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城市?
原则一:城市增长边界。创建紧凑型城市形态,促进可持续增长,优先考虑再开发和内填式开发,注重保护生态、农业、历史和文化资源。
原则二: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围绕公共交通创建人口密度更高的混合用途中心,设计便利的步行和骑行路线,连通公交车站和住宅、就业与服务。
原则三:混合利用。鼓励实现居住、购物与服务的最优平衡。在短途公交通勤距离内,实现职住平衡。整合各个社区内的经济适用房和老年住房服务。
原则四:小街区。建设人性尺度的街区和街道,通过各类街道组成的格网,将车流分散到较窄的平行道路。
原则五:步行与自行车。保障行人的安全、舒适和便利。鼓励沿街活动,在主要步行路线沿线打造休闲场所。街道设计应该优先考虑自行车出行的安全和便利,划定无车走廊以容纳通达的专用自行车与人行通道,也可以包括公交车道。
原则六:公共空间。提供步行可达的、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和公园,提供人本尺度的广场、市民中心以及社区服务设施。
原则七:公共交通。利用互联互通的分级公共交通技术,提供更多通畅的公共交通服务,将公共交通车站设置在便利的位置,仅通过步行即可到达住宅区、工作单位和服务点。
原则八:小汽车控制。管制停车和道路使用,限制机动车出行,提高移动性。
原则九:绿色交通。采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落实最佳实践,减少建成环境对自然环境、居民健康的影响。
原则十:可持续基础设施。执行区域节能与区域可再生能源系统、节水和水管理系统,以及建设区域垃圾管理系统。
▲ 彼得·卡尔索普昨天在上海阐述翡翠城市理念(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供图)
这十项原则是美国著名规划设计师彼得·卡尔索普基于在中国持续8年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成。他是美国最早一批开展绿色建筑的设计师,也是TOD——“以公交为导向开发理念”的创始人。昨日他来到上海,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带来《翡翠城市:面向中国智慧绿色发展规划》的主题讲座。
卡尔索普提出的“翡翠城市”理念,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适宜步行的、功能混合且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它是一种比绿色更全面的理想城市形态,一份面向中国智慧绿色发展的规划指南。它不止是绿色城市,同时包含了宜居社区、有经济活力的生态系统和低碳技术。俗语有言,黄金有价玉无价。翡翠城市所倡导的发展路径,代表着中国正从粗放式扩张的黄金时代,走向高品质提升的翡翠时代。
事实上,城市建设中的“小街区、窄马路、密路网”、“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混合用途”等理念,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有了明确的反映和倡导,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方向。而且,国内部分城市已开始实践翡翠城市的设计理念,包括昆明呈贡核心区低碳城市概念性规划、重庆悦来生态城规划、重庆解放碑商圈改造规划等项目。其中,昆明呈贡核心区和重庆悦来生态城被列为国家首批8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在卡尔索普关于翡翠城市的著作中,他阐述了重庆悦来生态城的规划思路与亮点。悦来生态城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北部,在两江新区范围内,规划面积3.4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万人,规划设计结合自然特色,以“小街区、密路网”提升街区可达性和街道活力。生态城内,六号地铁线穿过并设有三个站点,围绕轨道站前椭圆广场建立门户场所,打造适宜步行的混合利用社区,从而与开放空间、市政服务设施以及公交设施保持着顺畅联系,创造了便捷、多元的城市空间。
▲ 彼得·卡尔索普的讲座充满“人本主义”精神(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供图)
带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美好憧憬,卡尔索普的讲座充满了“人本主义”精神,为上海建设宜居城市提供了真知灼见,为中国未来城市形态提供了新鲜思路。当主持人同济大学教授唐子来询问他是否还会来上海时,卡尔索普肯定地表示,不久之后还将再回上海,与城市规划同仁一起交流探讨,为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贡献智慧。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题图:赵立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