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世界作曲系学生写出来的作品都差不多?

2018-01-18信息快讯网

为什么全世界作曲系学生写出来的作品都差不多?-信息快讯网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

说到中国的交响乐作品,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仍然是《梁祝》《红旗渠》等。与它们的久演不衰相比,近一段时间以来,兼顾大众口味与高超技巧的音乐作品却少之又少。

在国家开始大力扶持和关注交响乐创作的背景下,新时代需要怎样的交响乐,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今天下午,“新时代的交响乐论坛”在沪举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提出,“新时代的交响乐作品应该具备历史的高度、思想的高度和人民欣赏的高度。”
 
交响乐做出来一百部,有五部成功就可以了
 
通俗易懂,旋律优美,是音乐作品被大众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对于当下的交响乐而言,叶小钢也认为受众面广是十分重要的衡量标准,听的人越多越好。
 
“因为我们的人口庞大,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所以需要一些能够引起最大公约数的音乐作品来获得老百姓。如果一部交响乐出来大家都听不懂,受众面不广,影响力也会受到限制。”
 
著名音乐指挥家陈燮阳也认为,作曲不能纯粹玩弄技巧;许多国际比赛、作曲比赛要求“出新”,同时追求高超的技术,但是老百姓很难接受。交响乐本身就是“难懂”的艺术,如果在作曲上刻意追求“听不懂”、“难演奏”,净写些类似“日冕”这样虚无缥缈,毫无立意的题材,就是真正脱离了大多数的听众。

为什么全世界作曲系学生写出来的作品都差不多?-信息快讯网

▲著名音乐指挥家陈燮阳

与此同时,所谓抓住时代的机遇,不光要把中国的音乐文化用来惠民,更要推向世界,对世界文化做出贡献。在叶小钢看来,我国目前有几十个乐团,然而相对于庞大的经济体量而言,人均所占有的文化资源仍然很低。“在德国等一些发达的欧洲国家,哪怕是一个二三十万人口的小镇,就有一个乐团,甚至都有歌剧院。”叶小钢说。

新时代的交响乐,需要“狂推”、“狂做”。叶小钢认为现在产出交响乐,是恰逢其时,也是时代机遇所需。“做出来一百部,有五部成功就可以了”。

一味追求标新立异,会导致交响乐创作的窄化
 
“作曲家不能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这一点成为了诸多知名音乐教授的共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赵光指出,或一味的追求先锋、实验,或个人化炫技,结果是“全世界作曲系的学生写出的作品听起来都是一个样”,无论他们是在丹麦、美国还是中国。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交响乐创作日益窄化。

创作交响乐不是闭门造车,做小白鼠实验,而是需要走出去。叶小钢去过18次西藏,这些采风感受给予了他音乐上的灵感。“还是要把自己放入到那个环境中,去走过那里的路才能够培养艺术上的成熟度。”叶小钢说。

谈及对新时代的交响乐发展,他有着乐观的期许:“能够反映我们文化精神,民族历史,精神风貌的艺术作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李硕

编辑制作:李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曲家朱践耳去世,享年95岁,遗体捐赠医学研究
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又创新高 2.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多部委联手规范网络游戏:个别作品歪曲历史、恶搞英雄
【原声】习近平: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幸福的滨水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沪距离“国际购物天堂”有多远 同世界购物城市比有差距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幸福的滨水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2018年是个关键年
澄静了时光,惊艳了世界
深耕现实沃土的作品依旧是“阅读刚需”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新确认的梵高作品
这部巴西版《飞越疯人院》,再不看就下档了!
烟花爆竹如何藏匿“隐形货柜”?
“逐梦新时代”市民微电影节举行,本报出品作品获金奖
西安交大溺亡博士生处理结果出来,导师把研究生当什么了?
世界科技强国缘何竞相开建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这台“高速摄像机”能给分子拍电影
世界跆拳道大满贯总决赛落幕,中国队以三银一铜的成绩遗憾收场
罕见故宫内景全景曝光,不愧为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云间故事】从松江文人作品去了冯梦龙那里说起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 聚焦国际合作应对挑战
感觉全世界都在下雪,除了上海……
24部优秀网文原创作品获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介,今年申报数量创三届之最
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推介名单发布 ,《复兴之路》等24部作品入选
《黄河大合唱》被恶搞,专家表示:哗众取宠篡改作品,是对经典的亵渎
上海爱乐乐团“回家”,新排练厅颜值爆表!90后作曲家龚天鹏和乐迷聊新作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