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育分”到“育人”,从分数向综合扩展……这所学校创新了教学方式……
▲六年级“TRIP”课程“五彩缤纷的布艺世界”课程。(静教院附校供图)
下午2点45分,静教院附校南楼二楼电脑房里,正进行着一堂特别的课程。信息老师一边讲解资料搜索方法,一边介绍如何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处理数据;下课铃刚响,化学老师出现了,他带着学生们“转战”实验室,进行金属检测实验,数据处理和资料搜索的方法恰好派上了用场;第三节课上,劳技老师又带来新任务:用检测出的不同金属片完成脸谱贴画。这门“混搭”课程便是学校历时两年探索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TRIP”课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同一时间,还有数万人正通过全国教研网收看课程直播。
突破、重构、统整——这是“TRIP”课程的几大关键词。校长张人利将这门课视为对教育本源的回归、对中改之下新育人要求的回应。他提到,随着上海中高考“指挥棒”释放出同样的积极信号:有质量的教育是要破除“唯分数论”,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撬动了课堂教学的变革,因此他们正在行动,并且期待将这份上海经验和智慧推广至全国。
打破学科壁垒,探索课堂的更多可能
在“TRIP”课程之“重走鲁班路”的中期汇报课上,全班六个小组采用电子相册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学生小林所在的小组研究了“孔明锁的前世今生”。大家根据学到的资料搜索方法,查询了许多图文信息,最后使用平板电脑上的图片编辑器制作了一个电子相册。而他们对于木艺世界的了解,也离不开劳技老师的指导。在之前的课程中,劳技老师不但介绍了榫卯结构的历史和特点,还手把手教大家制作鲁班锁,有一次师生们一起走出校门,前往上海博物馆参观明清家具。“我没想过课还可以这样上,有了学科碰撞的火花,会比单纯的信息课、劳技课更有趣。”小林这样说。
张人利告诉记者,“TRIP”课程取自四个英文单词——Theme、Research、Interdecipline、Practice的首字母,分别对应主题、探究、跨学科、实践。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因为它挑战了教学方式的固化思维,也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为了开发这门课程,学校整整酝酿了一年多。
或许有人认为,“TRIP”课程和时下热门的“STEM”课程有些类似。张人利坦言,课程的灵感的确是从“STEM”课程中得来的,但它毕竟是一门“进口”课程,侧重理工科,因此我们需要增加文科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本土化改进。
据了解,目前静教院附校面向六、七、八年级学生开设的18门“TRIP”课程是将劳技、信息技术、社会课三门必修课进行统整,以“问题+任务”的形式重构内容,形成主题和项目学习。其中一些课程可能囊括美术、历史、化学等更多学科的内容和特点。为了扩大学习时空,学校还尝试打通课程类型,将“TRIP”课程与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结合,上课的地点也不止于课堂,而是延伸到更大的社会中。每个学期,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一门课程。“以六年级为例,现在每周有三个半天,孩子们都在上这样的综合活动课程。”张人利说。
育人育能的关键在于全面转变教学方式
为什么一定要开发“TRIP”课程?张人利认为,这是回归教育本源的必经之路,育人育能的关键在于全面转变教学方式。
他提到,去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不久前,中考改革政策发布,以“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制度架构的上海中考改革,与上海的“新高考”政策有着同样的指向: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人们期待‘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认为‘质量’不仅仅指分数,而是要体现在关键能力的提升上,而这光靠传统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张人利直言,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一定弊端,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六个多,六个少”。
从组织方式来看,教师讲,学生听过多,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不够;从认知方式来看,文本学习,间接知识获得过多,而实践性学习,直接知识的获得不够;接受性学习过多,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不够。从内容方式来看,学科知识系统学习过多,而主题学习、项目学习不够;单一学科学习过多,而跨学科学习不够。从活动方式来看,听讲、刷题过多,而参观、辩论、演讲、游戏等不够。或许全国范围内有些学校已经做出了一些实际探索,但它们依然很容易受制于教材、场地、教学目标等现实因素,难以实现“全面转变教学方式”,“TRIP”课程由此应运而成。
▲六年级“TRIP”课程“重走鲁班路”课程。(静教院附校供图)
张人利强调,学科体系学习和主题项目两种学习方式其实各有利弊,前者知识系统性强,知识不会重复、遗漏,后者的优势在于创新、实践能力强。“课堂是教育的基础,我们需要权衡利弊,不能偏废。”然而“TRIP”课程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它还需要不断完善课程的结构,延伸学科的边界,加强过程性评价,他期待将这一回应教育本质和中高考改革的课程形态推广至全国。
作者:朱颖婕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