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部中法合拍片里,看到了中国古代美学推崇的“淡”
前几天去看了电影《寻找罗麦》。故事单纯,叙事简洁,始终把握在一个淡淡的忧伤的情绪中,基调也统一。拍摄不炫技,在不经意之中,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和对镜头、画面的把控能力。
主演演得很好,听说是一个偶像派明星,但我近年来看的电影少,不熟悉。看了以后,觉得能有如此表演功力不简单,是我很喜欢的类型。含而不露,点而不破,隐而不发。这种隐忍的戏对演员是考验。
给我印象更深刻的,是一些次要角色,个个演得鲜活。那一位法国老母亲、在回忆倒叙中出现的罗麦、罗麦的女友,以及罗麦的朋友。这些演员听说都是法国著名的实力派演员。除了罗麦,其他人物大多只有两三场戏,却表达得准确动人。所有的人都是一种近乎本色的表演,不做作,看上去舒服。要将戏演得像生活,让复杂的情感不以戏剧化的形式,而以生活本来的样子表现出来,看似容易,其实是很难的。电影最后还有那如同神来之笔的漂亮的白马。罗麦的骨灰回到了家乡,这是一个有着白马的美丽的地方。
我是到上海参加一个关于“空间”的学术会议时,约了一批朋友去看此电影的。由此想到,这部电影是一个对“空间”的最好的诠释。北京、西藏、巴黎、普罗旺斯,四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却在电影里被巧妙地连接到了一起。故事很简单:罗麦死于西藏的雪崩,赵捷去把他的骨灰带到北京,再经巴黎到普罗旺斯。故事自然,却把四个空间,不同人物,由一个叙述者赵捷、一个被叙述者罗麦连接起来了。电影在处理这四地时,没有让外在的风光风情带动故事,刻意追求画面的好看,而是用心理来带动故事的叙述,从而坚守了故事的心理完整性。这种取舍显示了一种艺术的立场和品位。
这是我近年来看到的少有的一部好电影。电影中有许多元素,怎样调动这些元素,使它们为一个中心服务,这需要一种坚守。讲故事时,不能让故事溢出主题之外去追求自身的趣味性;演员的演出,要反对戏剧化,最好的戏是不像在演戏;电影里的故事发生在风光秀丽之处,但那只是背景,要抗拒风光的诱惑。在这部电影里,这些都把握得很好。这使我想起中国古代美学中,有一个范畴,叫做“淡”。真水无香,达到这一程度,是要品位的,也是要有勇气的。
当然,电影也不是没有缺点,例如一些细节似乎交代得不够清楚。也许,这部电影要看第二遍或第三遍才能懂?但我还是觉得,交代得更清楚些,会更好一些。
这些年,我很少进电影院,原因在于以前有过失望:票房好的许多电影,都没有办法看。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拍一些好电影呢?听说电影《寻找罗麦》的票房不太理想,我一下子就懂了,电影导演是可以拍出一些让我们这些读书人感到好看的电影的,但这样的电影、尤其是一些“文艺片”,往往票房不好。电影的叫好不叫座,与叫座却无法让人感到好的矛盾,还是因为我们的努力不够。当我们这些读书人很少进电影院里,为什么电影院要放映我们喜欢的电影呢?这些年,电影界的大环境在变好,中国电影的水平也普遍在提高,还是有一些电影值得我们去看的。“文艺片”的春天何时到来呢?其实,回答这个问题,还是等人不如等己。当我们成为电影院的常客之时,电影界就会出现我们喜欢的电影了。
作者: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编辑制作: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