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伟:美国扣了中国三顶恶帽,中美怎样跳出“修昔底德陷阱”
【编者说】1月27日下午,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社科院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黄仁伟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央电视台国际问题评论嘉宾阮宗泽共同做客5小时“超长版”讲堂《大国关系向何处去:“陷阱”或“台阶”?》。
《战略报告》是最新版的“中国威胁论”
2017年11月下旬,特朗普访华,并与中国签订了价值2500亿美元的订单。结果,特朗普返回美国后的12月18日,就出台了不利于中国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以下简称《战略报告》),不禁让人乍舌,同时思考:大国关系会出现怎样的重大变化?
《战略报告》曲解十九大报告为对美威胁
《战略报告》是美国国会规定每届总统向国会报告国家安全形势和战略的相关内容。此次《战略报告》的出台比正常情况提早了一年,以往奥巴马、布什和克林顿时期均是在任职两年左右才出台报告,而特朗普任职一年即出台该报告。一方面是因为他个性随意,另一方面也是美国建制派想以此报告约束特朗普的外交言行。该报告敌视中国的调门升高,初稿于去年9月完成,到12月下旬正式抛出。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强硬派认为中国已经“亮剑”了,更加急不可耐地提出一套新的战略基调。
为何“人类命运共同体”会被美国反华势力看成是“亮剑”呢?美国是如何曲解这个理念,并把它指责为对美战略威胁呢?因为中国主张“结伴不结盟”,美国就认为中国要拆散它的盟国体系;中国倡导“要对话不要对抗”,美国滥用武力的做法就显得无理了:中国把“人类命运”放在首位,“美国利益至上”就难以服人。诸如此类,何况中国具有把这些理念变为现实的能力和意愿。这种话语权的转移,实际上是综合实力发生改变的迹象。美国能不着急吗?
《战略报告》是美国的一批强硬派、反华派和本土孤立派人士联合撰写的。其中,强硬派主要来自美国国防部,国防部长马蒂斯持有反华态度;本土孤立主义就是现在已经离开白宫的总统顾问班农,他参与了报告的形成过程,对该报告产生了很大影响;反华派也就是意识形态保守派,主要是美国的传统基金会、民主基金会等。这个报告起草团队从不同角度、毫不顾忌地展开攻击中国。
除此以外,美国还有一些正在出台或者尚未出台的报告,如国防报告、核威胁评估报告、导弹威胁评估报告等,这一系列报告共同构成了新的美国战略体系。
《战略报告》强加给中国三顶“新帽子”
《战略报告》给中国戴了三顶非常严峻的新帽子,一是“修正主义国家”,指的是中国想要改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二是“战略竞争者”或“战略对手”,指的是美国在各个领域遭到中国挑战,这种对峙、竞争状态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三是“经济侵略者”,指的是中国开始对美国进行全面经济渗透,已经进入到美国经济的核心部门,企图控制美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与重要技术。随着中国资金的不断涌入,美国技术不断地被中国获得,美国担心:不用十年,中国与美国的技术差距就会缩短、甚至消失。事实如何呢?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是美国的三分之二,2017年底美国经济总量约为20万亿美元,中国约为13万亿美元,但两者在质量上相差较远。
1月26日,特朗普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了关于美国与世界关系的讲话,又在在1月29日发表了《国情咨文》(编辑注:演讲后追加),从侧面补充了《战略报告》的内容。特朗普称,美国要改变现有WTO、IMF等国际机构的内容,因为这些机构让中国捡了大便宜。特别是WTO,美国甚至认为当初就不应让中国加入WTO,因为中国入世至今的16年时间变得非常强大,这令美国感到恐惧。明明是美国想要在建立一套新的国际规则,扩大美国利益、压制中国崛起,却反称是“中国想要改变国际秩序。”
▲1月26日,特朗普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了关于美国与世界关系的讲话
未来美国战略计划建立阻击中国统一战线
前美国白宫战略顾问班农最近因发表揭露特朗普白宫丑闻的新书《怒与火》而备受关注。班农此前是特朗普最重要的顾问,也是特朗普大选得胜的幕后操盘手。他反华又权力欲极强,导致他和特朗普两人翻脸。班农骨子里有浓重的种族主义倾向,崇尚白人控制美国一切的观点,打压在美的阿拉伯裔、墨西哥人和华人,其思想已从右翼走向种族主义,比普通的右翼分子更加危险。
班农在《战略报告》中提出一些未来美国战略的新概念。他指出,过去20年美国的政策出现了问题,最大的教训就是美国帮助中国强大了,美国要反思过去20年的接触中国政策。班农认为,全球范围内挑战并非来自俄、日、印或德国,而是来自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挑战,所以中国是战略竞争者。
▲前美国白宫战略顾问班农最近因发表《怒与火》而备受关注
