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 | 春运透露浓郁“年味”

2018-02-18信息快讯网

文汇时评 | 春运透露浓郁“年味”-信息快讯网

当今人类最大规模的短期“迁徙”

“回家,风雨无阻”,这是外出工作的人们共同意愿。狗年春节“旺旺”地向我们走来,有人在嘀咕“年味”的淡化。确实,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有的“年味”淡了,有的“年味”却浓了,重了。比如,多少年来“爆竹声声迎新春”,因“蓝天保卫战”,上海市中心禁放鞭炮,市民取得了共识;又比如,每逢春节购物设宴,家家飘着鸡鸭鱼肉的香味,由于不再是“票证经济”,副食品极大地丰富,饭店家宴随你挑。然而“亲人团聚”是春节最重要的“节目”,也是最富人情味的“年味”。千百万、上亿的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人的相聚,选择的时间,就是在春节。千百万家庭的共同想法是那么一致,于是,在中国汇成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

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结构”的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会源源不断涌向城市,寻找更有效益的工作。中国这类农村的流动人口高达2.3亿之多。市场经济的发展,讲究要素的更广泛、更有效的配置,城市之间的各种人才也会在大范围中流动。如此这般,春运成为当今人类最大规模的短期“迁徙”。改革开放40年来,一年一度的春运规模由小到大,越来越壮观地在中国大地生成,令世界感叹。今年春运,预测29亿人次外出工作的人们忙着踏上回家的路。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新世纪初,我们的基础设施还不那么健全发达,火车汽车容纳不了春运的大军,“春运”成了“成长的烦恼”。忙了一年匆匆赶回家的人们,往往将春运作为一种难事苦事,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促使外出打工的人们还是坚守一个信念:“再苦再累也要赶回家吃顿团圆饭”。近年来的春运,景观大变。《联合早报》报道标题是“高科技让中国春运畅通安全”,报道中说,今年的中国春运采用大量高科技,如自助刷脸机、人像识别警务眼镜、虚拟实境全景导航和智能机器人等,缓解了往年火车站飞机场等排长龙安检的情况,让乘客出行更便利。报道还说,“刷脸”进站、人像识别警务眼镜、虚拟实境(VR)全景导航、智能机器人引路,这些集中在本次春运亮相的高科技,让历来以天量人口流动而闻名的中国春运颇显科技范儿。

一直以来,春运购票,无论是火车还是长途汽车,靠的是排队和用体力去挤。如今,网络购票已占所有购票的80%以上,靠的都是手机的操作、点击。加上我国有了世界上最长距离、最发达的高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长途汽车的速度也大大提高。

春运,从艰难到畅通,笔者十分感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设了12万公里的高速公路,2.2万公里的高速铁路,75万座桥梁,还有飞机航线的密布。京沪高铁“复兴号”时速达350公里,如此成果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这,提供了春运畅通安全的物质条件。复兴号车头上写上了一句“网言网语”:“厉害了,我的国”,表达了我们的自信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向全国人民拜年时所说,“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市场经济情况下,主体、利益、需求、选择的“四个多样化”,形成“主意”“主张”的多样化,常常有“集体无意识”。而春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所致,“回家,风雨无阻”,成为一种“集体意识”,越来越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使得春运畅通安全。这是中国人民集体奋斗出来的,我们能够尽情享用 自己的建设成果,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共享”的同时,意味着,“集体奋斗,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一家不能少”,这不正是中国人民勤劳奋斗的浓浓“年味”吗?

(作者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主任)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