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出不穷的“少年音乐天才”,为何30岁后大多销声匿迹?
很多人或许注意过这个现象:在中国,20岁以下的“少年音乐天才”层出不穷,但很多人在30岁以后便销声匿迹,而国外的情况刚好相反。而且,近年来我国的音乐表演人才在国际上获奖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张巍教授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岁之前往往是一个人完成技能学习和训练的阶段,这种“优秀”是在“师傅带徒弟”模式中练出来的。但对一位音乐家来说,仅仅做到技艺精湛是不够的,唤起美感永远是艺术的根本。20岁之后,音乐家需要真正沉淀下来,学习和感悟艺术。尽管“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有其优势,但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未来的高级表演人才一定是综合式的。
考虑到世界音乐的发展态势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需求,拓宽高水平表演人才的培养路径势在必行。张巍透露,音乐表演学科只设硕士学位,曾是制约我国高水平表演人才发展的“天花板”。近日,上海音乐学院宣布开展表演专业博士 (DMA) 学位点建设,今年3月将进行首次招生。“未来的高水平表演人才一定是综合式的,他们需要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社会文化服务能力,音乐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也应随之改变。”
高水平表演人才的培养需求日益增长
针对高水平表演人才的培养,欧美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了各种探索。张巍介绍,在美国,音乐艺术博士学位 (DMA) 的设置为培养具有一定独立学术功底、研究能力的音乐演奏家和高校教师提供了更多平台;而在欧洲,音乐艺术博士分为两大类型,一类为学术研究型 (PhD),第二类为职业专家型,演奏家可以在硕士毕业后考取高级演奏家文凭。但在我国的学位体系中,音乐表演学科只设硕士学位。
为了突破瓶颈,经过多方论证,不久前,上音决定以现有学位体系为基础,率先确立廖昌永教授领衔的声乐 (美声)表演艺术研究和俞丽拿教授领衔的弦乐(小提琴) 表演艺术研究,开展表演专业博士建设工作。张巍表示,这两个方向本就是学校的传统强势学科方向,教师队伍带头人也是业内的领军人物,而且小提琴是古典音乐中的重要乐器,也是一个知识体系完整的独立学科,而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声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同时它还拥有巨大的未知研究空间。此外,学校近日与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签订协议,“1+1”联合培养高级演奏家,相当于行业内的博士学位。
这两条借鉴自欧美音乐教育的培养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互补。可以想见,未来的高水平表演人才,除了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还能在专业发展上更进一步,提升理论研究能力、社会文化普及和服务能力。
在张巍看来,音乐表演人才的博士教育既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需求,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一位演奏家在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后,必然迫切地需要知识的更新。而学位的提升,也有助于我们获得更平等的国际对话,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
音乐人才培养观需要转变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探索,折射出人才培养观的变化。张巍提到,长期以来,中国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有一个特点:“均值很高,方差很小。”也就是说,人才培养口径相对比较窄小,而这很大程度上和人才培养观念有关。“过去我们普遍认为能够独奏的就是高水平人才,不能独奏的,退而求其次去伴奏,再不济就去演奏室内乐。”但事实上,人才本应该是不同类型的,而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不同的培养模式。未来,我们更需要培养的是多样化的人才,而音乐教育应尽可能通过优势学科,培养那些以往关注不到的领域,比如说歌剧、古器乐等。
世界发展至今,人们经历了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眼下又站在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十字路口。而教育对象正是在这些深刻变化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因此教育模式和观念也要随之变化。在张巍看来,大学不仅承担着传承人类历史文化、创新知识的任务,它还要思考如何将知识作用于服务社会和大众。“在艺术演出越来越多、观众越来越专业的今天,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领军音乐人才,为社会大众带去更多新的口味。”
编辑:钱家跃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