美国强硬派发现,安全战略中最脆弱领域既不是军事,也不是软实力,而是经济,但这却是中国竞争力最强的领域。美国必须将经济作为安全战略的首要目标,那么未来针对中国的经济摩擦乃至打压就会增加。这个问题有多严重?现在还很难估计。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经济始终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现在美国右翼开始把对华经济打击放在战略核心地位。
另外,美国首次提出“印太战略”,即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唯一通道,美国连接印太两洋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在马六甲和南海地区投放主要力量,二是借马六甲控制中国能源和贸易的咽喉,阻断中国连结马六甲-红海-地中海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主线。三是确保南海“国际航行自由”。
美国企图按照其自身利益与价值观重构现存国际组织与多边机构,要防止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实际上是针对中国在“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这两件大事的参与权、话语权和主导权。美国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扩大同盟阵营,并将世界划分成两大板块,实质是要建立一条阻击中国的统一战线。
中美关系是走入还是跳出“修昔底德陷阱”?
《战略报告》的出台,是否会导致中美关系或大国关系走向危险?是否会掉入“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他曾讲述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肇因。公元前5世纪末,老牌大国斯巴达在新兴大国雅典崛起之后受到了挑战,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最终斯巴达打败了雅典,统治了希腊。自此之后,国际社会就用修昔底德这一概念阐述老牌大国和新兴大国的关系,两类大国之间必然进行战争的规律即是所谓修昔底德的陷阱。哈佛大学教授艾里森找出400年来16对新老大国关系,14对都是用战争解决问题的。他得出结论,中美必有一战。我们和他当面辩论过多次,每次他都理亏,但他仍在到处传播这个论调。
▲修昔底德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他曾讲述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肇因
中美关系零和博弈的简单思维有害无益
如果依据修昔底德规律,中美关系可能严重恶化甚至全面冲突,世界前景将非常危险,谁也无法承担世界第一与第二经济体展开核大战的后果。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最广泛的大国关系,两国之间既对立又紧密联系。当代崛起大国和现状大国与历史上的情况很不一样,历史上崛起大国取代现状大国霸权的成功例子只有一个,就是美国继承了英国的霸权。英美关系如同亲兄弟,甚至是父子,他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宗教、文化,包括种族、语言都是一样的,可以说,两国的基因是相同的,仅有些许差别。当英国衰落之时,美国很顺利地从英国那里继承了领导权,这是其他国家无法做到的。中美两国面临崛起大国和现状大国这一对矛盾,走入还是跳出“修昔底德陷阱”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目前美国战略界大部分人相信“修昔底德陷阱”,坚称美国现在尽管无法遏制中国,但是必须防备和牵制中国,以免中国进一步迅速上升,甚至可能压倒美国。
这种思维的核心就是零和博弈,是一种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竞争状态,但其实中美关系并非如此。中美关系的严峻性和相互依存度之间存在一个非常难解的矛盾。过去,我们一直以相互依存为主题,而现在美国把相互竞争摆在首位,这就导致中美气氛不断恶化。
中美关系是老大国和新大国的权力转移
老大国和新大国的关系在理论界被称为权力转移,意指老大国的权力逐渐向新大国转移,最后老大国沦为第二、第三,而新大国位居第一。权力转移包含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哪些是数量的转移,哪些是质量的转移,这是战略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理清这些数量关系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权利转移的规模和速度。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我们深入。美国国防部设有净评估办公室,负责评估战略对手与美国的所得与所失,判断的核心指标是武器,而武器的核心指标则是技术。技术的领先程度决定了武器的领先时间,美国战略的基础就是“唯武器论”。
从变量与存量关系看中美公共产品之争
