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丨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扎根国防科研 不负强国初心

2018-01-08信息快讯网

将60年的科研生涯,贡献给了祖国的火炸药事业。敢创新,不盲从。82岁仍频繁奔赴野外试验现场。他说他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推动我国火炸药技术的发展。他就是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

火炮被称为战争之神,但它的威力与射程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含能材料的性能,也就是火炸药。只要有野外试验,82岁的王泽山都尽可能亲临现场。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我从事研究的就是火炸药,也称含能材料,它对我们国家,对国防,国家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王泽山的科研总是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上世纪80年代,他率先攻克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关键技术,解决了我国每年上万吨报废、退役火炸药的处理难题,让原本具有很大安全和环境风险的“炸药包”变成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宝贝。90年代,他又着手研究如何降低武器对环境温度敏感性这个世界军事难题。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这个问题是比较困难在哪儿,一个物质受温度影响,温度高它的速度、反应速度快,这是自然的规律,是一个很难做到的。但是要真做成这个,确实又把武器的性能提高比较显著,所以世界军事界领域都关注这个事。

王泽山并没有跟着国外的研究思路,而是独辟蹊径的去思考如何更加巧妙的解决这个世界难题。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要解决他们没有(解决)的问题,你必须要超过他们,要立足这个,你要有独特的思维、路线、方案来解决,这个我就说,要有创新的思想。

经过一系列材料、结构和工艺的创新,王泽山成功利用燃料的补偿效应,发明了一种低温感含能材料,让各种火炸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都能以同一速率燃烧。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你不是温度这样升高吗?我建一个随着温度升高,自然往下降,这个补偿系统,两个一综合,它的温度变化它不变了,当然这个效果很好。直到现在,这项很核心的关键技术,在各方面优于国外的水平。

用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王泽山在火炸药领域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先后用20多年的时间,研发了等模块装药技术,大大提高了中国武器装备的性能,攻克了很多至今欧美国家都没有攻克的难关。1935年,王泽山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当时东北正处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之下,这段屈辱的经历,给年幼的王泽山深深埋下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印记。高中毕业后,王泽山就怀着“强我国防”的理想,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儿时)我的父亲告诉我,你不是满洲人,你是中国人,谁都不敢说的。非常感觉到,必须有自己的国家,必须有自己的国防。别看那个时候,我不是很大,但是这种思想是非常强烈的。

爆炸试验现场往往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为了测试火药性能,冬天要去挑战严寒,夏天又要去挑战高温。82岁的王泽山被学生们戏称为80后,他甚至比年轻的学生还能扛。

南京理工大学博士 王泽山学生 刘志涛:那边的环境大概是零下十几度,像我们年轻人过去,贴上暖宝宝,披上军大衣,冻得感觉腿脚都麻了,但是王老师跟我们身上一样的环境,一样坚持在一线。

王泽山把时间都给了火炸药研究,常年奔波,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父母最后一面。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哎呀,在那个条件下,你怎么就没有好好去照顾好自己的父亲母亲 多为他们做一点事情呢?

王泽山一辈子扎根火炸药研究,用原创的方法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说,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自己有幸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尤其我们搞这个的必须是创新,你得要走在别人前面,要为我们中国要做贡献,这个当时的初心,就是这样的。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上海产研院“创新先锋”人才计划:为青年科研人员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纳西族东巴经手抄本入藏国家博物馆
人工智能,国家间下一个战略竞争焦点
阿拉伯国家联盟开会谴责美国
《国家宝藏》刷屏 让我们去找找上海宝藏
不忘历史 矢志复兴——写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上海8类人涨工资方案出炉 涉及技能人才、科研人员等
从“战争中没有女性”到“国防部甜心网红” 女兵审美折射俄罗斯社会变迁
中国成就闪亮2017年科研“世界榜”
那些复旦科研学霸背后的故事
那些复旦科研学霸背后的故事
集成技术精华 北京(BJ)40系列柴油版成老司机利器
牛仔行业多牛人,这位技术大牛你给打几分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丨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侯云德:“火山口”上的守护者
2017年中国人均出游达3.7次,出境游1.29亿人次
“沪产”国家科技奖比重首超20%
习近平向王泽山侯云德颁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科技奖营造“重质量轻数量”新风尚
王泽山:“中国诺贝尔”科研“成瘾”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特别报道|中国科技正站在飞跃发展的新起点
国家卫计委回应今冬流感为何如此高发:由综合因素叠加导致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全硅激光器,以硅为增益介质产生激光
文汇战略 | 美军再度发布《国防战略报告》 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
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关于美《国防战略报告》 涉华内容的谈话
美国导弹驱逐舰进入黄岩岛邻近海域,外交部、国防部强硬表态
国防部回应美国国防战略报告:寻求霸权的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
特朗普政府发布首份《国防战略》报告 重回冷战思维聚焦“大国竞争”
“医学科研正在升级医疗服务”观察系列 | 高端医疗器械实现“中国创造”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