看完了。”提起往事,制片人侯鸿亮的记忆清晰如昨,“一拿起就放不下了,因为字里行间都是我们经历过的时代。我、导演、编剧、演员,直到所有的合作方,读完小说后,所有人都被打动了。小说里各个鲜明的人物,是各种不同经济所有制的注脚,有国有、有集体、有私营。看完小说我们会想到,改革开放开创了一段特别伟大的历史,我们国家的命运在改变,人民的命运在改变。从阿耐到我们,所有创作都是基于真实的有感而发。”
侯鸿亮始终认为,电视剧能动人不外乎三点:关于历史、观照社会、关心人。昨天电视剧 《大江大河》 的启动仪式过后,直到深夜,电话那头的他依然有些激动。因为等待与期待。
2011年,他不舍昼夜读完小说后,第一时间联系了阿耐,但电视剧版权已经名花有主。“我个人特别喜欢阿耐的文字,买不到《大江东去》,那就先买下《欢乐颂》和《回家》吧,一边合作一边等,等版权到期。”他很清楚,《大江东去》跨越30年,要复原各个时代的真实质感,对任何创作团队都是严苛的考验,都需要一种决心。
2014年,前一任版权到期,正午阳光顺利接手,上海方面也第一时间抛来橄榄枝,《大江大河》逐渐被众人托出水面。“小说最动人之处就是真实,我们的电视剧改编也一定会忠于原著。”制片人还有个期待,“原作写到2008年,电视剧第一部会拍到上世纪90年代。在第二部中,我们期待编剧能继续往前,写到我们当下,书写真正的、全景式的改革开放40年。”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