研究大国关系要从变量和存量的角度着手。从变量角度看,中国的GDP每年增长6%-7%,美国每年增长2%-3%,按照这样的速度大约到2035年时两国GDP就总量相当了。从存量角度看,美国在这段时间内经济总量与人均生产值还是世界第一。如果变量快,那么存量很快就会消失,反之,存量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2005-2015年中国与美国人均GDP比较,按实际汇率计(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军事上也是一个存量和变量的关系。在军备武器方面,中国同美国还差距明显,美国的装备优势是一个存量。如果中国经济转化为技术优势,就会缩小美国的军事存量。影响力也是一个变量,目前中国的影响力不断上升,美国虽有盟国,但有些盟国并不完全听从美国,例如菲律宾在南海仲裁案结束后,反而跟中国走得近了,导致美国的影响力减弱。目前美国的软实力仍然比中国强大,例如美国可以在WTO等国际组织中随意改变规则,给中国施压。
国际秩序作为变量,其改变有快有慢,有大有小。例如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就是国际秩序的变量。“一带一路”目前只是一个开端,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美国拉拢印度、澳大利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阻碍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实行“一带一路”是为世界各国提供公共品,而美元、美军则是美国的公共品。“一带一路”并不直接挑战与美元和美军,美国却担心“一带一路”会改变秩序。在国际公共品领域,中美也有合作空间,如国际反恐。
蓄意捏造经济上的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
美国经常两把尺子衡量中国经济,进而贬低中国。一是购买力评价,即PPP,对相同数额的人民币与美元在各自国家的购买力进行评估,基本上一元人民币就等于一元美元在美国购买的东西,若按此计算,中国的GDP已经远超美国了。美国借此夸大中国实力,宣扬“中国威胁论”。另一方面,美国将中国任何东西都除以13亿,得到的所有数值均在50%的平均线以下,美国又借此宣扬“中国崩溃论”,声称中国无论如何奋斗,也仍然是一个弱国。其实,这两种计算方法都是错误的。
地位转变不适症增加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突然成为世界第二,我们的能力、语言、各方面素质均表现出不适应的状态。
美国担心失去老大地位的焦虑与中国成为“老二”之后的不适应,两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中美关系更为复杂。二战结束时,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0%,美苏冷战结束时也达到了25%,而现在只有17%-18%了,但仍然是老大。目前,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的18%,还在下降;中国占12%,且还在上升。另一方面,美国的下降不是直线的,很长时间内还是主导世界事务,下降之中仍有局部上升。
中美之争实则为国际规则制定之争
虽然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上升,但在很多领域还没有掌握话语权,对国际治理的参与能力还需长时间培养。目前的国际规则大多是由西方制定的,中国只是遵守者。但是在那些空白的领域,例如北极、南极、太空、深海、网络等近几年的新兴领域,我们和西方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可以有创制权。
▲继暗物质卫星“悟空”、量子卫星“墨子号”之后,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1月30日正式交付使用
改变老规则、建立新规则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美国下降、中国上升这两种趋势存在着必然性,但是这个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中美两个大国一面焦虑,一面不适应;一面上升中有下降,一面下降中有上升,导致两国关系一直在变化之中。
美国与中国的争斗归根到底就是规则的斗争。在《战略报告》中,美国想尽办法用规则管控中国。美国企图对于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规则加以修改,这给我们造成压力,但是也是提供了我们参与修改规则的机会。
按大国周期,中美战略竞争关系或将持续一百年
中美走向到底是战略竞争还是战略合作呢?如果是战略竞争,那么就要进入一个长期的中美相持阶段,乐观一些的估计将持续到2050年左右,我们如果在那时实现了十九大目标,那么就能跨过相持阶段,反之将会继续处于相持阶段。借助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三段论的思维,1980年代至今,是中国获得40年的发展机遇期;从2020到2050是30年的战略相持阶段,这个时期是中美关系最复杂最艰难的阶段;如果顺利实现2050年的发展目标,就是中美竞争态势可能发生重大转变,进入战略合作阶段。如果悲观一些,两国的战略竞争关系或许会持续一百年,美国从自身崛起到成为世界霸主也花费了近一百年时间,英国从上升阶段到日不落帝国,最后又到日落,也经历了一百多年。因此,一百年是世界大国的发展周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通向新型大国关系的指针
