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心了印度电影《起跑线》!这对父母为让孩子上重点学校,竟干出这些事
近几年,现实题材电影逐渐从宝莱坞脱颖而出,日前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获得了好口碑。这部影片跟《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一样:反映社会现实,批判社会不公。这次,它把炮口对准了印度的教育问题。
电影讲述了一对印度中产阶级夫妇拉吉和米图,机关算尽只为可爱的女儿进入名校的故事。丈夫拉吉本是一家时尚店铺的老板,豪车豪宅不在话下,妻子米图为了让女儿进入最好的学校,不惜让丈夫重新购买一处学区房,因为学校只收方圆3公里之内的孩子。
房子的问题解决后,夫妻俩为了和上层社会的人们交朋友并打开女儿的上学之路,筹办了一次聚会,丈夫和女儿在客厅大肆的跳起了他们最喜欢的印度舞。
旁观的人并没有为他们喝彩,反而脸上带了一丝丝的嘲笑,上流社会,英语和优雅是标配,除此之外的,就会被人们认为是“土”。
由于私立学校总是供不应求,所以入学考核不仅是学生的素质,还有父母的资质。拉吉夫妇俩特地参加了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全面的改造:但尽管如此,拉吉的女儿还是落选了,原因是拉吉夫妇都是公立学校出身。
绝望的夫妇俩瞄准了学校的“贫困生名额”,于是她们离开了“学区房”,搬进了贫民窟,意图瞒过审核。
贫民窟的邻居们以为拉吉一家真的是家道中落至此,对他们热心帮助,还教他们“贫穷的艺术”:为了喝到干净的水,要伸直脖子与其他人争。为了吃到供给的米,得使劲讨好供给站官员。
在故事的最后,学校终于录取了拉吉的女儿,但经历了这一切的拉吉,在入学典礼上痛斥这种现象,当众退学。
仿效欧美,印度许多私立学校会提前预留25%的名额用于接收寒门子弟,但权势阶层鸠占鹊巢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在《起跑线》中,当主人公拉吉受良心谴责,在校长室中勇敢说出“偷梁换柱”的实情后,却遭到后者的冷嘲热讽——
“如果我把这个位置让给一个穷人,那我如何从中受益。”
自感“罪大恶极”的拉吉从未想到,一个教育人士居然如此利欲熏心。义愤填膺的他随即扬言: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将属于他人的机会交还本人。但有恃无恐的女校长却更加气焰嚣张:媒体人、政客、警察的孩子都在这所学校里,你能去哪儿伸张正义。
在《起跑线》里,那些所谓的上流人士也冥顽不化。在他们的观念中,公立学校的孩子简直一文不值。前刻还为其精湛的才艺展示欢呼雀跃,但在听闻英雄出处后却立刻偃旗息鼓,由此,印度社会的阶级固化可见一斑。“起跑线”已经不再是孩子所接受的教育,而是孩子所出生的家庭以及他们所处的地位。
除了内涵深刻,这部电影的另一精彩之处在于以喜剧的方式,去消解原本沉重的主题。带着印度式幽默却包含人生哲思的经典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告别父老乡亲在即,众人泪洒巷口。一白衣者面露悲戚,一面擦去眼角的泪痕,一面不忘嘱咐拉吉:别忘回来参加蒙图的婚礼,我们要用你的车。
而当作家乔治声情并茂地诵读完满溢赞美之词的“学生简介”后,拉吉在感激涕零之余,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原来有这么好。
贫富悬殊所造成的认知鸿沟,还有借助教育改变命运的通道堵塞,这些看似插科打诨的爆笑桥段,其实无时不在彰显影片主旨。而在无数细流汇聚成江海后,印度教育的痼疾也露出水面。就像大漠深处的一片绿洲,这种别具一格的戏剧冲突,让人在“哈哈哈”中重新思考人生。
编辑:李思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