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跨境电商呈现“百花齐放”发展态势
每家企业各具独特创新视角、辨识度高、少有同质化竞争,展现出蓬勃市场活力
上海跨境电商呈现“百花齐放”发展态势
商品由美国直邮上海,到货需要多少时间?答案是:55小时。跨境电商直邮的时效纪录正在中国不断刷新,直接反映着这个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当前,跨境电商发展正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重要关头。首届世界海关跨境电商大会昨天在京开幕,全球嘉宾汇聚一堂,为跨境电商未来发展提出包容、创新的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首批七个跨境电商综合试点城市之一,上海跨境电商行业在这五年间迅速成长,得益于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上海海关鼎力支持,不断展现出蓬勃创新活力。
行业的活力,来自企业持之以恒的创新力
来自上海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有限公司的统计显示,截至去年6月底,上海跨境电商企业已达1034家,相关支付企业及银行36家,相关仓储及物流服务企业96家,海内外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均已在申城安营扎寨。
行业的巨大活力,来自持续不断的创新力。2013年9月成立的紫荆谷跨境通,是首批入驻上海自贸试验区的25家企业之一。立足先发优势,跨境通做了两件事: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阳光海淘”线上购物服务,同时为境外商户提供基于上海口岸的“一站式保税仓储通关”服务,最快两小时就能完成通关。2013年创立的小红书,从社区起步切入跨境电商,今年1月用户数已经突破8200万,成为国内最大的海外购物分享社区……
“上海跨境电商企业的特色在于,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创新视角,辨识度高,少有同质化竞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姿态。”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上海海关共监管跨境电商进口订单1643.7万单,涉及金额36亿元,同比增长45.2%和66.3%。其中直购进口模式535.4万单,涉及金额16.2亿元,同比增长144.8%和89.6%;网购保税进口模式订单1108.3万单,涉及金额1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和51.1%。
攻克“痛点”“堵点”,以创新服务创造价值
2017年11月17日零时,洋码头“2017全球黑色星期五狂欢节”开场。与巨额交易相呼应的,还有其自建物流的速度:17日当天,韩国直邮上海全球首单到货,消费者从下单到收货仅用了19小时;两天以后,美国直邮上海的商品到货,用时55小时,再次刷新了跨境电商直邮时效纪录。
数字背后,是企业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洋码头党支部书记、副总裁朱文华告诉记者,目前,洋码头在全国跨境电商中排名第五,前四位是阿里、京东、网易等互联网巨头,“要在与业界大佬的拼搏中生存和成长,就要有超越它们的创新精神和服务能力。”
洋码头专注攻克的“痛点”是国际物流。从创业之初,洋码头就开始自建物流团队探索跨境直邮,截至目前,其创建的贝海物流已在全球布局了16个国际物流中心。朱文华自豪地告诉记者,贝海物流是业内第一个与海关系统对接的国际物流,此举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了清关效率,“通过七年摸索,贝海物流在国际段运输、商品申报、缴纳关税、海关查验清关等多个环节经验丰富。目前,海外直邮平均五天就能到货。”
同为跨境电商企业,暖游科技则对准金融这一跨境电商的“难点”和“堵点”。暖游科技创始人赵元章告诉记者,他们首先做了一件“苦差事”:跑到海外找寻线下商家,为全球30个热门目的地的4000余家大小商户建立起移动支付接口。通过打通海外商户的支付接口,暖游已建立起跨境电商产品线,将海外优质商品送达国内消费者。
沪上跨境电商企业打通的这些“痛点”,与上海高质量发展跨境电商的定位高度相符。2016年6月,《中国(上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提出,力争通过两至三年试验改革,形成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从实践来看,上海的不少创新经验已被融入中国海关牵头制定的《跨境电商标准框架》,预计将在今年6月举行的世界海关组织年会上通过。
紧握政策红利,力拓外贸新增长点
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3.6万亿元,同比增长30.7%,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政策支持是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上海,跨境电商企业也迎来了诸多独具优势的机遇。
去年3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明确,在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在上海跨境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裁颜静看来,这是一个绝好机遇。“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港内建设进出口货物海外仓,加强跨境电商售后服务,发展‘港内前展后仓’的营销模式。”颜静透露,依托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创新升级,今年,跨境通将重点破解如“一线入区”商品准入门槛高、区内账册管理复杂等一系列影响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的问题,打造跨境货物服务贸易综合性中心。
翻开洋码头2018年工作计划表,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一带一路”发展项目是未来工作重点。朱文华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进入调研阶段,一旦时机成熟,将深度挖掘沿线国家的优质商品,同时招募当地“买手”,在当地建仓,更大力度地满足国人消费升级的需求。
*独家稿件,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