中国怎么办?中国就是坚持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个概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即使美国提出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我们还是坚持这两个目标。美国报告的核心就是美国利益高于一切,而美国过去所有的错误都源于以“美国利益至上”作为判断标准。这种战略思维已经非常落后于现实,可能导致美国继续走下坡路。大国崩溃往往不是被别人打败的,而是本身的错误造成的。
美国利益至上,长期是对自身的损耗
很多中外朋友认为实力大则必胜。当年苏联采取两次核打击能力,美国一颗导弹苏联两颗,美国四千颗洲际导弹苏联到八千颗,最后苏联却支撑不下去、垮掉了。美国现在在走前苏联的老路,美国战略要达到的目标和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空缺,这是美国的最大弱点,美国“利益至上论”需要无限制扩大美国实力,这将使其能力遭到最大损害。美国原来在亚太的力量就不够,再扩大至印度洋就更不够了,如果把在中东、西欧、地中海的力量都调集过来,那美国还有全球战略吗?
美国要把中国所有经济上的好处切断更是不可能。如果不进口中国商品,美国消费品的平均价格要上涨10%,如果美国人均工资增涨10%就会通货膨胀;切断中国的投资资金,靠减税把全美国公司都吸引回去,那么美国公司就是本土公司了,而全球资本流动是有市场规律的。如果中国不购买或减少购买美国国债呢?前两天有传言说中国要减持两百亿美元的债券,世界债券市场就开始震荡了,而在中国辟谣后则立刻趋于稳定。
从鼓励中国改变制度到重新孤立中国
根据这个战略报告,美国要从鼓励中国转向全面孤立中国。所谓的鼓励中国就是要中国走和平演变道路,为了根本改变中国的制度,不然就重新孤立中国。但这也是做不到的。美国无法阻挡法国总统、英国首相访华。目前美国的欧洲盟国都在争相与中国搞好关系。美国的亚洲盟国从菲律宾到韩国和日本,都不想失去中国市场。以澳大利亚为例,我们从他那里购买的铁矿从90%降至50%,澳大利亚自然要着急,和日本一起加入“美日澳印四边”。近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刘鹤在达沃斯论坛讲话,宣布进行金融服务业的大开放。今年中国还要在上海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成为进口大国,是另一种战略资源。这就像当年我们加入WTO,迎来新一轮大开放。
▲1月31日-2月2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美国的三张牌:美国利益至上、孤立中国、以经济为核心的安全战略,我们都有破解之道。美国现在变成政治挂帅,强调价值观、强调军事优势,实际上对美国来说都是巨大的消耗,长期来说是负效应越来越大。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之道优于美国战略思维100年
大国关系怎么走取决于大国领导人的战略思维。
首先,中国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就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远远高于“美国利益至上”。人类命运而不是本国的短暂利益,是中国的战略着眼点。
其次是新型国际关系,应当强调合作共赢,而非零和思维,这一点我们坚持不懈。中国在海外建设军事基地,这些基地本身并非进攻型,它只用于后勤物资的存储,供军舰到达后补充一些给养。而我们的舰队打击海盗、保护航线,所有沿岸国家都需要,中国受益、美国受益、当地国家受益,这就是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品。如美国愿意同中国合作保护印度洋的航道,我们很愿意与美国达到合作共赢。
再次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如果几十年后,建成四条经济走廊、三条陆线、三条海线,形成一个虚实结合的世界市场网格,中国给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国际公共品,把世界上国力处于中间和落后的国家都带到世界市场的网络里,这是中国版本的3.0版全球化,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有实实在在的东西了,新型国际关系就在此基础上建立。
▲2017年4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左)与黄仁伟共同做客第109期讲堂《一带一路2.0:开创新型全球化》
所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三个概念是一贯相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理念,新型国际关系是战略,“一带一路”是实践,这三样缺一不可!
