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原版音乐剧入场观众越来越年轻,剧场方却在思考:票房火、现场热,但市场还未必成熟
▲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在上海连演三周,反响热烈。(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供图)
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下称“法扎”)在上海连续三周的献演终告落幕。演出票几乎场场售罄,反响热烈。末场结束后,台下数百位观众还自发合唱了剧终曲《纵情生活》,让主演当场泪洒舞台。
这部人气爆棚的音乐剧让许多“新面孔”第一次走进了剧场。但票房火、现场火,还不是真火。毕竟观赏音乐剧,不是追星,从长远看,健康的舞台繁荣也无需走粉丝经济路线。
所以,“法扎”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中国音乐剧市场是否能参考自带光环、走明星路线的法语音乐剧模式?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谨慎乐观。
自带“光环”的明星剧让剧场迎来史上最年轻观众群
意大利摇滚歌手米开朗琪罗·勒孔特以其浪漫多情、自由叛逆的个性,塑造了独一无二的“法扎”形象;而剧中萨列里这一“反派”角色,因对天才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理也格外出彩。此次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几经周折请来原版阵容,由于距离该剧轰动法国的首演已有十年,上海再现的“原版”几乎就是该剧首演阵容的“绝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青年观众的购票热情。不少粉丝一口气订购完整24场的演出票,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组团飞赴上海观演。
“这是近年来场内平均年龄最低的一部原版音乐剧,很多中学生、大学生来到现场,‘新面孔’特别多,让我们十分惊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部自带耀眼明星光环的音乐剧引来了一群“第一次剧场观剧的新人”。但是,24场演下来,工作人员发现,很多“新面孔”变成了“老面孔”(一刷再刷的忠实粉丝),这反而引起了主办方的“警醒”。“反复购票观看的粉丝,固然拉动了票房,炒高了票价,但这里掺入‘非理性’的粉丝经济因素,而对一般音乐剧来说,这种热度很难复制。”
粉丝情怀是“双刃剑”,热闹过后留下冷峻思考
应该承认,除了角色个性突出、原创歌曲出彩之外,“法扎”舞美制作也尽显“艺术摇滚”气质,精美不凡。过场音乐在莫扎特经典作品和摇滚编曲之间肆意穿梭,舞美则结合了古典洛可可和当代波普艺术,法国团队一流的制作和艺术团队的精彩呈现,使得该剧口碑不断发酵,造成了现象级的火爆。
相比脱胎于轻歌剧、更符合“戏剧”特点的百老汇、伦敦西区音乐剧,法语音乐剧造星传统独树一帜,每部都先由制作概念专辑开始,走红之后,才进入剧本创作。其形态更接近于演唱会,一些剧目诞生之初就在体育馆上演,现场互动氛围也远较英美音乐剧更为热烈。比如此次上海演出中,主演勒孔特也闪转腾挪在舞台各个角落,抛出飞吻与眼神,频繁即兴与观众互动。这在严谨的德语音乐剧中,几乎不会出现。
可以说,走明星路线的音乐剧,目前也只有法国较为看重,英美音乐剧的产业准则是反明星的。《猫》《剧院魅影》《悲惨世界》等剧目都经历了常演十年甚至二十年不衰的盛况,其间无数次换角,完全避免了原版绝响“后继无人”的问题。百老汇遵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制作流程,选角后经过严格的培训、标准化运营,不依靠明星演员的人气,剧目本身的质量才是第一艺术标杆。
所以,“法扎”的热闹过后,留下一连串冷峻的思考。从长远效应看,尚在起步阶段的中国音乐剧市场更不能过于倚重明星效应,竭泽而渔,还是需要从艺术本体出发,将市场和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扎实地做好。
*独家稿件,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