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非著名”歌剧在上海收获“著名待遇”
▲从指挥2012年的《波西米亚人》,到2013年的《阿蒂拉》,再到2014年的《曼侬·莱斯科》……指挥家丹尼尔·奥伦是上海歌剧市场逐渐蓬勃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报记者 叶辰亮摄
由上海歌剧院联合上海大剧院全新制作的威尔第成名作《纳布科》将在11日首演。作为上海大剧院20周年庆典系列演出的重磅作品,该剧集结歌剧院200多位演职员,将以更为恢宏的面貌与上海观众见面。
“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这一段铿锵而真诚的合唱,让威尔第一炮而红,也鼓舞着当时意大利人民与此后的以色列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与自由的道路上奋进。一百多年过去了,眼下这部作品在沪票房逼近九成的好成绩,也激励着参与其中的海内外歌剧从业者。正如多次与上海合作的知名指挥家丹尼尔·奥伦所感慨的那样:“我在中国青年演员与青年观众的身上看到歌剧的希望!”
从早年演来演去都是《茶花女》《卡门》,到如今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大剧院陆续制作的《阿依达》《纳布科》相继热演,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上海作为国际演艺之都,其歌剧市场的稳步成长——台上,是在国际一流主创磨练下日渐成熟的年轻演员;台下,是在经典剧目熏陶下迅速成长的年轻观众。
歌剧观众群在上海日益成熟
作为威尔第的第三部歌剧作品,《纳布科》在国内的知名度,用“非著名”形容并不为过。相比于他此后创作的《茶花女》《奥赛罗》,即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唱段“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也未必像《祝酒歌》那样家喻户晓。
不过,正是这句充满力量的歌词,成为威尔第艺术生涯的转折点。彼时的作曲家因前两部歌剧的恶评而无心继续创作。可无意中瞥见了剧本中希伯来囚徒在流放途中的这句合唱唱词,或许是切中了他的个人处境,又或者是暗合了当时的意大利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社会现实,威尔第将当时人民对民族独立的渴望融于音符。故事中浓烈的现实寓意与作曲家真挚澎湃的情感,令《纳布科》的成功顺理成章。威尔第自此一举成名。这部作品取材于公元前6世纪时巴比伦(亚述人)与希伯来(犹太人)间的故事,跨越种族,道出全人类对家园、对自由的渴望,因而成为不少顶级剧院的常演剧目。“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这首大合唱也有“意大利第二国歌”之称。
尽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此次却是以全新制作的面貌上演。几近售罄的票房成绩,不仅让上海歌剧院演职员感到意外,也让参与其中的海外主创惊喜不已——要知道,在西方乐界,观众流失与老龄化始终是艺术家头疼的难题。而在中国,却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知音。下个月,莫斯科大剧院带来的俄语歌剧《沙皇的新娘》,开票一小时就售出1200张票。
▲近年来上海出品的“西方大部头”在上海大剧院的票房走俏,也标志着本土歌剧市场的稳步成长。图为2013年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大剧院、匈牙利布达佩斯大艺术宫联合制作的《阿蒂拉》。报记者 袁婧摄
歌剧观众群在上海的成长成熟并非孤例。近几年,观众对于芭蕾舞的接受程度,也从早前的非《天鹅湖》不看,而到现在的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均有稳定的观众群。不管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的古典芭蕾《睡美人》《灰姑娘》,还是荷兰舞蹈剧场《狩猎我心》、贝嘉芭蕾舞团《春之祭》等一系列现代芭蕾作品,均能获得不错的反响,甚至引发话题效应。上海大剧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前的观众调查中,25岁至35岁的年轻观众成为这些西洋艺术消费的绝对主力。
从2012年的《波西米亚人》,到2013年的《阿蒂拉》,再到2014年的《曼侬·莱斯科》……指挥奥伦与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有多年合作,亲眼见证着上海这座城市对歌剧与古典音乐的越发热爱,这令他感动和惊喜。有了市场的激励,海内外艺术家也更为投入。上海大剧院大剧场高达40米的舞台纵深,也让导演在上海得以完成职业生涯中“最恢宏”的一版《纳布科》,令两河流域壮美的巴比伦文化得以更好呈现。
用西方经典提升本土市场的接受度
引领上海的青年观众,并与他们一同成长的,还有上海歌剧院的青年演员们。
在此前的排练现场,大家的目光忍不住停留在舞台中央张峰的一对护膝上。剧中,他饰演巴比伦国王纳布科,命运几经跌宕最终完成自我救赎。一下排练场,张峰感慨这部剧“跪戏”特别多,连续排练下来,膝盖着实吃不消。“相比此前演过的作品,原本以为《纳布科》冲突性没有那么强烈,没想到指挥奥伦与导演盖斯帕隆处理充满戏剧张力。此次排演,该剧还特别邀请到阿马图维希·恩科巴特、里贝卡·洛卡尔等海外演员,打造“中外混搭”的组合,让演员技艺切磋交流更加深入。
与主演一样遭受“魔鬼式训练”的,还有歌剧院的合唱演员与交响乐团。在排练现场,奥伦激动时敲击着乐池护栏高声指导,他高昂的热情感染着演奏人员,大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疲惫与不耐烦,“没有一个人低头看手表”,奥伦强调的这个细节听上去虽是基本的职业素养,却也实实在在展现出年轻艺术家对于锤炼技艺机会的珍视。在演唱上,《纳布科》以高难度的合唱闻名,在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的要求下,奥伦特别请来了自己的老搭档,一位资深合唱指挥来训练演员。
《阿蒂拉》《阿依达》《卡门》……啃下一部部西方“大部头”,不仅让上海歌剧院整体实力令海外合作的艺术家赞许,也巩固了院团在本土市场的接受度。如今演绎西方经典剧目,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范建萍可以自信地说“不愁票房”,多年的坚守巩固了本土市场,让在西洋艺术中一向有着“名团情结”的上海观众逐步认可。
市场逐渐培育成熟,接下来,如何让西方经典热一直延烧到本土原创,才是上海歌剧人更为关切的。眼下上海歌剧院的两部原创歌剧《晨钟》和《田汉》,也进入紧张的排练阶段——锤炼后的技艺与被激发的艺术创想最终都将回到反哺“上海出品”这一使命初心之上。
记者:黄启哲
编辑制作:许旸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