美国用西方20世纪初一战、二战、冷战时形成的旧战略概念,中国用21世纪初形成的全球化时代下各种利益结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概念,我们是否超越他、领先他一百年? 谁的战略思维领先谁就占据了战略的主动权。
以国内的渐进改革思路进行国际秩序改革
中国走入了新时代,国际体系也将迈入新时代。
我们的思维超越美国的盟国体系,首先,我们不主动拆散美国盟国体系,自己也不做盟国体系,而是建设全方位的、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战略伙伴关系。其次,用我们以国内的改革开放带动世界的市场开放;第三,我们不搞制度输出,尽管美国人说我们在制度输出,我们坚持世界的多样化与多极化;第四,我们坚持参与全球治理并且越来越积极的参与。我们改革旧的秩序是渐进的改革,因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就是在渐进过程中进行的:条件具备的部分就进行改革,不成熟就不进行。1990年代初,汪道涵与专家们讨论改革时说:打个比喻,上海如何一面修高架一面通车,半条路在修半条路在通,虽然困难,但新路要修老路不能断,新路修好了,老路就变新路了。这就是中国的改革模式,我们对国际秩序的改革也是遵循这个经验和模式。西方思维方式是一刀切,而中国文化是可以两件事情同时进行的。
以两手对两手,美国、亚洲、世界离不开中国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美国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美国,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秉承这个道理,我们就能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要有两手,美国要和我们一刀见血的时候我们也敢见血,但不是我们挑起来。两手对两手,只要我们有一手在准备,美国就不会轻易动手,这样我们就赢得了再发展的时间。
美国离不开中国,我们还是继续走这一条共同利益的道路!亚洲也离不开中国,我们要继续走亚洲的命运共同体!先把周围的命运共同体建立起来,才有世界的命运共同体。现在我们与和邻居的关系逐步加深发展,越南、菲律宾、缅甸同我们的合作都很有成效。我到云南瑞丽去调研,那里有五万缅甸人在就业,月薪一千元,是缅甸国内工资的五倍。我们在中缅边界建医院、建学校,对缅甸人开放。这就叫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如果周边国家都这样了,还害怕美国人搞C型包围圈?
▲中国在中缅边界建学校,对缅甸人开放,这就叫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以色列某种程度上是美国的盟国,与阿拉伯关系紧张。每年有十几万中国人前往,以色列机场设有希伯来语、英语、中文三种路牌。以色列人说,美国人要离开中东了,我们的安全就无人保障,我们需要中国人。我说中国也没有军队与航母。但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是好朋友,这是中东和平的重要条件。美国在中东只有一派是他的朋友,另一半是敌人。这就是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不同。同时,我们是中东最大的石油买主,美国购买量降至我们的十分之一不到,而且还会减少。中东所有产油国都需要同中国做生意,中东所有国家各派都是中国的朋友。
可见,世界离不开中国,随着我们的实力上升,这样的国家会越来越多!
领袖们的三句话奠定了中美关系斗而不破的基调
毛泽东说过,“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美国的反华右翼势力也是纸老虎。他们提出的那些反华政策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邓小平在1990年代提出“中美关系终究要好起来才行”。1990年中国有多少实力?但是为了保住中美关系大局我们退让了许多,最后我们强大了起来。邓小平有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打交道的经验,皖南事变中近一万的新四军被国民党消灭,叶挺被抓、项英被杀,我们也没有和国民党彻底断交重新开内战,因为我们有更大的大局即抗日战争。中美关系同样如此。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1月28日至2月4日,邓小平应卡特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习近平说“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这句话也是经典。想搞坏中美关系的人是极少数,他们不可能一手遮天。
所以按照这三句话来判断,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既不害怕美国挑起争端,也不会主动把中美关系搞坏。从长远看,中美两国还是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五星红旗和星条旗还是要共同飘扬在世界的上空!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现场图摄:袁婧 周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